目前漢虹應該是我國最大的綜合太陽能設備制造基地,公司去年的太陽能設備銷售額為2億元,今年將達到7億元。給掘金者提供鐵鍬的人,同樣掙錢,太陽能產業也是這樣。
據獲悉,內地第一家太陽能設備的綜合制造公司上海漢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漢虹”)有望在香港上市。該公司主要為太陽能電池廠家提供制造設備。
上海漢虹董事長兼總裁賀賢漢說,目前漢虹應該是我國最大的綜合太陽能設備制造基地,“公司去年的太陽能設備銷售額為2億元,今年將達到7億元,明年的總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元人民幣。”
下游火爆帶動上游
光伏發電的產業鏈條為:硅礦―冶金硅―高純多晶硅―單晶硅棒或多晶硅錠―單晶硅電池或多晶硅電池―組件等,而上海漢虹所涉獵的,就是多晶硅到電池中間的加工環節設備制造。
從2006年起,上海漢虹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晶爐全部銷往國內市場,今年該產品的銷售量將達到300臺。去年年底,公司多晶鑄錠爐問世,現已訂出70臺。另外,上海漢虹在完成一期2萬平方米廠房建設并投產后,如今正在建設二期4萬平方米新廠房和5000平方米研發大樓,以擴大生產規模。
“訂單可以排到后年。”賀賢漢表示,由于目前太陽能產業過于火爆,因此要通過融資來擴大生產量。
Solarbuzz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光伏系統裝置容量達到了2826MW,比2006年大增62%,其中德國占47%,其次為西班牙(占23%);而去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為3436MW,相比2006年增幅達56%,中國廠商的占有率也提高了20%到35%,日本廠商的占有率下滑了13個百分點,到26%。
以興業證券的數據來看,中國電池及組件生產企業無錫尚德、常州天合以及中電光伏的預計出貨量今年將有大幅攀升,三家公司各將增長45.2%、163.16%以及62.5%。
首家上市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商
賀賢漢說,國內主要客戶將95%的款項在設備制造完成前付給企業,這樣可以確保盡快拿到產品,“現在單晶爐的生產公司在國內有13家左右,多晶爐的生產企業有5家,但現在除了我們都沒有出成品。”
2002年,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的上海漢虹和日本紀和鐵工株式會社合作生產數控加工中心,2005年開始生產半導體引晶爐、半導體專用機械設備,2006年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內地第一個8英寸太陽能電池用直拉式硅單晶爐,今年已在上馬生產12英寸單晶爐。
“我們委托日本方面開發技術,而公司本身的優勢在于國內低廉的生產成本、更短的交貨期,因此主要競爭對手在德國和日本。”他表示,如美國GT公司,生產一套多晶爐設備需要周期8個月,而上海漢虹的交貨時間可以縮短到3個月。
現在,與太陽能相關的上市公司分為兩類:主要在國內上市的多晶硅制造商如通威股份、天威保變、特變電工、川投能源、樂山電力等等,以及境外上市的太陽能組件和電池片制造公司如無錫尚德、CSI、中電光伏、林洋新能源等等,但還沒有一家成功上市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商。
CSI阿特斯公司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目前適合上市的企業反而是設備制造企業,“因為這一塊的競爭壓力更小一些,利潤很高。”
毛利率方面,國際光伏電池廠商如Sunpower、Conergy、ECD等公司大約在15%到33%之間
據獲悉,內地第一家太陽能設備的綜合制造公司上海漢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漢虹”)有望在香港上市。該公司主要為太陽能電池廠家提供制造設備。
上海漢虹董事長兼總裁賀賢漢說,目前漢虹應該是我國最大的綜合太陽能設備制造基地,“公司去年的太陽能設備銷售額為2億元,今年將達到7億元,明年的總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元人民幣。”
下游火爆帶動上游
光伏發電的產業鏈條為:硅礦―冶金硅―高純多晶硅―單晶硅棒或多晶硅錠―單晶硅電池或多晶硅電池―組件等,而上海漢虹所涉獵的,就是多晶硅到電池中間的加工環節設備制造。
從2006年起,上海漢虹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晶爐全部銷往國內市場,今年該產品的銷售量將達到300臺。去年年底,公司多晶鑄錠爐問世,現已訂出70臺。另外,上海漢虹在完成一期2萬平方米廠房建設并投產后,如今正在建設二期4萬平方米新廠房和5000平方米研發大樓,以擴大生產規模。
“訂單可以排到后年。”賀賢漢表示,由于目前太陽能產業過于火爆,因此要通過融資來擴大生產量。
Solarbuzz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光伏系統裝置容量達到了2826MW,比2006年大增62%,其中德國占47%,其次為西班牙(占23%);而去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為3436MW,相比2006年增幅達56%,中國廠商的占有率也提高了20%到35%,日本廠商的占有率下滑了13個百分點,到26%。
以興業證券的數據來看,中國電池及組件生產企業無錫尚德、常州天合以及中電光伏的預計出貨量今年將有大幅攀升,三家公司各將增長45.2%、163.16%以及62.5%。
首家上市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商
賀賢漢說,國內主要客戶將95%的款項在設備制造完成前付給企業,這樣可以確保盡快拿到產品,“現在單晶爐的生產公司在國內有13家左右,多晶爐的生產企業有5家,但現在除了我們都沒有出成品。”
2002年,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的上海漢虹和日本紀和鐵工株式會社合作生產數控加工中心,2005年開始生產半導體引晶爐、半導體專用機械設備,2006年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內地第一個8英寸太陽能電池用直拉式硅單晶爐,今年已在上馬生產12英寸單晶爐。
“我們委托日本方面開發技術,而公司本身的優勢在于國內低廉的生產成本、更短的交貨期,因此主要競爭對手在德國和日本。”他表示,如美國GT公司,生產一套多晶爐設備需要周期8個月,而上海漢虹的交貨時間可以縮短到3個月。
現在,與太陽能相關的上市公司分為兩類:主要在國內上市的多晶硅制造商如通威股份、天威保變、特變電工、川投能源、樂山電力等等,以及境外上市的太陽能組件和電池片制造公司如無錫尚德、CSI、中電光伏、林洋新能源等等,但還沒有一家成功上市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商。
CSI阿特斯公司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目前適合上市的企業反而是設備制造企業,“因為這一塊的競爭壓力更小一些,利潤很高。”
毛利率方面,國際光伏電池廠商如Sunpower、Conergy、ECD等公司大約在15%到33%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