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保定英利太陽能公司發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其中透露公司旗下的多晶硅工廠,六九硅業(Fine Silicon)虧損22億7千5百萬人民幣。根據有關資料(1),六九硅業2008年開工的第一期3000噸工廠的投資金額為24億人民幣,高達近23億元的巨額虧損等于勾銷了六九硅業的全部資產,盡管英利官方至今并不承認六九硅業項目的失敗。
由于六九硅業生產工藝中的某些環節和美國一家多晶硅廠商存在潛在的知識產權糾紛,我從2009年開始對六九硅業的有關技術(英利稱為“新硅烷法”)進行了評估,為此查閱了六九硅業“新硅烷法”的專利文件并到美國實地走訪了那家美國企業在德州的多晶硅工廠。不過,英利的專利文件中除了一些原理性的解釋,并沒有多少實質內容。根據業內一般經驗,這是為潛在的知識產權糾紛而做的準備,同時也可以為公司在國內申請各種補貼或貸款的活動加分。
六九硅業的多晶硅反應爐供應商,一家韓國的小公司當然也在調查的對象中。從產品的技術參數來看,這是西門子技術的一種變種。傳統西門子反應爐中的氣體是三氯氫硅,還原反應的溫度較高。韓國供應商的反應爐氣體采用的是硅烷,反應溫度可以設置地相對較低,這大概是英利一直對外表示六九硅業采用的是“全球最先進的低能耗”多晶硅還原技術的原因之一吧。其實這種技術在歐美早就有人嘗試過,但由于硅烷是一種化學活性很高的氣體,用西門子爐子來生長多晶硅時,結晶過程很難控制,因而產品的合格率不高,所以沒有被歐美主流多晶硅廠商采用。
但韓國那家設備廠商,可能是想要闖出一條“韓國式的民族工業發展模式”吧,在韓國大張旗鼓發展多晶硅產業的“大躍進”期間生產了一批這樣的爐子,其中有一些在韓國一家二流多晶硅廠商那里試產,還有幾十臺出售給了中國的兩家公司,六九硅業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我在上海的一次光伏展會上找到了那家廠商,他們的一個韓國技術代表很熱情地為我介紹了產品并對我說他們的爐子已經有2-3家大公司正在使用,而且已經量產。我也不想浪費他的時間,就直截了當地把這些客戶公司的名字全部念了一遍,并把這些客戶目前遭遇困難的技術細節也一一羅列給他。他聽完后半晌說不出話,緩過神后連忙把我請到小會室里關門交談(可能是擔心我來拆他們臺的吧)。出于商業道德,我們交談的細節不會在這里透露,但我自己的判斷可以告訴大家,我認為他們的產品離成熟的商業應用還有相當的距離,他們的客戶統統成了其新產品開發的合作廠商,而中國客戶更是成了他們的“國際合作伙伴了。”
所有這些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六九硅業的風險系數已經高到不值得相關美國公司就知識產權問題在美國對有關當事人發起起訴和刑事調查,而此時六九硅業正高調地對外宣布正式投產。根據當時在場媒體記者的記載,英利的高層領導稱六九硅業投產后的生產成本可以達到每公斤28美元,而滿產后生產成本可以降到每公斤22美元,同時公司計劃在2013年把年生產能力從目前的3000噸擴展到18,000噸。
國內媒體也紛紛報道六九硅業投產的好消息,一些一知半解的大眾媒體記者更是添油加醋,說中國的多晶硅產業從此打破了一些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和刁難,掌握了世界領先的“清潔”、“低電耗”多晶硅和硅烷生產技術。政府有關部門的不少高層領導也紛紛來六九硅業進行視察和指導。離任以來一直關注中國能源問題的江澤民同志,在國家能源局領導的陪同下,不顧84歲的高齡,也親自來到六九硅業進行實地考察。六九硅業一時間籠罩在榮譽的光環下。
但現實是殘酷的,英利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不得不向海外投資者披露公司的狀況。在宣布六九硅業投產以來的每一個季度財務會上,精明的投資銀行分析師從來不放過“拷問”有關六九硅業運營狀況的機會,而每當有這類問題出現在電話里,英利領導的回答就開始猶豫和含糊起來。根據發表的財務數據估算,六九硅業投產以來,平均生產成本一直高居在每公斤50-70美元左右,而每季度的平均產量也不過在十幾到幾十噸上下。有關六九硅業工廠周邊農民抗議的負面報道也陸續傳出,但英利還是試圖繼續在國內媒體上營造一種六九硅業欣欣向榮的景象。大概承認現實比現實本身還要殘酷吧。
兩年前在海外的一次活動上遇到英利的掌門人苗總,我想中國人總是希望中國的企業能夠少走彎路,所以想把我的評估和苗總分享并提一些善意的建議,但又擔心這樣的提醒會傷苗總的自尊心,而且苗總對六九硅業遇到的問題應該比我更清楚,結果我們只是寒暄一下,聊了聊英利贊助世界杯的事情。我還去了英利招待分析師和供應商的啤酒聚會,這些啤酒的味道至今還沒有淡忘,因為總是覺得有點對不起英利的啤酒:喝了人家的啤酒,明知人家的公司有很大風險也不提醒人家,問心有愧啊。都是中國人嗎,還是應該相互提醒為好。
我想嘗試從中國人的潛意識當中、尤其是我們當今商業和政治文化的潛意識當中找一些東西,把它們挖出來“曬曬太陽”,如果這些潛意識還在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就很難避免別人走過的彎路,而那些走了彎路的人還會再走彎路。
首先我要批判的是金錢萬能的唯心主義觀點。這個倒不是中國人受了西方資產階級精神污染而造成的。西晉文學家魯褒在《錢神論》中就說:“有錢可使鬼,而況人乎。” 后來演變稱家喻戶曉的成語:“有錢能使鬼推磨。”
中國現在很多企業做大了,有些錢了,但往往還差一些技術。我們有不少的企業家現在也多少不把“洋鬼子”放在眼里了,使一些錢就可以差人家做事了,覺得非常“揚眉吐氣”:原來不管是“東洋鬼子”還是“西洋鬼子”,都是可以用銀子收買的呀。
在六九硅業這個案例上,我想英利的失誤之一是過分依賴那幾位花重金請來的外國專家。我倒不認為英利遇到了“技術騙子”。根據我的調查,他們的確是有一定技術背景和經驗的,但問題是,一個成熟的工業化工藝流程會涉及上百個工藝操作細節,而每一個操作細節都有一些竅門。這些竅門、或者更專業地講叫“工藝優化”,是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下來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即使你請來一個“大鬼”(比如說總設計師兼總工程師),而且也拿了人家全套圖紙和技術文檔,你也無法完整復制人家的工藝。十幾年以前我在一家半導體芯片廠做整廠生產工藝轉移的協調人,該公司的工廠“精確復制”理論和實踐在業界是聞名的,那家公司可能大家也聽說過,叫英特爾(Intel),你手頭使用的電腦里可能就有這家公司的芯片。所以我在這里告訴大家的,都是基于我經驗的大實話,不敢糊弄我們自己人啊。
我也不反對從“西式陰曹地府”中“收買”一些“洋鬼子”為我們做事,但一定要了解他們能力的限度在那里。即使你“收買”了地獄里那個名叫撒旦的“鬼子首領”,他也是有弱點的。《圣經》里講,撒旦最怕自己的真實身份被暴露,所以要他在中國推好那把“磨”也不容易,他得要遮遮掩掩啊,要不“上帝”會找他的麻煩。你能把“上帝”也一起“收買”過來嗎?
其次我不得不講講我們的“高新技術”項目的“可行性認證”。在六九硅業這件事上,我們苗總是軍人出生,有執行力但多晶硅行業對他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戰場”,他需要好的參謀。
在這件事上,北京的一些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專家教授是作了參謀的,是有責任的。我不點名了,免得大家窘迫。我相信“新硅烷法生產成本可以做到每公斤22美元”這個說法也不是苗總自己計算出來的,而是出自某位專家教授。不過我也很難批評我們的專家教授,因為他會說:“我理論上沒錯啊,你可以看看我的化學反應方程和成本計算模型,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主要的問題在于,每一個有科學依據的理論估算都需要用經驗數據來校正才可以用于決策。不可以“吃了人家的飯”就順著人家的意思去提供缺乏實踐檢驗的“科學依據”,不敢提反對意見,好象這樣就不厚道了。當然,這里還有更深層次的體制問題,我不在這里深究。
還有一個令我“痛心疾首”的是個別大眾媒體的記者和他們造成的“惡劣影響。”
我們個別記者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對廠商公關部門提供的新聞稿不加分析思考,全盤照抄。更有甚者,有時常常還添油加醋,為廠商的報道錦上添花。這些記者有沒有收人家“銀子”我就不追究了,這里面還有一個“集體潛意識”的問題。
在中國歷來的政治文化傳統中,“好大喜功”是一個幾千年來沒有被割除的“頑疾。”《路史?前紀》卷四里記載:“昔者漢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看來這個“頑疾”還真有著“皇家血統”,難怪傳承千年而不絕,而民間也是上行下效,以此為榮。
好幾年前,上海有一家芯片設計公司,稱自行設計生產出了“打破外國壟斷”、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的先進芯片,一時間成為國內大眾媒體追捧的焦點。我們的領導臉上當然也很有面子,我們國家“權威”的專家學者也在“成果鑒定會”上為此捧場,那家公司自然因此受益不淺。不過后來查明,他們所謂自行設計生產的國產芯片,原來是從外國買來,把人家的商標打磨去掉,再印上國產芯片的商標而制成的,結果出了大丑。而那家外國芯片公司對“竊取”技術文檔到上海去開公司的那個前員工也懶得追訴,因為知道他成不了。
重提這些教訓,是希望我們的大眾媒體好自為之,我們的專家學者好自為之,我們的領導一直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被哪些貌似“為國爭光”的“突破”所迷惑。
豈不知哪些對我們不友好的外國人正在為此偷笑呢:“瞧! 中國人還真會自己糊弄自己,他們這樣的‘突破’越多,我們因該越是使勁鼓掌!”
當然,英利六九硅業和那家已經成為“痛苦”笑柄的“芯片打磨公司”完全不一樣。把這兩家公司放在一起是因為很多媒體記者在“宣傳”報道它們時,都缺乏應有的專業精神。其實這也很簡單,如果公司給你的新聞稿自稱自己是“一流的”,請引用它們的話,而不是自己的,更不要在你專業知識范圍之外,隨便做一些浮夸的引伸。
最后對于六九硅業,我覺得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它是最終關閉或在名義上繼續維持下去已經不重要,或許,世界上還真有奇跡讓它起死回生?我想起英利公司文化中經常出現的“感恩”文化,或許這還真能感動“上帝”。我只是想在我逐漸淡忘它之前,把我個人的一些感悟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有人真能從中得到一些“教訓”或啟發,那是最好。不過我們很多人對于“臉上無光”的事情,都有“選擇性”遺忘的強迫癥,所以很多事情,在很多年以后,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當然,金錢也滾滾地流進大海不見了蹤影,“23億”大概不算什么,“滄海一粟”吧!
資料來源:(1) 《建設監理》2010年第二期
由于六九硅業生產工藝中的某些環節和美國一家多晶硅廠商存在潛在的知識產權糾紛,我從2009年開始對六九硅業的有關技術(英利稱為“新硅烷法”)進行了評估,為此查閱了六九硅業“新硅烷法”的專利文件并到美國實地走訪了那家美國企業在德州的多晶硅工廠。不過,英利的專利文件中除了一些原理性的解釋,并沒有多少實質內容。根據業內一般經驗,這是為潛在的知識產權糾紛而做的準備,同時也可以為公司在國內申請各種補貼或貸款的活動加分。
六九硅業的多晶硅反應爐供應商,一家韓國的小公司當然也在調查的對象中。從產品的技術參數來看,這是西門子技術的一種變種。傳統西門子反應爐中的氣體是三氯氫硅,還原反應的溫度較高。韓國供應商的反應爐氣體采用的是硅烷,反應溫度可以設置地相對較低,這大概是英利一直對外表示六九硅業采用的是“全球最先進的低能耗”多晶硅還原技術的原因之一吧。其實這種技術在歐美早就有人嘗試過,但由于硅烷是一種化學活性很高的氣體,用西門子爐子來生長多晶硅時,結晶過程很難控制,因而產品的合格率不高,所以沒有被歐美主流多晶硅廠商采用。
但韓國那家設備廠商,可能是想要闖出一條“韓國式的民族工業發展模式”吧,在韓國大張旗鼓發展多晶硅產業的“大躍進”期間生產了一批這樣的爐子,其中有一些在韓國一家二流多晶硅廠商那里試產,還有幾十臺出售給了中國的兩家公司,六九硅業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我在上海的一次光伏展會上找到了那家廠商,他們的一個韓國技術代表很熱情地為我介紹了產品并對我說他們的爐子已經有2-3家大公司正在使用,而且已經量產。我也不想浪費他的時間,就直截了當地把這些客戶公司的名字全部念了一遍,并把這些客戶目前遭遇困難的技術細節也一一羅列給他。他聽完后半晌說不出話,緩過神后連忙把我請到小會室里關門交談(可能是擔心我來拆他們臺的吧)。出于商業道德,我們交談的細節不會在這里透露,但我自己的判斷可以告訴大家,我認為他們的產品離成熟的商業應用還有相當的距離,他們的客戶統統成了其新產品開發的合作廠商,而中國客戶更是成了他們的“國際合作伙伴了。”
所有這些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六九硅業的風險系數已經高到不值得相關美國公司就知識產權問題在美國對有關當事人發起起訴和刑事調查,而此時六九硅業正高調地對外宣布正式投產。根據當時在場媒體記者的記載,英利的高層領導稱六九硅業投產后的生產成本可以達到每公斤28美元,而滿產后生產成本可以降到每公斤22美元,同時公司計劃在2013年把年生產能力從目前的3000噸擴展到18,000噸。
國內媒體也紛紛報道六九硅業投產的好消息,一些一知半解的大眾媒體記者更是添油加醋,說中國的多晶硅產業從此打破了一些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和刁難,掌握了世界領先的“清潔”、“低電耗”多晶硅和硅烷生產技術。政府有關部門的不少高層領導也紛紛來六九硅業進行視察和指導。離任以來一直關注中國能源問題的江澤民同志,在國家能源局領導的陪同下,不顧84歲的高齡,也親自來到六九硅業進行實地考察。六九硅業一時間籠罩在榮譽的光環下。
但現實是殘酷的,英利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不得不向海外投資者披露公司的狀況。在宣布六九硅業投產以來的每一個季度財務會上,精明的投資銀行分析師從來不放過“拷問”有關六九硅業運營狀況的機會,而每當有這類問題出現在電話里,英利領導的回答就開始猶豫和含糊起來。根據發表的財務數據估算,六九硅業投產以來,平均生產成本一直高居在每公斤50-70美元左右,而每季度的平均產量也不過在十幾到幾十噸上下。有關六九硅業工廠周邊農民抗議的負面報道也陸續傳出,但英利還是試圖繼續在國內媒體上營造一種六九硅業欣欣向榮的景象。大概承認現實比現實本身還要殘酷吧。
兩年前在海外的一次活動上遇到英利的掌門人苗總,我想中國人總是希望中國的企業能夠少走彎路,所以想把我的評估和苗總分享并提一些善意的建議,但又擔心這樣的提醒會傷苗總的自尊心,而且苗總對六九硅業遇到的問題應該比我更清楚,結果我們只是寒暄一下,聊了聊英利贊助世界杯的事情。我還去了英利招待分析師和供應商的啤酒聚會,這些啤酒的味道至今還沒有淡忘,因為總是覺得有點對不起英利的啤酒:喝了人家的啤酒,明知人家的公司有很大風險也不提醒人家,問心有愧啊。都是中國人嗎,還是應該相互提醒為好。
我想嘗試從中國人的潛意識當中、尤其是我們當今商業和政治文化的潛意識當中找一些東西,把它們挖出來“曬曬太陽”,如果這些潛意識還在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就很難避免別人走過的彎路,而那些走了彎路的人還會再走彎路。
首先我要批判的是金錢萬能的唯心主義觀點。這個倒不是中國人受了西方資產階級精神污染而造成的。西晉文學家魯褒在《錢神論》中就說:“有錢可使鬼,而況人乎。” 后來演變稱家喻戶曉的成語:“有錢能使鬼推磨。”
中國現在很多企業做大了,有些錢了,但往往還差一些技術。我們有不少的企業家現在也多少不把“洋鬼子”放在眼里了,使一些錢就可以差人家做事了,覺得非常“揚眉吐氣”:原來不管是“東洋鬼子”還是“西洋鬼子”,都是可以用銀子收買的呀。
在六九硅業這個案例上,我想英利的失誤之一是過分依賴那幾位花重金請來的外國專家。我倒不認為英利遇到了“技術騙子”。根據我的調查,他們的確是有一定技術背景和經驗的,但問題是,一個成熟的工業化工藝流程會涉及上百個工藝操作細節,而每一個操作細節都有一些竅門。這些竅門、或者更專業地講叫“工藝優化”,是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下來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即使你請來一個“大鬼”(比如說總設計師兼總工程師),而且也拿了人家全套圖紙和技術文檔,你也無法完整復制人家的工藝。十幾年以前我在一家半導體芯片廠做整廠生產工藝轉移的協調人,該公司的工廠“精確復制”理論和實踐在業界是聞名的,那家公司可能大家也聽說過,叫英特爾(Intel),你手頭使用的電腦里可能就有這家公司的芯片。所以我在這里告訴大家的,都是基于我經驗的大實話,不敢糊弄我們自己人啊。
我也不反對從“西式陰曹地府”中“收買”一些“洋鬼子”為我們做事,但一定要了解他們能力的限度在那里。即使你“收買”了地獄里那個名叫撒旦的“鬼子首領”,他也是有弱點的。《圣經》里講,撒旦最怕自己的真實身份被暴露,所以要他在中國推好那把“磨”也不容易,他得要遮遮掩掩啊,要不“上帝”會找他的麻煩。你能把“上帝”也一起“收買”過來嗎?
其次我不得不講講我們的“高新技術”項目的“可行性認證”。在六九硅業這件事上,我們苗總是軍人出生,有執行力但多晶硅行業對他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戰場”,他需要好的參謀。
在這件事上,北京的一些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專家教授是作了參謀的,是有責任的。我不點名了,免得大家窘迫。我相信“新硅烷法生產成本可以做到每公斤22美元”這個說法也不是苗總自己計算出來的,而是出自某位專家教授。不過我也很難批評我們的專家教授,因為他會說:“我理論上沒錯啊,你可以看看我的化學反應方程和成本計算模型,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主要的問題在于,每一個有科學依據的理論估算都需要用經驗數據來校正才可以用于決策。不可以“吃了人家的飯”就順著人家的意思去提供缺乏實踐檢驗的“科學依據”,不敢提反對意見,好象這樣就不厚道了。當然,這里還有更深層次的體制問題,我不在這里深究。
還有一個令我“痛心疾首”的是個別大眾媒體的記者和他們造成的“惡劣影響。”
我們個別記者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對廠商公關部門提供的新聞稿不加分析思考,全盤照抄。更有甚者,有時常常還添油加醋,為廠商的報道錦上添花。這些記者有沒有收人家“銀子”我就不追究了,這里面還有一個“集體潛意識”的問題。
在中國歷來的政治文化傳統中,“好大喜功”是一個幾千年來沒有被割除的“頑疾。”《路史?前紀》卷四里記載:“昔者漢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看來這個“頑疾”還真有著“皇家血統”,難怪傳承千年而不絕,而民間也是上行下效,以此為榮。
好幾年前,上海有一家芯片設計公司,稱自行設計生產出了“打破外國壟斷”、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的先進芯片,一時間成為國內大眾媒體追捧的焦點。我們的領導臉上當然也很有面子,我們國家“權威”的專家學者也在“成果鑒定會”上為此捧場,那家公司自然因此受益不淺。不過后來查明,他們所謂自行設計生產的國產芯片,原來是從外國買來,把人家的商標打磨去掉,再印上國產芯片的商標而制成的,結果出了大丑。而那家外國芯片公司對“竊取”技術文檔到上海去開公司的那個前員工也懶得追訴,因為知道他成不了。
重提這些教訓,是希望我們的大眾媒體好自為之,我們的專家學者好自為之,我們的領導一直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被哪些貌似“為國爭光”的“突破”所迷惑。
豈不知哪些對我們不友好的外國人正在為此偷笑呢:“瞧! 中國人還真會自己糊弄自己,他們這樣的‘突破’越多,我們因該越是使勁鼓掌!”
當然,英利六九硅業和那家已經成為“痛苦”笑柄的“芯片打磨公司”完全不一樣。把這兩家公司放在一起是因為很多媒體記者在“宣傳”報道它們時,都缺乏應有的專業精神。其實這也很簡單,如果公司給你的新聞稿自稱自己是“一流的”,請引用它們的話,而不是自己的,更不要在你專業知識范圍之外,隨便做一些浮夸的引伸。
最后對于六九硅業,我覺得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它是最終關閉或在名義上繼續維持下去已經不重要,或許,世界上還真有奇跡讓它起死回生?我想起英利公司文化中經常出現的“感恩”文化,或許這還真能感動“上帝”。我只是想在我逐漸淡忘它之前,把我個人的一些感悟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有人真能從中得到一些“教訓”或啟發,那是最好。不過我們很多人對于“臉上無光”的事情,都有“選擇性”遺忘的強迫癥,所以很多事情,在很多年以后,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當然,金錢也滾滾地流進大海不見了蹤影,“23億”大概不算什么,“滄海一粟”吧!
資料來源:(1) 《建設監理》201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