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公司的不同性格
三個同胞兄弟創造的兩個光伏企業,卻具有明顯不同的企業性格,一個開放從容,一個卻低調內斂。
算上這一次,已經是第三次去嘉善了。幾年前,一直對這個位居浙東小城的“江南小鎮”——西塘心神向往。前兩次造訪,一次在春,一次在秋。而這一次,是在寒冬臘月來到濕冷的江南。到達嘉善天色已晚,縣區內的店面都已早早打烊,尋飯未果后與賓館前臺閑聊,提及昱輝陽光,她說這家企業嘉善人都知道,很多人的親戚或好友就在昱輝陽光的廠里上班。
直到第二天,到了昱輝陽光的廠房才似乎更明白她的那席話。在嘉善縣的姚莊經濟開發區,昱輝陽光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進入工業園區后,一條筆直馬路兩邊停著有昱輝陽光標志的運輸車,已建成的幾期廠房,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技術研發樓。在這里,仿佛看到了李仙壽一路創業的歷程。
約訪李仙壽并不困難,一業內人士告訴我xx活躍的微博人士就是他,仔細一看,其實他早已在我關注的名單中,只是很難將他和企業老總聯系起來,因為此前問過幾位光伏大佬,他們都表示不愿開微博。
于是,幾封私信之后,便約定了采訪。
見到李仙壽的時候,開門見山:“您在微博很活躍!”“可能因為時間比較多吧。”他調侃道。在昱輝陽光三層辦公樓的會議室里,我們談了足足80分鐘,話題主要涉及昱輝陽光的戰略和行業發展,席間試圖將話題拉到他個人身上,他都只言片語,不愿意多聊,強調還是不要寫他個人;而談及對公司發展和行業看法,則是滔滔不絕。
李仙壽說話語速不緊不慢,但很緊湊,每個問題拋去,都會立即作答,基本不需太多時間思考,對自己花了10年心思的行業他非常熟悉。
言語間能感受到,眼前這個非常感性的人,就和他微博呈現的內容一樣,既有對公司治理的看法、也有對行業的評價,更有對遠在他國女兒思念的表達。
在昱輝陽光的參觀是其負責公司財務和傳播的副總裁Anthony (Tony) Hung陪伴的,Tony也是昱輝陽光職業化管理團隊中的一員,在他眼中,李仙壽對于生產的管控能力極具吸引力。
采訪中,李仙壽一直強調圍繞成本的制造,在幾次和光伏大佬的對話中,他是唯一一個這么看重制造的人,這一點似乎是他對太陽能行業最深的體悟。而他本人對于技術的著迷和鉆研也令人敬佩。參訪中,問及Tony生產細節,他時不時拋過來一句:“這個你可以問李總,他比較精通。”
在新浪微博,一個由光伏人自發的評選中,李仙壽和阿特斯掌門人瞿曉鏵、海潤掌門人楊懷進被評為“光伏江湖三杰”,李仙壽被譽為光伏圈的楊過。在金庸筆下,楊過重情,憑驚人的絕世武功扶危濟困,急人之急俠義情懷,又稱“神雕大俠”。
而李仙壽“至性狂放,癡迷武學。2005年硅料短缺時獨具慧眼,揮玄鐵劍,搶占廢硅料資源,一戰成名。在業界紛紛向下游擴張之時,苦練內功,2011年率先量產準單晶,令群雄側目。”也許,在這位評選人看來,李仙壽對制造的癡迷和楊過對武學的癡迷如出一轍。
而在另一家由李仙壽兄弟創辦的公司——晶科能源中,對制造端的專注也發揮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對非硅成本的控制,也被看成是李仙德在幾年間打造晶科的重要秘笈。
遺憾的是,約訪李仙德的過程卻頗為不順,在多次和其品牌團隊人員溝通后,都以老總出國或者其他理由予以回絕。問了幾個光伏圈相熟的人,均表示對李仙德不為了解。
搜索李仙德的新聞,近期僅有的一次采訪是在海寧污染事件發生前接受某財經網站的專訪,個性并不突出。而之前一直被推到媒體視野的是晶科能源的首席執行官,也是李仙壽的妹夫陳康平。可即便這樣,關于晶科的新聞除了其對外發布的公告外,甚為寥寥。海寧事件后,本來就低調的他們顯得更為謹慎。
和中國其他初創期的民營企業一樣,晶科的三個主要創始人也是具有親緣關系,在對外的信息中三人的職責劃分清楚,看不出任何的重疊和沖突。
然而,對于幾年來以出口為導向的光伏企業來說,國際化、職業化是其必經之路。在李仙壽10年創業完成職業化進程后,李仙德、李仙華毫無疑問能從大哥那吸取更多的經驗。
可以想象,在某一次李氏家族的聚會中,李家的三兄弟對于太陽能市場的現狀各抒己見,可能對營銷方式、管理理念存在這樣那樣的分歧。就像李仙壽說的那樣:“現在他們已經三十多歲,又是兩家獨立的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走。”也許,因為這個他們都鐘情的行業,這個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新的凝聚力。
三個同胞兄弟創造的兩個光伏企業,卻具有明顯不同的企業性格,一個開放從容,一個卻低調內斂。
算上這一次,已經是第三次去嘉善了。幾年前,一直對這個位居浙東小城的“江南小鎮”——西塘心神向往。前兩次造訪,一次在春,一次在秋。而這一次,是在寒冬臘月來到濕冷的江南。到達嘉善天色已晚,縣區內的店面都已早早打烊,尋飯未果后與賓館前臺閑聊,提及昱輝陽光,她說這家企業嘉善人都知道,很多人的親戚或好友就在昱輝陽光的廠里上班。
直到第二天,到了昱輝陽光的廠房才似乎更明白她的那席話。在嘉善縣的姚莊經濟開發區,昱輝陽光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進入工業園區后,一條筆直馬路兩邊停著有昱輝陽光標志的運輸車,已建成的幾期廠房,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技術研發樓。在這里,仿佛看到了李仙壽一路創業的歷程。
約訪李仙壽并不困難,一業內人士告訴我xx活躍的微博人士就是他,仔細一看,其實他早已在我關注的名單中,只是很難將他和企業老總聯系起來,因為此前問過幾位光伏大佬,他們都表示不愿開微博。
于是,幾封私信之后,便約定了采訪。
見到李仙壽的時候,開門見山:“您在微博很活躍!”“可能因為時間比較多吧。”他調侃道。在昱輝陽光三層辦公樓的會議室里,我們談了足足80分鐘,話題主要涉及昱輝陽光的戰略和行業發展,席間試圖將話題拉到他個人身上,他都只言片語,不愿意多聊,強調還是不要寫他個人;而談及對公司發展和行業看法,則是滔滔不絕。
李仙壽說話語速不緊不慢,但很緊湊,每個問題拋去,都會立即作答,基本不需太多時間思考,對自己花了10年心思的行業他非常熟悉。
言語間能感受到,眼前這個非常感性的人,就和他微博呈現的內容一樣,既有對公司治理的看法、也有對行業的評價,更有對遠在他國女兒思念的表達。
在昱輝陽光的參觀是其負責公司財務和傳播的副總裁Anthony (Tony) Hung陪伴的,Tony也是昱輝陽光職業化管理團隊中的一員,在他眼中,李仙壽對于生產的管控能力極具吸引力。
采訪中,李仙壽一直強調圍繞成本的制造,在幾次和光伏大佬的對話中,他是唯一一個這么看重制造的人,這一點似乎是他對太陽能行業最深的體悟。而他本人對于技術的著迷和鉆研也令人敬佩。參訪中,問及Tony生產細節,他時不時拋過來一句:“這個你可以問李總,他比較精通。”
在新浪微博,一個由光伏人自發的評選中,李仙壽和阿特斯掌門人瞿曉鏵、海潤掌門人楊懷進被評為“光伏江湖三杰”,李仙壽被譽為光伏圈的楊過。在金庸筆下,楊過重情,憑驚人的絕世武功扶危濟困,急人之急俠義情懷,又稱“神雕大俠”。
而李仙壽“至性狂放,癡迷武學。2005年硅料短缺時獨具慧眼,揮玄鐵劍,搶占廢硅料資源,一戰成名。在業界紛紛向下游擴張之時,苦練內功,2011年率先量產準單晶,令群雄側目。”也許,在這位評選人看來,李仙壽對制造的癡迷和楊過對武學的癡迷如出一轍。
而在另一家由李仙壽兄弟創辦的公司——晶科能源中,對制造端的專注也發揮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對非硅成本的控制,也被看成是李仙德在幾年間打造晶科的重要秘笈。
遺憾的是,約訪李仙德的過程卻頗為不順,在多次和其品牌團隊人員溝通后,都以老總出國或者其他理由予以回絕。問了幾個光伏圈相熟的人,均表示對李仙德不為了解。
搜索李仙德的新聞,近期僅有的一次采訪是在海寧污染事件發生前接受某財經網站的專訪,個性并不突出。而之前一直被推到媒體視野的是晶科能源的首席執行官,也是李仙壽的妹夫陳康平。可即便這樣,關于晶科的新聞除了其對外發布的公告外,甚為寥寥。海寧事件后,本來就低調的他們顯得更為謹慎。
和中國其他初創期的民營企業一樣,晶科的三個主要創始人也是具有親緣關系,在對外的信息中三人的職責劃分清楚,看不出任何的重疊和沖突。
然而,對于幾年來以出口為導向的光伏企業來說,國際化、職業化是其必經之路。在李仙壽10年創業完成職業化進程后,李仙德、李仙華毫無疑問能從大哥那吸取更多的經驗。
可以想象,在某一次李氏家族的聚會中,李家的三兄弟對于太陽能市場的現狀各抒己見,可能對營銷方式、管理理念存在這樣那樣的分歧。就像李仙壽說的那樣:“現在他們已經三十多歲,又是兩家獨立的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走。”也許,因為這個他們都鐘情的行業,這個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新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