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2011年超預期的行業景氣下跌之后,在全球規模最大、企業數量最多的中國光伏行業,開始將更多目光集中在本土市場。來自全球知名電子制造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國內市場的裝機量將位列全球第四(也許是第三),而裝機容量增速將位列全球第一。
光伏行業巨頭以及機構分析人士樂觀地認為,受益于中國本土市場啟動,今年下半年中國光伏業景氣度將再次回升。不過,光伏電站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國有發電大型集團手中,民營資本進入難度巨大。對于民營光伏企業而言,龐大且啟動在望的中國國內市場,很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2011的光伏寒潮
“2011年我們年終獎都不發。”江蘇一家不愿透露名稱的大型光伏企業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另據了解,國內光伏巨頭保利協鑫因去年業績狀況相比往年有所下滑,甚至取消了公司年會。
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中國光伏業自2005年在全球叱咤風云以來,寒氣最重的一年。受歐洲債務危機拖累,去年三季度以來,光伏業融資渠道斷裂,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需求嚴重萎縮。
去年第四季度末期,德國政府考慮進一步削減光伏補貼,并為今年的光伏裝機設置了1GW(千兆瓦)的上限,六年來一直高速增長的歐洲市場正在全面萎縮。
被寄予接替歐洲市場厚望的美國,卻以“雙反”立案,來回應中國光伏業拋出的繡球。如美國“雙反”立案通過,中國光伏企業將失去近兩年增長最快的美國市場。美國由此征收100%的反傾銷懲罰性關稅,對本已失去高速增長的歐洲市場的中國國內光伏業,無異于雪上加霜。
受2010年歐洲市場補貼下調之前搭末班車的激勵,當年中國光伏業整體性出現高增長,2011年全產業鏈產能進一步擴張,致使部分產業鏈產能過剩超過一倍。
峰值之后卻是深谷。進入2011年二季度,歐洲市場主要國家德、意、西等國陸續完成下調光伏業補貼,去年下半年歐債危機再次爆發,令歐洲市場需求一落千丈。
中國國內產能迅速擴張和海外需求加速下滑,嚴重供過于求導致光伏業全產業鏈產品在去年三季度出現價格劇烈下挫。截至去年12月19日,多晶硅平均價格跌破22美元/公斤(中國國內多晶硅最低生產成本為保利協鑫,去年其多晶硅生產成本為22.5美元/公斤),全產業鏈面臨虧損。
浙江一家大型光伏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的冬季是光伏電站裝機的傳統淡季。雖然德國和中國市場在去年年末出現了搶裝情況,但大部分出貨仍在消化前期嚴重積累的庫存,故預計行業需求不會出現大幅反彈,今年一季度行業仍將深陷低迷。
來自官方的態度比企業人士更悲觀,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說:“如今市場紛傳行業遇冷,這種提法是不準確的。造成市場如此局面,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企業有責任,光伏行業的困難非短期能夠解決。”
專注于全球電子制造領域的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23.8GW,同比增長34%。而意大利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6.9GW,超越德國的5.9GW,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市場。美國將在意大利和德國之后名列第三(裝機量2.7GW),隨后是中國、日本和法國,裝機量分別為1.7GW,1.3GW和963MW。
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光伏業新增裝機量達到1.6GW-1.7GW,比2010年增長200%-220%。更重要的是預計中國2012年新增裝機量將高達3GW—5GW,同比增長100%—200%。
換言之,如果今年中國光伏安裝量可至4GW,則可能超越美國躋身全球光伏業新增裝機量的前三強。
國內市場或將啟動
正泰太陽能科技戰略市場部經理胡皖書表示,“去年光伏業情況確實糟糕,但有一點很值得關注,中國國內市場似乎正在啟動。”以李俊峰的觀點,中國光伏業是自陷死地,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被寄托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啟動上。
對此,國內光伏巨頭似乎對此早有準備。去年12月12日,全球最大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供應商晶澳太陽能首席執行官方朋表示,與大部分太陽能企業不同,去年晶澳太陽能產品國內外銷售比例接近1∶1,國內銷售占比約為47%-48%。
而晶澳去年三季報顯示,去年三季度其出貨量(電池和組件)為445MW,環比上一季度上漲11%。
全球排名第六的光伏企業阿特斯陽光電力總裁瞿曉鏵則稱,預計2011年第四季度阿特斯在中國市場的發貨量將創出其公司歷史上的一個新紀錄。“今年我們會在中國市場繼續發力。”瞿曉鏵相當看好中國的光伏市場,“2010年中國光伏裝機量僅500MW,去年預估大概是2GW,一年增長四倍,這增速在全球絕無僅有,預計今年還會繼續增長。”
胡皖書也表示,正泰太陽能正在發力拓展國內光伏電站業務,只是目前規模仍較小。“公司參與的青海一個光伏電站的安裝項目,我們只負責提供10MW的裝機規模”;保利協鑫的手筆顯然更大。據了解,保利協鑫于去年11月17日,攜手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旗下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共同開發總裝機規模為1GW的光伏電站項目。
與晶澳太陽能一樣,保利協鑫在電站項目領域出手甚早:保利協鑫母公司協鑫集團旗下的中環光伏2010年完成53MW的裝機容量,2011年裝機容量為500MW,目前國內的安裝量市場份額超過10%。
深受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影響的全球最大的硅片生產商江西賽維LDK,也把注意力轉向了光伏電站項目。
據悉,賽維LDK位于江西南昌厚田沙漠的總裝機容量為20兆瓦的光伏示范電站,是江西省目前為止最大的太陽能項目。去年,賽維LDK預計在國內的光伏電站出貨量超過100MW。
晶澳太陽能投資關系與企業發展副總裁楊明倫也稱,其國內市場的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大型光伏電站。
民企機會不大
我國正在制定一項關于光伏業新增裝機量的龐大計劃,其吸引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之心顯而易見。中國“十二五”光伏目標定為10GW,2020年光伏裝機總容量高達50GW。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國內光伏上網固定電價政策,吸引大批企業投資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甚至引發西部光伏電站搶裝大潮,成為去年光伏業最閃亮的色彩。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丁文武去年11月表示,未來還將出臺國內光伏上網電價實施細則,進一步吸引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行業分析師認為,由于下游組件價格的暴跌,光伏補貼電價的出臺,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持續提高,電站的經營也將是國內市場啟動之后最為受益的子行業。
中信建投新能源設備分析師徐超也認為,按照目前的補貼標準(上網電價補貼標準為1.15元/度),目前西部光伏電站項目已具有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個別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超過8%,甚至達到10%。國內進入去年3季度以來,已有大量項目上馬。
從光伏新增裝機量的同比增速看,今年國內光伏市場啟動在望。雖然國內市場的快速啟動仍難以拉動國內光伏制造業復蘇,但對下游光伏系統和電站投資領域的利好仍較顯著。
只是,這種利好似乎與一直在光伏業沖鋒陷陣的民營光伏企業無緣。原因很簡單,光伏電站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國有發電大型集團手中,民營資本進入難度巨大。對于民營光伏企業而言,龐大且啟動在望的中國國內市場,很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去年8月,青海省宣布凡是在當年9月30日之前安裝完畢的光伏項目,都能享受1.15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補貼,以此鼓勵企業在青海安裝光伏電站。在對成本極為重視且敏感的民營光伏企業而言,這樣幅度的補貼,并不容易取得盈利。
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在當時浙江省的一個光伏產業內部討論會上表示,參與青海省一個裝機規模為20MW的光伏電站安裝項目競標的企業共有20多家,但最后中標的企業只有正泰太陽能、昱輝陽光和無錫尚德等寥寥數家民營企業,其他中標者都是國有企業或者央企。
正泰太陽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其之前參與的數個光伏電站安裝項目競標,都沒成功,“中標的大部分是央企,民企要中標,除非不計成本,可有幾個民企有這個敗家能力呢?”
李仙壽在那次會議上說,經過對各方面條件測算后發現,昱輝陽光獲得的青海項目內部收益率僅7.5%,“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種收益率是相當低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認為,比較可行的回報率應至少有8%的內部收益率。
光伏行業巨頭以及機構分析人士樂觀地認為,受益于中國本土市場啟動,今年下半年中國光伏業景氣度將再次回升。不過,光伏電站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國有發電大型集團手中,民營資本進入難度巨大。對于民營光伏企業而言,龐大且啟動在望的中國國內市場,很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2011的光伏寒潮
“2011年我們年終獎都不發。”江蘇一家不愿透露名稱的大型光伏企業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另據了解,國內光伏巨頭保利協鑫因去年業績狀況相比往年有所下滑,甚至取消了公司年會。
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中國光伏業自2005年在全球叱咤風云以來,寒氣最重的一年。受歐洲債務危機拖累,去年三季度以來,光伏業融資渠道斷裂,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需求嚴重萎縮。
去年第四季度末期,德國政府考慮進一步削減光伏補貼,并為今年的光伏裝機設置了1GW(千兆瓦)的上限,六年來一直高速增長的歐洲市場正在全面萎縮。
被寄予接替歐洲市場厚望的美國,卻以“雙反”立案,來回應中國光伏業拋出的繡球。如美國“雙反”立案通過,中國光伏企業將失去近兩年增長最快的美國市場。美國由此征收100%的反傾銷懲罰性關稅,對本已失去高速增長的歐洲市場的中國國內光伏業,無異于雪上加霜。
受2010年歐洲市場補貼下調之前搭末班車的激勵,當年中國光伏業整體性出現高增長,2011年全產業鏈產能進一步擴張,致使部分產業鏈產能過剩超過一倍。
峰值之后卻是深谷。進入2011年二季度,歐洲市場主要國家德、意、西等國陸續完成下調光伏業補貼,去年下半年歐債危機再次爆發,令歐洲市場需求一落千丈。
中國國內產能迅速擴張和海外需求加速下滑,嚴重供過于求導致光伏業全產業鏈產品在去年三季度出現價格劇烈下挫。截至去年12月19日,多晶硅平均價格跌破22美元/公斤(中國國內多晶硅最低生產成本為保利協鑫,去年其多晶硅生產成本為22.5美元/公斤),全產業鏈面臨虧損。
浙江一家大型光伏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的冬季是光伏電站裝機的傳統淡季。雖然德國和中國市場在去年年末出現了搶裝情況,但大部分出貨仍在消化前期嚴重積累的庫存,故預計行業需求不會出現大幅反彈,今年一季度行業仍將深陷低迷。
來自官方的態度比企業人士更悲觀,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說:“如今市場紛傳行業遇冷,這種提法是不準確的。造成市場如此局面,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企業有責任,光伏行業的困難非短期能夠解決。”
專注于全球電子制造領域的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23.8GW,同比增長34%。而意大利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6.9GW,超越德國的5.9GW,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市場。美國將在意大利和德國之后名列第三(裝機量2.7GW),隨后是中國、日本和法國,裝機量分別為1.7GW,1.3GW和963MW。
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光伏業新增裝機量達到1.6GW-1.7GW,比2010年增長200%-220%。更重要的是預計中國2012年新增裝機量將高達3GW—5GW,同比增長100%—200%。
換言之,如果今年中國光伏安裝量可至4GW,則可能超越美國躋身全球光伏業新增裝機量的前三強。
國內市場或將啟動
正泰太陽能科技戰略市場部經理胡皖書表示,“去年光伏業情況確實糟糕,但有一點很值得關注,中國國內市場似乎正在啟動。”以李俊峰的觀點,中國光伏業是自陷死地,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被寄托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啟動上。
對此,國內光伏巨頭似乎對此早有準備。去年12月12日,全球最大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供應商晶澳太陽能首席執行官方朋表示,與大部分太陽能企業不同,去年晶澳太陽能產品國內外銷售比例接近1∶1,國內銷售占比約為47%-48%。
而晶澳去年三季報顯示,去年三季度其出貨量(電池和組件)為445MW,環比上一季度上漲11%。
全球排名第六的光伏企業阿特斯陽光電力總裁瞿曉鏵則稱,預計2011年第四季度阿特斯在中國市場的發貨量將創出其公司歷史上的一個新紀錄。“今年我們會在中國市場繼續發力。”瞿曉鏵相當看好中國的光伏市場,“2010年中國光伏裝機量僅500MW,去年預估大概是2GW,一年增長四倍,這增速在全球絕無僅有,預計今年還會繼續增長。”
胡皖書也表示,正泰太陽能正在發力拓展國內光伏電站業務,只是目前規模仍較小。“公司參與的青海一個光伏電站的安裝項目,我們只負責提供10MW的裝機規模”;保利協鑫的手筆顯然更大。據了解,保利協鑫于去年11月17日,攜手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旗下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共同開發總裝機規模為1GW的光伏電站項目。
與晶澳太陽能一樣,保利協鑫在電站項目領域出手甚早:保利協鑫母公司協鑫集團旗下的中環光伏2010年完成53MW的裝機容量,2011年裝機容量為500MW,目前國內的安裝量市場份額超過10%。
深受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影響的全球最大的硅片生產商江西賽維LDK,也把注意力轉向了光伏電站項目。
據悉,賽維LDK位于江西南昌厚田沙漠的總裝機容量為20兆瓦的光伏示范電站,是江西省目前為止最大的太陽能項目。去年,賽維LDK預計在國內的光伏電站出貨量超過100MW。
晶澳太陽能投資關系與企業發展副總裁楊明倫也稱,其國內市場的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大型光伏電站。
民企機會不大
我國正在制定一項關于光伏業新增裝機量的龐大計劃,其吸引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之心顯而易見。中國“十二五”光伏目標定為10GW,2020年光伏裝機總容量高達50GW。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國內光伏上網固定電價政策,吸引大批企業投資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甚至引發西部光伏電站搶裝大潮,成為去年光伏業最閃亮的色彩。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丁文武去年11月表示,未來還將出臺國內光伏上網電價實施細則,進一步吸引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行業分析師認為,由于下游組件價格的暴跌,光伏補貼電價的出臺,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持續提高,電站的經營也將是國內市場啟動之后最為受益的子行業。
中信建投新能源設備分析師徐超也認為,按照目前的補貼標準(上網電價補貼標準為1.15元/度),目前西部光伏電站項目已具有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個別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超過8%,甚至達到10%。國內進入去年3季度以來,已有大量項目上馬。
從光伏新增裝機量的同比增速看,今年國內光伏市場啟動在望。雖然國內市場的快速啟動仍難以拉動國內光伏制造業復蘇,但對下游光伏系統和電站投資領域的利好仍較顯著。
只是,這種利好似乎與一直在光伏業沖鋒陷陣的民營光伏企業無緣。原因很簡單,光伏電站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國有發電大型集團手中,民營資本進入難度巨大。對于民營光伏企業而言,龐大且啟動在望的中國國內市場,很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去年8月,青海省宣布凡是在當年9月30日之前安裝完畢的光伏項目,都能享受1.15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補貼,以此鼓勵企業在青海安裝光伏電站。在對成本極為重視且敏感的民營光伏企業而言,這樣幅度的補貼,并不容易取得盈利。
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在當時浙江省的一個光伏產業內部討論會上表示,參與青海省一個裝機規模為20MW的光伏電站安裝項目競標的企業共有20多家,但最后中標的企業只有正泰太陽能、昱輝陽光和無錫尚德等寥寥數家民營企業,其他中標者都是國有企業或者央企。
正泰太陽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其之前參與的數個光伏電站安裝項目競標,都沒成功,“中標的大部分是央企,民企要中標,除非不計成本,可有幾個民企有這個敗家能力呢?”
李仙壽在那次會議上說,經過對各方面條件測算后發現,昱輝陽光獲得的青海項目內部收益率僅7.5%,“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種收益率是相當低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認為,比較可行的回報率應至少有8%的內部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