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將多花一個月時間調查關于中國政府向光伏產業提供不公平補貼的指控,使得原先計劃1月12日公布的初裁時間,順延到2月14日。
與此同時,業內預計中國今年的光伏組件總產能將達到30GW,而全球今年裝機量預計只有20GW,產能過剩問題集中凸顯,中國光伏行業迅速掉進寒冬。
上市公司的業績或許最能說明問題。在美上市的11家中國光伏企業中,9家企業三季度凈利潤全部報虧,累計虧損4.6億美元,其中尚德電力第三季度虧損1.164億美元,成為國內虧損最嚴重的光伏企業。國內上市的光伏企業第三季度業績也出現顯著下滑,向日葵、拓日新能(002218,股吧)第三季度均出現虧損。
造成今天的局面有一定的外部原因。今年以來,隨著歐債危機的加劇,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迅速萎縮,雪上加霜的是,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紛紛下調了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原本占據世界光伏裝機70%以上、占中國光伏電池出口80%的歐洲市場需求的大幅下降;10月中旬,Solar World等7家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聯名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電池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并征收超過100%的高額懲罰性關稅。
“201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為8000兆瓦,而同期太陽能光伏系統新增裝機僅為520兆瓦,其余全部用于出口,出口比例高達94%,這么高的對外依存度確實存在很大風險。”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認為。
就國內而言,中國光伏產業已經經過了5年的野蠻生長。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熱情的雙重刺激下,太陽能電池產量連續5年翻倍增長,2008年光伏企業還不足100家,目前已膨脹至500余家,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8000兆瓦,占全球產量的50%, 超越歐洲、日本為世界太陽能電池生產第一大國。
“許多和太陽能毫不相干的企業和資本一哄而上,原有的光伏企業也不斷發力,盡可能的多融資做大規模,試圖通過‘野蠻生長’的競爭手段來占領市場。”李玲說。
李玲指出,我國光伏行業要度過寒冬,必須擺脫光伏原料和產品“兩頭在外”的尷尬境地。盡管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硅原料出口國,但多晶硅提純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七大廠商手中,他們幾乎壟斷了全球的多晶硅原料供應,我國每年僅從美國就要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等原料;市場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基地,中國企業嚴重依賴出口,以2010年為例,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8000兆瓦,而同期我國太陽能光伏系統新增裝機僅為520兆瓦,其余7480兆瓦全部用于出口,出口比例高達94%。
“原料供應沒有話語權,終端市場主要在外,使得我國光伏企業長期受制于人,抵御風險的能力極差,歐美經濟、政策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帶來大風大浪。”李玲說。
要想從根本上拯救中國光伏產業,較長時間內還要靠國內市場。事實上,有關部門已經發布了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首次將新能源作為單獨門類列入指導目錄的鼓勵類,并力推太陽能;《關于做好2011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資金支持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確定了全國統一的上網標桿電價。
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有望將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上調至1500萬千瓦,是此前規劃的三倍,其中光伏發電裝機目標由此前的900萬千瓦上調至1400萬千瓦。
“如果國內光伏發電市場能夠啟動,光伏產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繁榮。”李玲說。
與此同時,業內預計中國今年的光伏組件總產能將達到30GW,而全球今年裝機量預計只有20GW,產能過剩問題集中凸顯,中國光伏行業迅速掉進寒冬。
上市公司的業績或許最能說明問題。在美上市的11家中國光伏企業中,9家企業三季度凈利潤全部報虧,累計虧損4.6億美元,其中尚德電力第三季度虧損1.164億美元,成為國內虧損最嚴重的光伏企業。國內上市的光伏企業第三季度業績也出現顯著下滑,向日葵、拓日新能(002218,股吧)第三季度均出現虧損。
造成今天的局面有一定的外部原因。今年以來,隨著歐債危機的加劇,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迅速萎縮,雪上加霜的是,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紛紛下調了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原本占據世界光伏裝機70%以上、占中國光伏電池出口80%的歐洲市場需求的大幅下降;10月中旬,Solar World等7家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聯名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電池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并征收超過100%的高額懲罰性關稅。
“201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為8000兆瓦,而同期太陽能光伏系統新增裝機僅為520兆瓦,其余全部用于出口,出口比例高達94%,這么高的對外依存度確實存在很大風險。”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認為。
就國內而言,中國光伏產業已經經過了5年的野蠻生長。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熱情的雙重刺激下,太陽能電池產量連續5年翻倍增長,2008年光伏企業還不足100家,目前已膨脹至500余家,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8000兆瓦,占全球產量的50%, 超越歐洲、日本為世界太陽能電池生產第一大國。
“許多和太陽能毫不相干的企業和資本一哄而上,原有的光伏企業也不斷發力,盡可能的多融資做大規模,試圖通過‘野蠻生長’的競爭手段來占領市場。”李玲說。
李玲指出,我國光伏行業要度過寒冬,必須擺脫光伏原料和產品“兩頭在外”的尷尬境地。盡管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硅原料出口國,但多晶硅提純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七大廠商手中,他們幾乎壟斷了全球的多晶硅原料供應,我國每年僅從美國就要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等原料;市場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基地,中國企業嚴重依賴出口,以2010年為例,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8000兆瓦,而同期我國太陽能光伏系統新增裝機僅為520兆瓦,其余7480兆瓦全部用于出口,出口比例高達94%。
“原料供應沒有話語權,終端市場主要在外,使得我國光伏企業長期受制于人,抵御風險的能力極差,歐美經濟、政策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帶來大風大浪。”李玲說。
要想從根本上拯救中國光伏產業,較長時間內還要靠國內市場。事實上,有關部門已經發布了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首次將新能源作為單獨門類列入指導目錄的鼓勵類,并力推太陽能;《關于做好2011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資金支持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確定了全國統一的上網標桿電價。
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有望將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上調至1500萬千瓦,是此前規劃的三倍,其中光伏發電裝機目標由此前的900萬千瓦上調至1400萬千瓦。
“如果國內光伏發電市場能夠啟動,光伏產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繁榮。”李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