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爭端往往是“鍋嫌壺黑”,但到底誰更黑其實很重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ITC)做出不利于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的裁決,為開征關稅鋪平道路,就屬于這類爭端。
太陽能電池板行業依賴政府補貼生存,但現在卻譴責補貼太過泛濫,因為過多補貼正在傷害、而非提振這個行業的利潤。對于僅僅關心如何減少碳足跡的美國消費者而言,補貼是直接來自本國政府還是間接來自中國政府應該無關緊要。但實際上,這一點卻很重要。
美國電池板生產商的虛偽并不妨礙我們尋找補救辦法,而且現實的確很嚴峻。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產能呈爆炸性增長,已達到國內需求的30倍左右。目前美國一半以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進口自中國,今年頭8個月的進口額約為16億美元,比2010年全年的15億美元還多。如果以進口量計算會更可觀,因為近來電池板價格已經暴跌。中國電池板生產商與美國生產商一樣受益于終端用戶補貼,可他們在中國還享有現金津貼、稅收優惠、出口扶持以及廉價的電力和原材料。中國企業指出,美國的一些生產商,比如備受爭議的Solyndra,享受著補貼性貸款。但是,中國生產商享受到的補貼性貸款比美國多了好幾倍。
對綠色能源持懷疑態度的人士和環保主義者都必須看到,中國的補貼政策眼下雖然對消費者有利,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有害的,因為假以時日,美國和歐洲的生產商可能被擠出市場。與稀土一樣,在太陽能這種重要能源的市場上,有一天中國可能會成為價格制定者、而非接受者,變成一個“太陽能歐佩克”。開征關稅可能誤傷無辜。那么,為了在短期內促成美國太陽能市場的繁榮,避免使用這一工具是不是更好呢?千萬別,就算是可以得到中國所有的多晶硅也別這么干。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辟分析
譯者/何黎
太陽能電池板行業依賴政府補貼生存,但現在卻譴責補貼太過泛濫,因為過多補貼正在傷害、而非提振這個行業的利潤。對于僅僅關心如何減少碳足跡的美國消費者而言,補貼是直接來自本國政府還是間接來自中國政府應該無關緊要。但實際上,這一點卻很重要。
美國電池板生產商的虛偽并不妨礙我們尋找補救辦法,而且現實的確很嚴峻。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產能呈爆炸性增長,已達到國內需求的30倍左右。目前美國一半以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進口自中國,今年頭8個月的進口額約為16億美元,比2010年全年的15億美元還多。如果以進口量計算會更可觀,因為近來電池板價格已經暴跌。中國電池板生產商與美國生產商一樣受益于終端用戶補貼,可他們在中國還享有現金津貼、稅收優惠、出口扶持以及廉價的電力和原材料。中國企業指出,美國的一些生產商,比如備受爭議的Solyndra,享受著補貼性貸款。但是,中國生產商享受到的補貼性貸款比美國多了好幾倍。
對綠色能源持懷疑態度的人士和環保主義者都必須看到,中國的補貼政策眼下雖然對消費者有利,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有害的,因為假以時日,美國和歐洲的生產商可能被擠出市場。與稀土一樣,在太陽能這種重要能源的市場上,有一天中國可能會成為價格制定者、而非接受者,變成一個“太陽能歐佩克”。開征關稅可能誤傷無辜。那么,為了在短期內促成美國太陽能市場的繁榮,避免使用這一工具是不是更好呢?千萬別,就算是可以得到中國所有的多晶硅也別這么干。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辟分析
譯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