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卓穎 上海報道
擁有“中國新能源首富”稱號的彭小峰所執掌的賽維LDK集團(以下簡稱賽維或賽維LDK),正開始走進一個從未有過的寒冷冬天。
12月1日,本報記者獨家獲悉,賽維LDK位于江西新余市馬洪鄉的大硅料廠開始停產大修。
賽維國際公關部總監Terence Wong回應稱:“大硅料廠的停產完全是因為要做年度大修,這是每年都要進行的一次例行檢修,這一計劃早在年中就已經決定。并且,本周的大修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同時接入剛建成的三號線。”
馬洪的大硅料廠的產能為15000噸,官方稱此次預計檢修需要持續半個月時間,十二月中期能夠復產。因為此前有媒體傳言稱,位于江西南昌的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廠百事德已經停產半年,所以馬洪工廠的停產,或多或少讓賽維蒙上一層陰影。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嚴酷的資金鏈已經成為賽維目前最大的噩夢,尤其是其三季報中短期銀行借款高于現金流十幾倍,這讓賽維就像一個受過重創的傷員急需輸血。
而在多晶硅業務上所下的賭注,也讓賽維不得不在行業的轉折點上再次選擇調整戰略。
光伏行業已經到了走下圣壇、接受考驗的時刻。許多問題困擾著賽維LDK這個曾經的貴族。
融資之憂
財政、信托、風投、上市、優先股、公司債……賽維幾乎用過所有的融資手段
賽維的現金流上一直埋伏著一顆“定時炸彈”,這正是公司面臨的危機之一。
賽維公告顯示,2011年1月,賽維旗下全資子公司賽維LDK硅料及化學品科技有限公司與國開行旗下的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建銀國際旗下的投資基金以及另一國內銀行下屬投資基金共同簽署的為期2年的投資協議。協議的內容是三家投資方向賽維LDK硅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投入2.4億美元,換取該公司的可轉換優先股。如果賽維LDK硅化學上市,這些可轉換優先股轉換后,將占硅化學公司18.46%的股權。
這筆投資的條件是:投資方可在2年內任何時間撤回本金加利息,如果2011年度這一投資的內部收益率達不到23%,賽維LDK必須用現金來補償投資方。
一旦協議到期,如果三家投資方選擇撤出,則賽維需要支付2.95億美元補償款。如果投資方選擇不撤出,那賽維需要向投資方補償5520萬美元。
一位長期跟蹤賽維的業內資深分析師向記者分析:“這個協議在簽訂當初就因為其極不平等的條款而在引起業內震驚。按照這個協議,三家投資方可以在協約到期前任意時間贖回所做投資,獲得相當于23%的利息。而一旦賽維硅化學上市,其投資收益將遠遠高出23%。”可以說,在這個協議中,賽維承擔了100%的風險,而三家“國字號”投資方幾乎零風險。
賽維2011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145美元,毛利率為-3.6%,離與三家國字號投資者簽訂協議的收益率23%的標準相差甚遠。而更為危險的是,截至9月30日,賽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2.626億美元,而短期負債達到23.54億美元,相當于其現金的10倍。這正是外界猜測賽維可能面臨破產重組風險的依據。
對于上述外界傳言的“對賭協議”,Terence Wong表示:“該優先股投資的基本條款是在市場上已經上市和準備上市的公司中非常常見的上市前私募股權投資式條款,不存在所謂對賭。”
之所以業界一致稱之為對賭協議,是與賽維歷史上“賭性”頗高不無關系的。2006年,成立僅1年時間的賽維為了引進風投,就和法國NBP亞洲投資等基金簽訂對賭協議,協議內容是如果2006年賽維利潤低于3000萬美元,則賽維向投資方賠償股份。
那一年賽維對賭成功,風光無限。也正是因為2006年由法國NBP亞洲投資牽頭的三筆巨額投資,讓賽維獲得8550萬美元的初始資金,開始了其大舉擴張的步伐,并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硅片制造商。
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賽維之所以在2010年第二次“對賭”,是與其2009年開始持續陷入資金鏈緊張狀態密不可分的,“賽維正是通過大力宣傳其與國資的合作,來提振投資者對賽維的信心。”
賽維長期以來都是“國字號”偏好者,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2005年,正是因為江西省新余市市長汪德和用財政做擔保向江西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發放信托產品融資1億多元,并利用財政出資1億元,賽維才選擇落戶江西新余。
2010年9月賽維獲得國開行600億元人民幣授信時,賽維也進行了大舉宣傳。但如今這600億元授信是否兌現逐漸被人遺忘。記者日前向賽維一位高管求證此事時,該高管三緘其口,表示并不知情。
今年年初與三家國字號投資方簽訂籌資協議時,賽維也一再宣傳其是第一家獲此殊榮的民營光伏企業。
但出色的籌資能力不意味著同樣出色的經營現狀,為擺脫資金鏈的持續緊張,賽維已經開始積極采取行動。11月30日,賽維宣布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第一期募集資金擬主要用于償還銀行貸款,以進一步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對于目前的賽維來說,30億可能不足以彌補其資金空洞,它必然還要另想辦法。Terence Wong透露:“企業再融資的一般途徑是銀行借貸,發行債券,增發股份等。作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賽維一直以來有多種融資渠道。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公司會有公告。”
多晶硅籌碼
賽維多晶硅的自用率為2/3,其余需對外出售,價格波動影響該業務上市
在與三家國字號投資機構的“對賭”協議中,賽維將其多晶硅業務作為最大的籌碼,但這個籌碼本身或許也將成為一個泡沫。
賽維的多晶硅業務放在賽維LDK硅料及化學品科技有限公司中,該公司是賽維的全資子公司,在其上市公司資產范圍內。2007年,硅料價格從2005年的40美元/公斤飆升至300美元/公斤。但隨后價格大跌,業內光伏大佬尚德、天合光能都未選擇低價時進場,只有賽維宣布堅持向上游發展。
2008年9月,賽維在紐交所增發480萬股,獲得2億美元,同時宣布將其中的90%用于多晶硅工廠建設。賽維的設想是,利用多晶硅項目分拆上市的契機上市圈錢,然后繼續進行新一輪的擴張。
本報記者獲悉,賽維多晶硅業務IPO由中銀國際、建銀國際、花旗集團和瑞銀集團負責安排交易。
賽維多晶硅業務要上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盈利能力。目前,雖然國內多晶硅市場產能擴張迅速,價格成本也一再被刷新,呈現出一派繁榮發展的景象。但是,和進口多晶硅相比,國內多晶硅在產品質量上仍然不具有優勢。再加上近期國外多晶硅對中國傾銷,價格幾乎壓至國內成本,讓幾乎所有多晶硅企業盈利能力下滑。
如今多晶硅的行業平均價格在35美元左右,根據賽維對外界公布的數據,賽維多晶硅成本為30美元/公斤。一位實地看過賽維生產線的業內人士表示,他認為這一公開數據并不可行信。“賽維在多晶硅成本控制方面做的并不好,和業內老大保利協鑫相比相去甚遠,甚至比不上大全。30美元的價格應該是達不到的。”
上述業內人士預計,賽維的成本價應該是和行業價格持平,即使有利潤也相當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賽維的多晶硅產品全部自用,則風險較小。但是據他了解,賽維多晶硅的自用率為2/3左右,還有很大一部分對外出售。
“賽維簽的一般都是長期訂單,如果未來多晶硅的價格繼續下跌,賽維多晶硅項目收益率就將為負,這無疑增加了賽維的經營風險。”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賽維在多晶硅領域盈利能力如此堪憂,將幾乎沒有機會贏得資本市場青睞,上市前景渺茫。路透社曾經援引一位參與交易的銀行人士稱,2011年早些,有傳賽維欲分拆多晶硅業務籌資10億美元,但賽維股價自年初迄今已跌去70%,最終分拆或只能籌資2億至3億美元。
這顯然不是賽維預期的價格,也不能維持賽維的發展節奏。因此,賽維似乎一直在努力淡化投資者對其多晶硅業務上市的概念,希望可以低調處理,等待市場回暖。
“這就是一種賽維模式,業內都認為是接近堂·吉訶德般的瘋狂。”一位業內龍頭企業的負責人這樣向記者描述賽維,他將其稱之為“對風險的偏好過大,且長期處在依賴信貸支持的擴張模式中”。
內蒙古項目虛實
賽維沒有這個實力投資該多晶硅項目,被指目的為換取內蒙古的煤炭資源
賽維的另一張牌就是頻頻宣布新項目落成,旨在吸引投資方。然而故事背后,賽維的經營能力并未得到改善。
11月1日,賽維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賽維LDK硅科技集團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金山開發區興建世界上單體規模最大的高純硅料生產基地,規劃分兩期建成后年生產規模達6萬噸。其中一期項目于11月1日開工,總投資100億元,產能3萬噸,預計在2013年下旬建成投產。
這一消息的宣布讓業內一片嘩然。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業,保利協鑫明年的多晶硅產能也只有4.6萬噸。如果賽維在內蒙古的多晶硅項目建成,意味著將趕超保利協鑫成為新老大。
另一方面,賽維目前擁有4條多晶硅生產線,總計1.7萬噸的產能,折合到每季度產能為4500噸左右。根據賽維的三季報,其第三季度產量為2850到2900噸,則可折算出其產能利用率為64%左右,產能利用率并不高。在這樣的產能利用率下,賽維仍然謀求在內蒙古的瘋狂擴張,讓業內人士深感意外。
到了今年12月,賽維對內蒙古多晶硅項目的口風突然發生了轉變。賽維LDK一位高管告訴記者:“這一項目,公司計劃在資金牢固的基礎上謹慎前行。”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新建的多晶硅項目審批的條件大大提高,其中包括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80千瓦時/千克,到2011年底前小于60千瓦時/千克等要求。這給新項目的開工建設和后期運營設置了相對較高的屏障。
12月1日,記者從一位接近內蒙古發改委人士處獲悉,賽維在內蒙古的多晶硅項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內蒙古發改委的審批,還只是停留在協議階段。
另一位賽維內部人士也表示:“公司對于內蒙古多晶硅項目的態度也與之前的高調宣傳有巨大反差。”他表示,內蒙古多晶硅項目只是賽維的一個遠景的規劃,未來根據行業形勢變化和資金狀況,有可能考慮投資,但近期啟動無望。他同時明確表示:“這一項目沒有在內蒙古動工。”
中投顧問研究員李勝茂告訴記者,賽維不動工內蒙古項目完全在情理之中。“以項目先期投入30%計算,賽維為此項目必須先期投資30億元,而目前賽維的現金流只有10億美元左右,流動負債卻達到22億美元,可以肯定的是賽維目前沒有這個實力投資該項目。”
外界普遍認為,賽維的這一投資計劃,是為了換取內蒙古的煤炭資源,套現后解決其資金鏈問題。
根據《內蒙富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資源管理的意見》中的相關規定,“一次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在40億元以上的新建大型裝備制造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每20億元投資額可配置煤炭資源一億噸。”
賽維在當地計劃投資100億元,按規定將有可能獲得5億噸煤礦的采礦權作為補償。但國內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新能源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地方政府不是傻子,會讓你空手套白狼嗎?”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項目只有在企業自己出錢的前提下,政府才會跟進。“連企業自己都還沒有投錢,政府不會傻到將資源拱手相讓。”
事實上,各類新項目的消息如同煙霧彈般,不斷在光伏領域出現。和政府簽訂協議似乎已經成為所有光伏企業說好一起導演的一場大戲。據本報記者了解,今年以來,漢能、尚德、英利、保利協鑫等光伏企業都相繼宣布新項目落成,然而真正落實開工的項目幾乎沒有。整個光伏產業都處在一種虛假的繁榮狀態,這正反映出整個行業處于調整期時一種濃厚的觀望情緒。
模式之辯
賽維還將繼續介入光伏下游,垂直一體化模式考驗經營能力
賽維總裁彭小峰一直是一個信奉行業周期論者。他一直堅信,像任何行業一樣,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也有其發展周期。在如今行業低潮期,賽維仍然認為對此深信不疑。
上述賽維高管分析稱:“2008、2009年的那次低潮和現在一樣,都是由于國際金融形勢動蕩所造成的,都是短期的。到目前為止,全球太陽能年安裝量是每年增長的。上次金融危機之后,太陽能行業大約經歷了三個季度低谷,這次相信在全世界各國央行的刺激政策下,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走出陰影。”
他還預計,到2012年下半年,全球太陽能行業就會回暖,到2013年,又有可能再次出現像2010年一樣的全球供應短缺現象。
但是現在的賽維已經不再有當年逆勢擴張的氣概,甚至都未表現出擴張的意圖來。渡過眼下的財務難關才是賽維的當務之急。
上述賽維高管表示,自2010年以來,賽維的發展戰略從橫向擴張(即以硅片為主攻方向)成功轉向縱向集成,經過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整合,到目前已經完成的從硅料到硅片,電池,組件的垂直產業鏈。“從今年三季度開始,賽維已經做到了全行業最終產品成本最低的目標,競爭力大大加強。未來幾年的發展和增長主要會來自于組件及下游的電站建設和開發方面。”
事實上,對于到底是要“垂直一體化”發展還是“專業化”發展的爭論在業內一直存在,保利協鑫總裁朱共山曾一度流露出對于從事專業化生產的優越感。他指出,多晶硅行業是一個大型的化工行業,需要對化工業具有極高的專業性和經驗才可以具有優勢。“不是保利協鑫可以做到其他企業就可以做到這樣低的成本。”
在光伏業界,以賽維LDK和保利協鑫為代表的兩種發展模式一直在彼此交鋒。從2008年至今的發展來看,以保利協鑫為代表的專業化企業發展較好。這類企業守住光伏行業產業鏈的兩端,依托在化工行業的專業化,一再降低產品成本,使其在面對國外多晶硅劇烈的價格挑戰之時還能保持成本優勢。
而崇尚垂直一體化的賽維相比之下就沒能那么輕松。產業鏈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本沉淀,因此短期來看投入回報不成比例。
賽維目前重新調整方向,重心向下游的轉移,意味著賽維正在殺入目前光伏市場最為慘烈的電池板和組件整合大戰中。組件本身并無多少技術含量可言,完全依托資本和人力。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溫州“跑路”老板胡福林,正是涉足太陽能電池組件領域,導致資金鏈斷裂的。
上述賽維高管稱:“現在確實是行業的轉折點。賽維通過前6年和發展和戰略布局,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會是這一輪行業整合機會的少數贏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