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和中國企業聯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全國企業技術創新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負責人等參加了大會。
大會為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進行授牌。從全國數萬家企業中共評選了55家企業榮獲“國家首批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特變電工憑借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獲此殊榮,并在大會上,與奇瑞汽車、大慶油田一起,代表獲獎企業進行了大會經驗交流發言。
2011年,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和財政部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推進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工作,鼓勵工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組織了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工作。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包括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領先地位、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具有行業帶動作用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等基本標準。
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不僅是對這些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有利于認定資格企業未來在人才、資金、科技成果等方面的聚集,對鼓勵和提高中國企業的創造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該項評選活動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復核評價一次,對合格的示范企業予以確認,對不合格的予以撤銷。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支持民族工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精心培育下,特變電工依靠機制體制創新,強抓人才戰略,不斷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圍繞主業做優、做強,傳承我國70余年的制造歷史,現已發展成為我國輸變電行業的大型骨干企業,我國大型電子鋁箔新材料基地,大型太陽能光伏系統集成商。“十五”及“十一五”特變電工承擔了多項期間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包括863課題7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攻關計劃12項,重大技術專項2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百余項,實現了103項自主技術重大突破,累計申請國內外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695 項,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100余項,包括IEC標準2 項,“十一五”期間3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累計榮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中國機械行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及一等獎15項,成功保障了世界首條商業運行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世界首條、傳輸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百萬千瓦大型水電、百萬千瓦大型火電,百萬千瓦大型核電等代表當今世界綠色節能輸電創新領跑工程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
大會為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進行授牌。從全國數萬家企業中共評選了55家企業榮獲“國家首批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特變電工憑借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獲此殊榮,并在大會上,與奇瑞汽車、大慶油田一起,代表獲獎企業進行了大會經驗交流發言。
2011年,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和財政部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推進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工作,鼓勵工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組織了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工作。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包括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領先地位、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具有行業帶動作用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等基本標準。
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不僅是對這些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有利于認定資格企業未來在人才、資金、科技成果等方面的聚集,對鼓勵和提高中國企業的創造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該項評選活動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復核評價一次,對合格的示范企業予以確認,對不合格的予以撤銷。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支持民族工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精心培育下,特變電工依靠機制體制創新,強抓人才戰略,不斷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圍繞主業做優、做強,傳承我國70余年的制造歷史,現已發展成為我國輸變電行業的大型骨干企業,我國大型電子鋁箔新材料基地,大型太陽能光伏系統集成商。“十五”及“十一五”特變電工承擔了多項期間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包括863課題7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攻關計劃12項,重大技術專項2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百余項,實現了103項自主技術重大突破,累計申請國內外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695 項,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100余項,包括IEC標準2 項,“十一五”期間3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累計榮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中國機械行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及一等獎15項,成功保障了世界首條商業運行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世界首條、傳輸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百萬千瓦大型水電、百萬千瓦大型火電,百萬千瓦大型核電等代表當今世界綠色節能輸電創新領跑工程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