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企業深陷冰火兩重天境地,行業整合無疑將提速。
今年以來,整個光伏市場一片哀鳴。
鳳凰光伏董事長孫志安
尚德、天合等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業績集體大縮水。美國三家本土光伏企業更是走到了破產。“每個人都感到不祥之兆。”德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SolarWorld首席執行官弗蘭克·阿貝克說道。“全球太陽能市場正面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比金融風暴時期還要糟。”臺灣第二大太陽能矽晶圓廠、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也認為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
然而,僅在半年前,記者走訪浙江一處光伏產業園區時,那里的火熱景象仍歷歷在目。一車車的硅料源源不斷地運入,新建的廠房拔地而起,數十名工人正在一處廠區忙碌施工。渾然不覺中,市場大變局驟然來臨,眾多企業躲閃不及。
不過,河南省安陽鳳凰光伏有限公司(下稱鳳凰光伏)算是這場危機中的幸運者。4月份它不僅順利躲過一劫,而且之后宣布其在太陽能晶硅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準單晶硅的量產,并成為行業內的標志性事件。“現金為王,加強研發等類似措施,確實避免了我們摔大跟頭。”鳳凰光伏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志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盡管如此,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當下,也容不得他有半點松懈。如今,這個幾乎每隔一個禮拜都要穿行于上海總部和安陽廠區之間的大忙人,對于光伏市場的未來作出了這樣的判斷:經過多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將逐漸回歸到傳統的制造業,深入人們日常生活,這是一個趨勢。
光伏行業“大小年”
記者:今年以來,國際光伏市場出現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又一個低潮期,行業內也彌漫著一股悲觀情緒,你怎么看當前的市場形勢?
孫志安:其實,當下的情況更多的是由于市場信心缺失所造成的。目前,各環節售價已逼近成本,一味的大打價格戰對供需雙方、對行業都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企業為什么還要求降價呢?在歐洲買家看來,中國企業一降價,歐洲政府馬上壓縮補貼,這兩者是同步的,他們認為你還有降價空間。然而,補貼一下降,中國買家就更緊張,對市場跌破心理預期,競爭者從而又開始降價,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這樣的局面導致投資人握著資金不敢動,看市場整體會降到什么程度。因為誰都會覺得這時去建光伏電站會存在一些問題。此外,加之最近的歐債危機,銀行間拆借利率高企,大家互不信任,使得投資的熱度減弱。
記者:屬于行業性虧損?
孫志安:行業性虧損是當前普遍的狀態。不過,各環節產品售價變化頻率較高,但降幅逐漸收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產業該如何健康發展。我覺得今年可能要擠出一些泡沫,部分缺乏核心優勢、規模偏小、缺乏技術的小企業將逐漸退出市場。光伏行業的發展是需要一些門檻的,這樣會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未來。
記者:整個行業都陷入虧損狀態,甚至連尚德這樣的光伏龍頭也未能幸免,那么你們是如何應對這次行業性危機的?
孫志安:我們走的路跟其他企業不一樣。今年4月份,我們也比較緊張,因為當時庫存量非常高,而價格已經開始走低了。當時市面上的硅片基本在18塊錢,年初則在26塊錢左右。公司通過對歐洲市場安裝量的調查,了解到有很多電站投資人聚集在意大利等待新政策出臺,意大利的政策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那時候根本搞不清楚。而我們的策略是現金為王,堅決地把產品賣掉,因為避免虧損遠遠比盈利更重要。
五一后,意大利宣布了新一輪的太陽能政策,市場需求再次銳減,從而使得很多光伏企業措手不及。那個時候,產品成本是最高的,因為原料成本很高。我們則在那時及時把高成本的產品銷售了。
記者:當時鳳凰光伏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基于怎樣的判斷?
孫志安:最初我們預測,德國今年的裝機量應該在7.5吉瓦。沒曾想,一季度下來才幾百兆瓦。此后,有消息說全年只有3.5吉瓦,后來又降到1.5吉瓦,我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而且所有的投資人都不動了,所以我們感覺先出貨,出完貨再說。
為此公司內部也爭吵過,因為當時要一下子出那么多的貨,萬一價格上去了,對企業影響也很大。不過,當時還是覺得避免虧損比盈利更重要,所以最終選擇了堅決出貨。
從玩資本到拼技術
記者:光伏產業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作為行內人,你感覺這個行業近些年來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
孫志安:這些年來光伏產業更多的是以資本運作為主,很多人認為只要砸設備、砸人才,就能有收益。這使得光伏產業出現了火熱的局面。但是產品研發、品牌建設,整體上又顯得有些冷清。所以,在當下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下,整個產業進入低毛利時代,是好事而非壞事。這樣將促使一批低水平的企業退出,從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同質化競爭。
不過,我隱隱地感覺到,這個行業即將出現的技術革命很可能在電池領域。除了上游的硅料,電池是最具有技術含量的環節,這是一個突破點?,F在國內電池總產能是40吉瓦,而全球今年的總需求量不超過20吉瓦,明顯是供過于求,那么它如何更好地發展成為不可忽略的問題。而硅片環節暫時不會出現太大的革命,因為它的投資比較大,完全重新翻牌,可能性比較小。
記者:說到技術革命,此前鳳凰光伏宣布利用多晶生產出一種類似于單晶的新產品準單晶,這會不會是一個過渡性產品?等單晶的成本降下來以后,它還會有優勢嗎?
孫志安:準單晶其實是用多晶鑄錠的方式生產的單晶。單晶的轉換率高,差不多在18%左右,多晶的轉換率在16%,而我們用的都是一樣的材料。準單晶最終的產品其轉換率跟單晶差不多,一般在17.5%左右,但是多晶的成本低。所以中間的價值非常高,而且能耗也減少了。
因為單晶和多晶的用料基本上是相似的,它降多晶也會隨著降,這個會對原來做多晶的企業產生影響,單晶的衰減要比多晶大。明年公司將跟一些大的企業合作推出新一代的準單晶產品,通過整個產業鏈的力量逐漸讓電站投資人接受這個產品。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公司在技術上的一個進步,這樣產品成本就會變得很低,即便是用多晶的價格來賣準單晶產品,同樣會有成本優勢。
記者:如今,在太陽能產業多種技術路徑的當下,你覺得準單晶這個產品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嗎?
孫志安:不是革命性的。很早就有人做這件事情了,它不是完全顛覆性的產品,徹底顛覆單晶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單晶還有它自己的市場。
只是我們認為不必用純度這么高的硅來做太陽能電池。單晶對于硅料的純度要求較高,是不是必須這么高?現在公司用這種方法生產的準單晶硅片,其轉換率可以和單晶相媲美。它是多晶的一個替代性產品,并使得原來的多晶水平更高,升級換代,但是單晶還是會有它的生命力。
分布式用電是趨勢
記者:目前,智能電網是一個熱門話題,而當下光伏發電并網仍舊面臨不少困難。你怎么看這兩者的關系?
孫志安:隨著光伏系統成本的大幅降低,光伏發電在我國大面積應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不過,我們仍需要政府部門給予光伏這樣一個新行業更多的扶持,以及好的制度安排。例如補貼政策、電網接入等,掃清光伏電站應用的種種制度和技術障礙。
在德國、東歐等地,光伏發電能夠滿足電網額定的電壓要求,并且不會影響電力運行。對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的并網,它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所以不一定必須要有智能電網。
記者:為什么?
孫志安:因為它本身不太影響電力的安全運行,它的功率很小,影響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按照我對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分布式發電一定是今后的趨勢。但這絕對不是在搞大而全——大規模的太陽能電站對于土地是有要求的。另外,太陽能電站遠距離的傳輸會有大量的損耗,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就近消耗。進行分布式的用電,一開始要讓太陽能發電、風電來替代火電、核電,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現實的。
記者:那你的意思是說太陽能、風能發電替代傳統發電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孫志安:是的。太陽能還有一個問題,當前制造環節本身的能耗相對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完全替代,這個產業是難以為繼的。所以太陽能更多的是要解決家庭或居民區用電,通過安裝太陽能電站系統,既把居民的用電解決了,政府也會減少生產煤電,這樣整個能源結構就會逐漸優化。因此,太陽能會改變人們的能源價值觀。
單單依靠政府,一開始就上20兆瓦、50兆瓦的項目,特別是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太陽能電站僅僅是示范項目,并不能完全大規模推廣。我個人的期望最終還是應讓人們覺得太陽能離他們很近,而不僅僅是一種工業產品。例如在德國,太陽能就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自家的屋頂就可以建電站,除了自用還可以銷售給電網公司,德國人所秉持的能源理念是非常先進的。因此,我覺得太陽能光伏產業最終走到這一步,這個產業才有意義。所以,歸根結底光伏行業貢獻的不只是產品,而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孫志安
2009年4月創辦鳳凰光伏,并出任董事長。奉行購買設備、引進技術、招攬人才的三步走策略。僅用了兩年,鳳凰光伏資產就達到了15億元,銷售收入18億元。
今年以來,整個光伏市場一片哀鳴。
鳳凰光伏董事長孫志安
然而,僅在半年前,記者走訪浙江一處光伏產業園區時,那里的火熱景象仍歷歷在目。一車車的硅料源源不斷地運入,新建的廠房拔地而起,數十名工人正在一處廠區忙碌施工。渾然不覺中,市場大變局驟然來臨,眾多企業躲閃不及。
不過,河南省安陽鳳凰光伏有限公司(下稱鳳凰光伏)算是這場危機中的幸運者。4月份它不僅順利躲過一劫,而且之后宣布其在太陽能晶硅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準單晶硅的量產,并成為行業內的標志性事件。“現金為王,加強研發等類似措施,確實避免了我們摔大跟頭。”鳳凰光伏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志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盡管如此,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當下,也容不得他有半點松懈。如今,這個幾乎每隔一個禮拜都要穿行于上海總部和安陽廠區之間的大忙人,對于光伏市場的未來作出了這樣的判斷:經過多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將逐漸回歸到傳統的制造業,深入人們日常生活,這是一個趨勢。
光伏行業“大小年”
記者:今年以來,國際光伏市場出現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又一個低潮期,行業內也彌漫著一股悲觀情緒,你怎么看當前的市場形勢?
孫志安:其實,當下的情況更多的是由于市場信心缺失所造成的。目前,各環節售價已逼近成本,一味的大打價格戰對供需雙方、對行業都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企業為什么還要求降價呢?在歐洲買家看來,中國企業一降價,歐洲政府馬上壓縮補貼,這兩者是同步的,他們認為你還有降價空間。然而,補貼一下降,中國買家就更緊張,對市場跌破心理預期,競爭者從而又開始降價,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這樣的局面導致投資人握著資金不敢動,看市場整體會降到什么程度。因為誰都會覺得這時去建光伏電站會存在一些問題。此外,加之最近的歐債危機,銀行間拆借利率高企,大家互不信任,使得投資的熱度減弱。
記者:屬于行業性虧損?
孫志安:行業性虧損是當前普遍的狀態。不過,各環節產品售價變化頻率較高,但降幅逐漸收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產業該如何健康發展。我覺得今年可能要擠出一些泡沫,部分缺乏核心優勢、規模偏小、缺乏技術的小企業將逐漸退出市場。光伏行業的發展是需要一些門檻的,這樣會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未來。
記者:整個行業都陷入虧損狀態,甚至連尚德這樣的光伏龍頭也未能幸免,那么你們是如何應對這次行業性危機的?
孫志安:我們走的路跟其他企業不一樣。今年4月份,我們也比較緊張,因為當時庫存量非常高,而價格已經開始走低了。當時市面上的硅片基本在18塊錢,年初則在26塊錢左右。公司通過對歐洲市場安裝量的調查,了解到有很多電站投資人聚集在意大利等待新政策出臺,意大利的政策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那時候根本搞不清楚。而我們的策略是現金為王,堅決地把產品賣掉,因為避免虧損遠遠比盈利更重要。
五一后,意大利宣布了新一輪的太陽能政策,市場需求再次銳減,從而使得很多光伏企業措手不及。那個時候,產品成本是最高的,因為原料成本很高。我們則在那時及時把高成本的產品銷售了。
記者:當時鳳凰光伏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基于怎樣的判斷?
孫志安:最初我們預測,德國今年的裝機量應該在7.5吉瓦。沒曾想,一季度下來才幾百兆瓦。此后,有消息說全年只有3.5吉瓦,后來又降到1.5吉瓦,我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而且所有的投資人都不動了,所以我們感覺先出貨,出完貨再說。
為此公司內部也爭吵過,因為當時要一下子出那么多的貨,萬一價格上去了,對企業影響也很大。不過,當時還是覺得避免虧損比盈利更重要,所以最終選擇了堅決出貨。
從玩資本到拼技術
記者:光伏產業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作為行內人,你感覺這個行業近些年來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
孫志安:這些年來光伏產業更多的是以資本運作為主,很多人認為只要砸設備、砸人才,就能有收益。這使得光伏產業出現了火熱的局面。但是產品研發、品牌建設,整體上又顯得有些冷清。所以,在當下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下,整個產業進入低毛利時代,是好事而非壞事。這樣將促使一批低水平的企業退出,從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同質化競爭。
不過,我隱隱地感覺到,這個行業即將出現的技術革命很可能在電池領域。除了上游的硅料,電池是最具有技術含量的環節,這是一個突破點?,F在國內電池總產能是40吉瓦,而全球今年的總需求量不超過20吉瓦,明顯是供過于求,那么它如何更好地發展成為不可忽略的問題。而硅片環節暫時不會出現太大的革命,因為它的投資比較大,完全重新翻牌,可能性比較小。
記者:說到技術革命,此前鳳凰光伏宣布利用多晶生產出一種類似于單晶的新產品準單晶,這會不會是一個過渡性產品?等單晶的成本降下來以后,它還會有優勢嗎?
孫志安:準單晶其實是用多晶鑄錠的方式生產的單晶。單晶的轉換率高,差不多在18%左右,多晶的轉換率在16%,而我們用的都是一樣的材料。準單晶最終的產品其轉換率跟單晶差不多,一般在17.5%左右,但是多晶的成本低。所以中間的價值非常高,而且能耗也減少了。
因為單晶和多晶的用料基本上是相似的,它降多晶也會隨著降,這個會對原來做多晶的企業產生影響,單晶的衰減要比多晶大。明年公司將跟一些大的企業合作推出新一代的準單晶產品,通過整個產業鏈的力量逐漸讓電站投資人接受這個產品。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公司在技術上的一個進步,這樣產品成本就會變得很低,即便是用多晶的價格來賣準單晶產品,同樣會有成本優勢。
記者:如今,在太陽能產業多種技術路徑的當下,你覺得準單晶這個產品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嗎?
孫志安:不是革命性的。很早就有人做這件事情了,它不是完全顛覆性的產品,徹底顛覆單晶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單晶還有它自己的市場。
只是我們認為不必用純度這么高的硅來做太陽能電池。單晶對于硅料的純度要求較高,是不是必須這么高?現在公司用這種方法生產的準單晶硅片,其轉換率可以和單晶相媲美。它是多晶的一個替代性產品,并使得原來的多晶水平更高,升級換代,但是單晶還是會有它的生命力。
分布式用電是趨勢
記者:目前,智能電網是一個熱門話題,而當下光伏發電并網仍舊面臨不少困難。你怎么看這兩者的關系?
孫志安:隨著光伏系統成本的大幅降低,光伏發電在我國大面積應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不過,我們仍需要政府部門給予光伏這樣一個新行業更多的扶持,以及好的制度安排。例如補貼政策、電網接入等,掃清光伏電站應用的種種制度和技術障礙。
在德國、東歐等地,光伏發電能夠滿足電網額定的電壓要求,并且不會影響電力運行。對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的并網,它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所以不一定必須要有智能電網。
記者:為什么?
孫志安:因為它本身不太影響電力的安全運行,它的功率很小,影響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按照我對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分布式發電一定是今后的趨勢。但這絕對不是在搞大而全——大規模的太陽能電站對于土地是有要求的。另外,太陽能電站遠距離的傳輸會有大量的損耗,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就近消耗。進行分布式的用電,一開始要讓太陽能發電、風電來替代火電、核電,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現實的。
記者:那你的意思是說太陽能、風能發電替代傳統發電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孫志安:是的。太陽能還有一個問題,當前制造環節本身的能耗相對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完全替代,這個產業是難以為繼的。所以太陽能更多的是要解決家庭或居民區用電,通過安裝太陽能電站系統,既把居民的用電解決了,政府也會減少生產煤電,這樣整個能源結構就會逐漸優化。因此,太陽能會改變人們的能源價值觀。
單單依靠政府,一開始就上20兆瓦、50兆瓦的項目,特別是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太陽能電站僅僅是示范項目,并不能完全大規模推廣。我個人的期望最終還是應讓人們覺得太陽能離他們很近,而不僅僅是一種工業產品。例如在德國,太陽能就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自家的屋頂就可以建電站,除了自用還可以銷售給電網公司,德國人所秉持的能源理念是非常先進的。因此,我覺得太陽能光伏產業最終走到這一步,這個產業才有意義。所以,歸根結底光伏行業貢獻的不只是產品,而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孫志安
2009年4月創辦鳳凰光伏,并出任董事長。奉行購買設備、引進技術、招攬人才的三步走策略。僅用了兩年,鳳凰光伏資產就達到了15億元,銷售收入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