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工大重慶研究院的翌翔無人機團隊正式推出載人氫動力eVTOL方案。聚焦新賽道、搶抓新機遇,作為全國重要的產業創新高地和新質生產力策源地,兩江協同創新區積極挖掘創新資源、打造創新平臺、加強項目引育,正加快形成低空經濟產業創新賦能機制和創新生態。
載人氫動力eVTOL方案示意圖。
據了解,上述eVTOL方案采用高能量密度的氫動力系統,起飛重量2100千克,有效載荷400千克,具備低噪音、無污染優勢的同時,續航時間可達1000km以上,能夠有效解決現有eVTOL續航里程不足的關鍵問題。
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低空經濟發展浪潮下,eVTOL飛行器由于其便捷高效的特點,已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關鍵,但eVTOL飛行器普遍面臨續航里程不足的難題。
據介紹,氫動力系統是翌翔無人機團隊eVTOL方案的核心。根據參數測算,團隊開發的氫動力系統可支持氫動力eVTOL飛行時間超過6小時,續航里程超過1000千米。
據了解,翌翔無人機團隊隸屬哈工大重慶研究院氫動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長期進行航空氫動力系統方向的研究。近兩年來,該團隊集成設計了應用于無人機的氫動力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開發了青鷗30氫動力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青鷗30B無人機 、昱翔二號氫動力六旋翼無人機、昱翔40B無人機、太陽能氫能無人機、氫動力手拋式無人機等多款產品。目前,青鷗30B氫動力無人機已實現定制化批量生產,并于去年11月亮相珠海航展。
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多層次、多領域和全方位的協同推動,更需要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
聚力低空經濟,明月湖充分發揮園區科研資源富集優勢,協調組織院所團隊聚焦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加大研發攻關力度,不斷突破低空裝備核心技術壁壘。
以重慶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無人機技術實驗室為例,該實驗室于去年6月成功首飛“卓越1號”(ZY-1)固定翼無人機,僅隔半年,實驗室推出的卓越3號(ZY-3)傾轉涵道飛行器原理樣機在明月湖成功首飛。
卓越3號在傾轉涵道飛行器總體、氣動、飛控與結構等關鍵技術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實現了旋翼固定翼自由切換,既保留了旋翼機的靈活性,又賦予了飛行器固定翼飛機的速度和航程優勢。
明月湖入駐企業——重慶星控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低空經濟“智慧大腦”,其開發的數字低空交通平臺系統,全面適配低空經濟發展的多元需求。
重慶星控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空域管理平臺。
平臺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如電力線路、石油管道、風力發電設施的巡檢作業,通過無人機實時采集數據并生成智能化分析報告,提高巡檢效率和精準度,減少人工成本和風險;為城市安防和公共安全提供實時監控、目標識別和事件響應支持;在應急救援場景中,完成災害勘察、物資運輸和通信保障等。
據了解,去年兩江新區正式發布《重慶兩江新區推進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其中低空經濟先行示范行動是七大行動計劃之一。
《行動計劃》明確,兩江新區將發揮通航產業先發優勢,以場景應用為牽引,瞄準基礎設施、場景應用、研發制造三大板塊,集聚力量推進低空經濟發展,打造西部地區低空經濟先行示范區。
兩江協同創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低空經濟正在形成一個涵蓋航空制造、綜合運營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等完整產業鏈的新興經濟形態。明月湖將充分發揮人才富集優勢和平臺優勢,通過科技創新特別是重大裝備核心技術突破,為打造成渝低空經濟帶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下一步,園區將進一步梳理整合院所研發力量,圍繞新能源航空動力系統、智能飛行控制系統、新型復合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和低空裝備平臺建設,加快構建低空經濟技術創新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