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各大車企2025年首份月銷榜單出爐。在經歷了2024年底沖量,以及春節假期影響后,1月多數新勢力交付量環比出現斷崖式下滑。但與去年1月相比,小鵬、零跑交付量實現翻倍暴漲。
具體來看,自從2022年9月小鵬被理想超越后,時隔2年4個月,小鵬再次超越理想汽車。而憑借一款打天下的小米SU7,1月交付量再次突破20000輛,逼近或已經超越問界。不難看出,銷量為王的時代下,造車新勢力排名再次改寫。
01
“華為系”的對打
新年第一波戰火,由“華為系”打響。
2025年1月,鴻蒙智行已經沖到造車新勢力月銷第一,全系交付新車34987輛。其中,問界M9系列在1月交付了12483輛,同期交付量超越了問界新M7,成為了品牌新銷冠;問界新M7系列在1月交付了8443輛;智界R7在1月交付了11420輛;享界S9在1月交付了643輛。
這意味著,問界新M7的熱度在下降,由問界M9承接了問界品牌的銷量主力位置,智界R7則是一匹新的黑馬,為智界品牌的銷量提升提供了新的動力。就在今年上半年,尊界S800也要迎來上市,新車定位百萬級別,面向高端市場,對鴻蒙智行品牌價值提升、銷量補充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有知情人士透露,鴻蒙智行今年將有望銷售超過10款車型,主要包括:問界M5、M7、M8、M9;享界S9增加增程動力版本,車型分加長版、旅行版;智界S7、R7;尊界S800和尊界旗下第二款車型。
其中,問界M8將會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定位將對標理想L9,預計新車售價將會在40—45萬元區間;享界S9增程版仍處于重度偽裝狀態。不過從諜照來看,新車配備了貫穿式燈組、激光雷達等,均與目前純電版車型保持一致,還會有加長版和旅行版2種車型推出;至于尊界S800和尊界第二款車型,將會對標邁巴赫、勞斯萊斯等超豪華品牌車型。
市場這么大,華為為何不獨立造車?
事實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訂的那份5年內不造車文件,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現階段,華為仍在求生存階段,資金問題難解決。手機等現金流支柱業務被制裁遏制,缺少為造車持續供血的來源。如果進行外部融資,便違背了任正非對華為治理長期堅持的原則。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牽手華為的背后,預示著市場邏輯發生轉變。過去幾年里,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快速攀升是電機驅動取代內燃機驅動,帶來的性能、經濟性、舒適性的提升,當新能源滲透率達到40%后,智能駕駛領域成為下一個風口。
正如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所說,“我們一直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一個有火車頭的開放平臺。我們會與更多戰略伙伴車企一起攜手合作,不斷探索開放共贏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崛起的夢想。”
02
“尖子生”的落敗
早些時候,“銷量周榜論戰”爆發。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蔚來汽車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蔚來馬麟、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紛紛下場發聲,認為理想汽車發布的周銷量榜單多少有點“低水平內卷”的意思。
彼時,何小鵬強調,“中國的科技公司還在干周銷量榜,在想辦法賺錢。這不是科技競爭該有的樣子。在美國,大家都在努力把端到端做好;看國內,發現大家都在卷周銷量榜。”
如今,小鵬汽車反超理想。
小鵬汽車方面,2025年1月共交付新車30350輛,同比增長268.88%,已連續3個月交付量破3萬輛。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小鵬MONA M03和小鵬P7+這兩款車型功不可沒,持續刷新交付紀錄。
其中,小鵬MONA M03連續2個月交付超15000輛,憑借親民的價格和豐富的配置,成功打入年輕人的購車清單,成為很多家庭的第一輛新能源車;小鵬P7+上市僅2個月,累計交付就突破20000輛。這兩款車就像小鵬的左膀右臂,完美覆蓋不同需求的消費群體,也讓小鵬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理想汽車方面,2025年1月交付新車29927輛。與上月相比,交付量下降了48.85%,同比下降了3.97%,痛失冠軍寶座的理想汽車,成為造車新勢力中唯一一家同環比雙降的企業。
自去年11月底,理想汽車推出的3年免息政策促進了已有車型的銷量增長。隨著越來越多車企的入局,其促銷政策有望進一步調整以帶動銷量。同時,對于理想汽車來說,今年的純電系列車型也會帶來一定的市場增量,有望成為破局關鍵。
除此之外,零跑汽車、小米汽車的月交付量也都超過了2萬輛。其中,零跑汽車交付25170輛,環比下滑40.8%,同比增長105%;小米汽車超過蔚來,排名升至第五。因為有雷軍加持的流量效應,以及優越的三電技術,小米SU7連續4個月交付2萬輛以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因為春節假期等因素的影響,各大造車新勢力銷量出現環比下滑屬于普遍現象。2025年1月共有19個工作日,比去年1月和去年12月均少3天,汽車行業春節前一般都會提早休假,因此1月的有效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短促。后續春節前高峰疊加“雙新”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市場有望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