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項目違規建設屢見不鮮,2025年剛開年,云南省保山市環保局便發布了一起光伏電站接網工程項目“未批先建”的罰單。
然而,在過去的2024年,各省陸續處罰、通報、或拆除違規違法建設的光伏項目已有超21余起,在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公共資源,為行業敲響警鐘!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
根據規定,如果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后未予批準,?建設單位是不被允許開工建設的。?這一規定旨在確保所有建設項目在開始實施前都經過嚴格的環保評估和審批流程,?以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違反這一規定的行為,?即所謂的“未批先建”,?是受到法律禁止的。并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處以罰款,?甚至可能責令恢復原狀。??
近期案例:
1月7日,云南保山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兩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被處罰對象均是保山市隆陽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內容顯示,保山市隆陽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的浪戛光伏電站接網工程項目和黑巖洼光伏電站接網工程項目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行為案件,經保山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調查已審查終結,最終保山市隆陽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別被處罰30.6萬元以及34.4萬元的罰款,共計65萬元。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第161項“輸變電工程”的“其他(100千伏以下除外)”,保山市隆陽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的兩個項目為220千伏,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手續。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已于2024年12月3日依法向該公司送達了《保山市生態環境局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保環責改[2024]4號)和(保環責改[2024]5號),該公司積極配合執法人員調查取證,主動承認違法事實,并在規定期限內提交了《整改方案》,按要求積極開展整改工作。
未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光伏項目在開工前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這是確保項目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如果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這些手續,?就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
?這不僅會影響項目的進度和成本,?還可能對項目的質量和安全產生影響。?因此,?建設單位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確保項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近期案例:
11月14日,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公示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核旗下一新能源公司未按規定辦理某300MW風光儲一體化項目220千伏送出工程質量監督手續。以上行為違反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第六項和《國家能源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決定罰款人民幣肆拾肆萬元。
擅自占用耕地、林地、草地、湖泊等,未取得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光伏項目非法侵占土地的處理涉及多個法律層面,包括承擔侵權責任、面臨土地管理法的處罰,以及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光伏項目若非法侵占了林地,必須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如果行為嚴重到構成犯罪,如非法占用農用地罪,那么相關責任人還將面臨刑事責任的追究。此外,即使不構成犯罪,侵占者也可能受到行政處罰,如罰款、責令恢復原狀等。具體處理方式應根據實際情況和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來確定。
近期案例:
11月20日,安順市自然資源局公開一起通報土地違法典型案例,案例稱2024年3月,關嶺自治縣普利長田光伏電站項目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前進村集體土地5.49畝(全部為耕地)堆放光伏材料。其間,省、市均現場進行督促整改,但直至2024年7月底被掛牌督辦時違法占地狀態仍未徹底消除。2024年8月6日,違法用地問題已整改銷號。關嶺自治縣自然資源局對該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移交涉案6名公職人員至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除此之外,2024年還涉及多起非法占地項目被通報,具體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此前世紀新能源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今已有超21個光伏項目被罰,涉及金額超1000萬元。
而除上述被罰原因外,還包括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進行建設、官方對光伏建設指標過期、招標業績造假、私設暗管排放水污染物、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未取得相關作業證件、文明施工管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