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濱,綠風勁。伴隨著起重機的陣陣轟鳴,一片片白色葉輪被抬至145米高空,與機組輪轂實現完美“合體”。近日,由運達股份自主研制的深遠海16MW“海鷹”平臺在山東東營成功吊裝,為我國風電產業挺進深藍再添“探海利器”。
全面測試 賡續機組“可靠基因”
研發伊始,針對海上復雜多變的環境,運達股份便確定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測試方案。在“海鷹”機組平臺為期一年的全方位性能測試中,開發團隊模擬了傳動系統的多種復雜工況,經歷了長時間的疲勞試驗,密切監測齒輪、軸承等部件的運行狀態,對其振動、溫度、潤滑情況等數據進行精準采集與分析;對葉片的氣動性能、結構強度進行反復測試,通過風洞試驗和實際加載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優化葉片設計,使其在不同風力環境下都能高效捕風,同時保證葉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長期受力而出現疲勞損傷;進行了數千次的變槳和偏航動作測試,檢驗其響應速度和控制精度,確保在面對突發的風速變化和風向改變時,機組能夠迅速、準確地做出調整,維持穩定運行,減少因外界環境變化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和對設備的沖擊。
此外,運達股份還著力搭建了融合 “機組 - 基礎 - 系泊” 協同控制的漂浮式混合模型,開展了運行工況和生存工況下的風、浪、流模型試驗,模擬各種復雜的海洋環境條件,測試漂浮式風電機組的動態響應,將機組實際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堵點、痛點提前發現并解決,為機組的安全下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科創引領 展翼扶搖志向“深遠”
劍指“深水遠岸”的全新戰場,順應風電機組大型化迭代的行業趨勢,運達股份精準定位開發需求,傾力打造出擁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的16MW“海鷹”平臺。為解決百米柔性葉片氣彈穩定性設計、高承載能量轉換系統研制和超大風輪不均衡載荷精準控制等大型機組的共性難題,運達股份勇闖技術“無人區”,引領槳葉輕量化、能量轉換系統、控制技術不斷突破,并在“海鷹”平臺付諸實踐,實現深遠海中高風速全域覆蓋——
高性能輕量化葉片設計
創新性提出葉片高效穩定輕量多目標協同優化設計法,攻克超長柔性葉片高性能氣動、氣彈穩定性優化及顫振抑制、協同最優設計等關鍵技術,成功實現超長柔性碳纖維葉片輕量化研制,提升風能利用效率與葉片可靠性,降低材料成本與機組負載,增強整機性能與穩定性。
高扭矩密度傳動系統設計
創新齒輪箱高扭矩密度傳輸與發電機高效能量轉換集成設計方法,搭建緊湊耦合仿真模型,突破高扭矩承載傳輸、多場耦合能量高效轉換及一體化集成技術,顯著提升扭矩密度與發電性能,縮小機組體積,減少部件損耗,提高能源轉化效率,推動風電機組向大功率、高效能發展。
首創弱阻尼穩定控制技術
首創弱阻尼大容量風電機組動態載荷精確控制及穩定運行方法,構建多物理場仿真控制與解耦模型,解析系統動力學響應,揭示頻率耦合關系,突破多場耦合仿真、載荷精準控制與穩定控制技術,使極限載荷和疲勞載荷均顯著降低10%及以上,延長機組壽命,保障運行穩定性,提升復雜工況適應性,降低運維成本。
自機組下線到成功吊裝,“海鷹”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力臻完善,已實現關鍵部件國產化,全面通過多項測試閉環驗證,屆時將有力引導我國風電開發挺進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