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風電行業活動中。金風科技副總裁陳秋華分享面向2030,中國風電發展所面臨的場景需求和創新思考。
2024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總裝機提前6年實現了2030年12億千瓦的宏偉目標。2025年,中國能源法將正式開始實施,在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大力推動全國統一的電力交易市場建設、擴大綠色能源消費等法規的支撐下,中國風電將進入新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預測,2030年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將翻一番,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將是最大市場。同時,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的報告強調,到2030年,風電和光伏將占中國發電量52%。
陳秋華認為,面向2030,中國風電在不同維度都展現出令人振奮的前景,“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從示范進入穩步推廣階段,漂浮式海上風電從試點轉向商業化,退役風機循環利用成為“十五五”重要組成部分,全球碳市場建設推動下風電迎來新的契機……但在抵達“雙碳”目標第一個重要節點的過程中,仍需要深入洞見這些場景的本質需求,并通過技術、模式和機制創新來落筆,才能將宏偉的藍圖變成現實。在近年來的業務發展中,金風科技在以上領域進行了豐富的實踐,為行業探索前行方向。
突破演進,以智能化、構網技術提升風電運行可靠性。面對愈發復雜的風電應用場景,智能化技術能夠在極端事件防護、大部件診斷及自適應優化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河南某項目中,金風機組精準識別到極端陣風,自主執行保護動作,安全度過25m/s的大風天氣;在青海某風電場,金風機組通過槳角和最優增益尋優、精準偏航控制等自適應控制技術,相比臨近風電場,等效小時數高出6.7%。
在提升機組可靠性的基礎上,隨著風電在電力系統中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構網技術成為保障電力系統可靠性的關鍵。多年來,金風始終致力于新型電力系統下全場景構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為新能源大基地、分散式、深遠海及“源網荷儲”等項目提供多維度構網型產品與技術服務,并在國內最早實現構網型風機的數字、單機和場級示范三級驗證,以及成功進行全國首個構網型風儲場站220kV黑啟動實驗。
開放融合,深入跨界合作與模式創新讓風電真正出圈。“風電+高載能”“風電+數據中心”“風電+鄉村振興”“風電+氫氨醇”“風電+海洋牧場”……伴隨“雙碳”戰略發展、全球碳市場漸近,風電正加快走入千行百業,亟需通過產業協同、模式創新和資源共享等方式,在促進風電破圈發展的同時,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在風電跨界發展的道路上,金風積極發揮自身在清潔能源裝備、開發和應用方面的優勢,在源、網、儲、荷各能源環節進行優化和再造,通過零碳電源、零碳交易、零碳數字等手段因地制宜提供“接地氣”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在河南葉縣,金風較早地嘗試村集體經濟參股風電項目,打造風電促進鄉村振興的典范。在內蒙古興安盟,金風深入探索風電制氫耦合制綠色甲醇,為全球航運業巨頭馬士基、赫伯羅特等合作伙伴提供綠色燃料。
完善機制,用制度和標準加快兌現新場景的風電潛力。從電力市場到碳市場,再到退役風機循環利用的后市場,風電新場景除了技術和模式上的挑戰,仍面臨機制上不同程度的缺失或者不完善。如政策方面,亟需盡快明確海上風電政策頂層設計,出臺“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開發規范和標準,建立起風機循環利用標準體系。碳市場方面,對接國際標準和方法論,布局低碳生產標準體系,打通綠電消納和碳減排機制等。電力市場方面,在機制制度不斷完善的同時,風電應主動適應電力市場變化,打造專業團隊、開發智能電力交易輔助決策系統,構建全方位交易風控體系,實現風險管理的精細化。
展望2030,中國風電的發展并非孤立前行。伴隨政策與市場的協同發力,匯聚各方智慧與資源,中國風電的創新發展將為全球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陳秋華表示,“圍繞場景需求牽引與技術創新驅動,金風將持續以創新為引領,以融合為路徑,以可持續為目標,全面推動風電技術的迭代升級與應用場景的多元拓展,為全球能源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