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024第二屆中國國際海上新能源大會暨海上光伏&風電開發建設運維研討會將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
山東省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受臺風直接影響小,場地海床基本穩定,交通運輸發達,建筑材料供應市場規模大,相關供應鏈產業齊全,水文地質條件適宜,建設條件較好。
其海洋面積15.9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約3345公里,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海上風能資源賦存較為豐富。規劃海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約7.5米/秒,其中以威海成山頭東北部海域風能資源最為豐富,風速可達7.9米/秒以上。隨著“十四五”海上風電技術發展,初步測算規劃海域風電利用小時數可達3200至3600小時左右。
11月4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山東省能源局公告2024年第7號》顯示,經復審,濰坊、東營市上報的四個海上風電項目補貼申請材料符合要求,四個項目總容量約1702MW。
今年10月14日,山東省已公示了7個共2.4GW財政補貼并網海上風電項目。截止目前,山東省公示獲得財政補貼的海上風電項目規模超4.1GW。
新增海上風電并網規模居全國首位
根據CWEA數據,截至2023年底,山東海上風電累計裝機485.3萬千瓦。在海上風電,山東雖然起步略晚,但是推進較為迅速。據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相關領導介紹稱,2022年、2023年山東新增并網海上風電規模分別達200萬千瓦、211萬千瓦,分別占當年全國新增海上風電并網規模的40%和31%,均居全國首位。
今年4月,山東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時指出,到2024年底前建成渤中G一期、半島南U1二期、半島北BW等重點項目,新增海上風電裝機150萬千瓦,總規模突破600萬千瓦。
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山東省已披露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容量位居第二,超11GW。
在這些項目中,從業主來看,華能斬獲的海上風電項目容量最大,為3.37GW;國家電投次之,為2.25GW;山東省能源集團超2.1GW,國華投資超1GW。
對比已公開項目EPC招中標的價格和根據已知整機招中標價格推算,山東海上風電項目EPC(含風機、塔筒)折合單價集中約在10398-11804元/kW。
對比已經完成整機招中標的項目,可以看到項目基本由電氣風電、明陽智能、遠景能源三家分獲。
山東半島北海上風電基地(N2場址)業主為上海電氣,因此中標整機商默認為上海電氣,容量為900MW
從公開信息中可以看到,山東在深遠海海上風電發力明顯。早在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就提出支持山東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萬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
從目前公開信息中披露的項目水深和離岸距離來看,山東海上風電最深達到了60m,最遠離岸距離達到了105km。山東省海上風電項目水深多集中在10-30m,離岸距離多集中在20-60km。
截至目前,公開信息統計,山東省已有9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總容量超3.3GW。業主涉及國家電投、三峽、中廣核、山東省能源集團等。
近海風電技術可開發量68GW
山東是中國海岸線最長的省份之一,山東陸地海岸線約占全國的1/6,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模擬分析,山東省近海風電技術可開發量(按照離岸100公里水深50m的邊界條件測算)約為68GW,海上風電開發潛力較大。另外,山東受臺風和熱帶氣旋影響較小,地質構造穩定,適宜風電開發建設。
從整體海域情況看,山東平均風速低于江蘇,而水深更深。山東省渤中、半島北及半島南三大基地各不相同,半島北的風速相對較好,但其水深更深,地質條件較差;半島南的風速相對較低,但其水深適中,地形平緩,建設條件較好。
“十四五”期間啟動10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根據山東省能源局2021年發布的《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和《關于促進全省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十四五”期間,山東省風電發展以海上風電為重點,積極開發渤中、半島北、半島南三大片區海上風電資源,重點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加快啟動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全省海上風電爭取啟動1000萬千瓦。根據2020年披露的《山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9-2035)》(修編版),山東省海上風電規劃三大海上風電基地:渤中基地890萬千瓦(其中近東營市周邊規劃海上風電700萬千瓦)、半島北基地30萬千瓦、半島南基地680萬千瓦,共計41個風電場。目前山東省能源局正在進行《山東省海洋風電發展規劃2021—2030年》的編制,預計山東海上風電規劃將超過2000萬千瓦。
逐步探索深遠海領域,推動“海上風電+”利用。在批復大規模風場開發的同時,山東省另辟蹊徑,積極創新政策方向和發展模式,推動“風、光、氫、儲、牧場”等多種產業合作,實現“海上風電+”,推進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風電儲能、海水淡化、海水制氫等多能互補和多業態融合發展示范;完善全產業鏈,探索新技術,致力于海洋綜合利用。
穩妥推進創新型浮體式海上風電機組在深、遠海海域的示范應用,全面開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應用和新型技術裝備等應用,推動海上風電+波浪發電、海上風電+制氫儲氫、海上風電+海水淡化、海上風電+海洋化工、海上風電+海洋科學研究等多樣化融合試驗與示范應用,打造“海上風電+”融合項目的示范基地。
煙臺正打造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近日,煙臺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國家碳達峰試點(煙臺)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指出,打造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渤中、半島南、半島北三大片區為重點,推進華能、三峽、上海電氣等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加快牟平、蓬萊、海陽、龍口、萊州等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推動海上風電基地化、規?;?、產業化發展。推進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中國重裝裝備出口中心、北方海上風電智慧運維中心、山東省海上風電研發檢測中心“一港三中心”建設,打造海上風電綜合開發示范區。探索建設海上風電、氫能、海洋牧場等多種能源、資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島”。到2025年,建成及在建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到2030年,建成及在建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700萬千瓦。
打造海上風電國際母港。依托蓬萊風電裝備制造、船舶制造等產業基礎以及國內一流的深水良港條件,實施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檢測認證等全產業鏈培育計劃,支持大金重工等鏈主企業延鏈聚集,打造立足煙臺、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和海上風電產業高地。
聚焦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布局大功率海上風電、高效光伏發電、智能電網、先進核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與關鍵零部件制造產業,加快海陽核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和中車新時代綠色產業園建設。
加快煙臺港等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建設,利用港口內可開發空間布局分散式風電、光伏,推廣氫能、儲能等綜合利用,提高港口新能源車船、岸電使用率,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港口。
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促進鋼鐵、銅、鋁等高效再生循環利用。探索退役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興產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加強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再生利用。打造一批資源再生利用骨干企業。
推動海上風電、光伏、氫能與海洋碳匯協同增效,探索“海上風電+漁業碳匯”新模式,拓寬波浪能、潮汐與潮流能等海洋新能源與海洋碳匯協同發展路徑。
突破大功率海上風電、高效光伏發電、先進核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與關鍵零部件制造關鍵技術。研究推進二氧化碳先進高效捕集、資源化利用和固碳示范。到2025年,建設20家左右綠色低碳領域科創平臺。
會議詳情
本次會議由新能智庫(NETT)、世紀新能源網主辦;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煙臺)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海上光伏專業委員會、山東省電力行業協會、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特邀支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風電事業部等企業支持舉辦。
在全球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目標的宏大背景下,中國新能源發展正邁入新階段。同時,“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中指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當前,海上新能源項目不斷有新突破,但由于海洋環境復雜多變,海上新能源項目在實際推進中面臨諸多挑戰。
最新政策對海上新能源有哪些促進作用?海上光伏市場究竟如何,都有哪些企業在布局,其技術路線是怎樣?海上風電迎來跨越式發展,風光同場情況也越來越普遍,不同的清潔能源如何組合能發揮最大作用,贏得最大收益?在高昂的海上電價步步緊逼項目收益底線之際,業界是否能找到撬動困局的杠桿,依靠哪些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顛覆,才能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取得實質性突破?面對歐美市場,亞洲各國海上新能源領域的積極布局究竟是大膽挑戰還是盲目跟風?中國在海上風電以及海上光伏領域的影響力究竟幾何?中國供應商低價策略和技術變革的雙重攻勢,又將如何微妙且關鍵地重塑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定位?
帶著這些問題,2024第二屆中國國際海上新能源大會將聯合沿海省份能源主管部門、海洋能源專家、電力投資企業、電力設計院,匯集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政府官員,共同探討海新能源的發展政策、成本與經濟性、關鍵技術創新、設備選型等話題進行討論。通過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為行業發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推動海洋能源產業邁向更高水平,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共同推動海上新能源的健康、快速的發展。期待與您共商、共建、共贏海上新能源的未來!
會議熱點話題
新產品新技術1.適應高濕、高鹽霧、高紫外線的光伏電池組件產品及封裝技術2.超長、超大海上風電整機設計與制造工藝相關核心配套設備3.海上風光制氫、制甲醇技術路徑與落地4.海上大規模并網送出技術進展5.海上光伏、風電安裝船、運維船的創新突破
政策與市場趨勢解讀
1.政策分析:深度剖析重點區域及潛力市場海上光伏、風電的最新政策和解讀,為戰略規劃提供明確指引
2.行業數據:全球海上光伏、風電歷史數據和新增預測,幫助參會者把握市場機遇
3.金融支持:海上光伏、風電的加速器,助力海上新能源項目快速發展
4.出海策略:海上光伏、海上風電全球市場發展策略、路徑、風險提示等
5.全球供應鏈合作與協同策略:探索海上光伏、風電供應鏈的全球合作新模式與共贏路徑
項目案例展示與經驗分享
1.成功的大型海上光伏、海上風電一體化項目案例展示,分享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的全流程經驗
2.海上極端氣象下的建設、運維的挑戰及解決方案
3.AR+運維:重塑海上新能源電站運維新體驗:展示AR技術在光伏、風電場運維中的創新應用與優勢
產業鏈協同發展探討
促進海上光伏、海上風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協同創新
探討如何優化產業鏈布局,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降低成本,提升整體競爭力
綠色能源融合發展展望
1.探討海上光伏、海上風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儲能、氫能等)的融合發展模式,構建多元化的綠色能源體系。
2.展望未來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的創新場景和發展前景,激發行業創新思維。
會議概況
立足海上,聚力新能源風光焦點,定鼎中國內外主場:2024第二屆中國國際海上新能源大會矢志不渝地構筑并強化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峰會,匯聚世界各地的利益相關者共同應對風電產業所遭遇的多維度機遇與難題。借助包括公開全體大會、主題演講、圓桌討論以及精準匹配商務會議在內的多樣化互動方式,有力驅動高效的頭腦風暴,催生戰略性的深度反思,并激活創新實踐路徑。
一次參會,多重收益
尋找潛在供應商、會面現有供應商
跟蹤技術趨勢與創新
尋找新的研發合作伙伴
尋找新客戶、會面老客戶
了解市場環節
……
參會群體
至少300+海上新能源專家與從業者齊聚一堂
央國企:國家電投、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長江三峽、綠發集團、中核集團、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電建、中國能建
設計院: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三峽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建集團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東北電力設計院、中國能建廣東院、西北電力設計院、天津電力設計院、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海上光伏: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協鑫集成、晶科能源、英利能源、晶澳科技、正泰新能、華晟新能源、阿特斯、一道新能、晉能科技、中清光伏、泉為科技、陽光能源、通威、東方日升、協鑫集成、賽拉弗、中清光伏、中科電紅太陽、海泰、愛旭、陽光電源、華為、固德威、錦浪科技、上能電氣、古瑞瓦特、禾望電氣、科華數據、愛士惟、特變電工、中信博
海上風電:金風科技、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明陽智能、三一重能、華電重工、龍源電力、中天科技、東方電纜、天順風能、大金重工、中廣核、長江電力
施工企業:華電重工、振華重工、龍源振華、中交第三航務、中集來福士海、招商局工業、中天科技、亨通集團、華爾辰海、熔盛重工海洋石油工程
制氫儲運:陽光氫能、隆基氫能、蘇州蘇氫、考克利爾競立、天合元氫、禾望電氣、三一氫能、中船派瑞氫能、氫輝能源、雙良氫能、中材科技、國富氫能、中集安瑞科
檢測機構:北京鑒衡認證中心(CGC)、中國船級社、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南德認證監測中國有限公司、德國TUV NORD集團、萊茵TüV集團、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中國科學院太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深圳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中國泰爾實驗室
往期演講嘉賓(部分)
參與形式
參會聯系組委會
參會咨詢:應老師 13604361172
贊助合作:于老師 18844595992
往期會議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