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超強臺風“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廣東徐聞縣登陸,造成了嚴重災害。其中,遭遇臺風過境的海口、文昌等地的基礎設施受到了嚴重損壞。
根據社交平臺上流傳的視頻顯示,海南文昌的漁光互補電站在臺風的肆虐下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整個電站的受損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臺風變得更加不可預測和猛烈,高強度臺風頻頻侵襲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這其中,福建、浙江、江蘇等省市都有正在推進或規劃的海上光伏項目。接踵而至的臺風給這些地區的公共設施和能源基礎設施帶來嚴重的安全威脅,海上光伏電站尤甚。
據統計,在近期規劃中,我國福建、浙江等省市已經有30GW的海上光伏項目下發或啟動建設。
盡管海上光伏項目的熱度不斷攀升,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就目前來看,開發海上光伏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第一位的就是安全問題。
海上光伏電站建設具有組成部件多、連接點多兩大主要特點。據了解,光伏電站不但有數萬塊光伏組件,還有大量光伏逆變器、支架、連接線等,光伏組件與支架之間的連接、支架內部不同鋼結構之間的連接、支架與地面和屋頂之間的連接、線纜之間的連接都可能成為臺風的“攻擊點”。
其中,最為直接的是臺風對組件設備的破壞。面對臺風等極端天氣的侵襲,光伏電站開發運營企業提前做好準備,包括并不限于:
(1)產品選型上,是否需要選擇具有更高抗風性能的光伏組件和支架系統,這些產品應經過嚴格的風洞測試和認證,以確保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可靠性。
(2)設計標準上,是否需要提高光伏電站的設計標準,使其能夠承受更高級別的風壓,這可能涉及更嚴格的工程計算、更頻繁的使用安全系數,以及更先進的結構設計。
(3)經濟性上,對于17級飆風這樣的極端天氣,提高抗風能力可能會增加初期投資,但考慮到長期運營的穩定性和減少災難后的重建成本,是否為一個值得的投資,需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4)地理規劃上,是不是因為臺風風險就放棄在沿海地區安裝光伏電站,亦或在臺風多發地區進行詳細的地理和氣候風險評估,綜合考慮當地的太陽能資源、土地利用、電網接入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選項,以確定最適合建設光伏電站的地點。
此外,還可從技術適應性上開發和采用更適合沿海環境的光伏技術,如使用更輕質的材料和設計,以減少風荷載的影響;采用創新解決方案探索創新的設計和建造方法,如浮動光伏電站,使其更適合臺風多發的沿海環境。
與我國逐年增高的光伏裝機量相伴而來的,是土地政策的逐漸收緊,海上光伏逐漸成為開發的“熱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會有越多越多的省份將海上光伏作為規劃重點。據預測,2029年海上光伏產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
但是,海上光伏在開發、設計、施工等方面難度更高,光伏電站開發運營企業需要注意多個方面,包括極端天氣條件、腐蝕和鹽霧、生物附著、支架設計、電氣安全、電纜設計、安裝和維護成本、政策和法律、項目選址、儲能技術以及電網兼容性等,不斷優化電站運維方案,提升對抗自然災害的預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