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負電價現象持續加劇,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力日益滲透到電網中的市場,例如西班牙、德國和荷蘭等國家。歐洲的負電價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充足、需求降低、儲能系統容量不足以及能源規劃不充分有關。
荷蘭負電價時長逐年遞增
根據荷蘭研究機構Strategy公司日前發布的荷蘭能源市場數據,從今年1月1日到8月14日,荷蘭EPEX現貨期貨市場累計出現了347個小時的負電價,已經超過去年的316小時的負電價。
這一現象的根源在于太陽能與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增長,導致特定時段電力供應嚴重過剩,而電網調節能力未能及時跟上,從而觸發了負電價機制。這也意味著,發電商需要向購電者支付費用,購電者不僅不需要付電費,反而能夠獲得收入。
荷蘭能源2020年至2024年場出現的負電價時長
Strategy公司的分析師指出,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持續攀升,負電價現象愈發頻繁,預計未來幾年內將持續加劇。荷蘭今年出現負電價的時間將達到450~550個小時,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與風能發電量的增長與前一交易日能源市場中負電價時長的增長存在顯著的關聯性。
具體來說,負電價在夏季的白天最常見,這是因為天氣晴朗導致太陽能發電量充足,再加上周末和節假日期間電力需求相對較低,更容易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從而觸發負電價機制。此外,該公司的分析還揭示了另一趨勢:在夜晚時段及寒冷天氣條件下,風力往往較強,風力發電量也會顯著增加,這同樣會導致電力供應過剩,進而使電力價格降至負值。
分析師表示,荷蘭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量的持續增長無疑將導致負電價的時長顯著增長,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電力供應在特定時段內將遠超需求,從而導致出現負電價的時長大幅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大幅增長到550~750小時。
他指出,這些結果取決于天然氣價格的發展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商的競標策略。到2026年,荷蘭能源市場中負電價時長將達到800~1200小時。預計2027年~2029年將達到1000~1500小時。
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為了避免出現負電價而提前出售電力,尤其是在荷蘭實施大型可再生能源SDE+激勵計劃的情況下。他補充說,盡管今年的負電價時長快速增長,但電網擁塞和容量限制合同可能會降低電價下降的幅度。
儲能系統為緩解負電價提供幫助
相關行業專家指出,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進一步增長,電氣化帶來的電力需求增長,以及化石燃料發電廠的逐步淘汰,導致歐洲負電價的時長將繼續上升。
為了緩解負電價現象,儲能系統在緩解負電價問題可以發揮以下一些重要作用:
平衡供需:儲能系統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過剩時儲存電力,并在電力需求高峰時釋放,有效平衡電力供需,減少負電價的出現。
經濟激勵:利用電力市場的峰谷價差,儲能系統在低價時段充電、高價時段放電,既降低了用戶成本,也提升了運營商的經濟效益。
減少棄電:在負電價時段,儲能系統避免了電力浪費,將電力儲存以備后用,提高了發電企業的經濟效益。
增強電網穩定性:儲能系統的快速響應和調節能力有助于穩定電網電壓和頻率,減少因電網波動導致的負電價問題,并可作為應急備用電源。
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儲能系統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同時推動了儲能技術的進步和成本降低。
儲能系統可以通過平衡供需關系、提高經濟效益、提升電網穩定性和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等方面來有效緩解負電價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儲能系統將在歐洲的未來能源體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負電價在歐洲等地已經成為常態,歐盟各國應該設定儲能部署目標,系統地將儲能系統納入可再生能源拍賣中,并允許電池儲能系統在所有電力市場運行。
歐洲儲能市場的發展趨勢
大型儲能系統裝機容量快速增長:預計2024年歐洲大型儲能系統裝機容量將首次超過戶用儲能系統,成為推動儲能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在部署大型儲能項目方面表現突出。
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歐洲各國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激勵政策,例如稅收減免、提供補貼等,促進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同時,電力市場的市場化改革也為儲能技術提供了更多參與機會和盈利途徑。
產業鏈本土化:為了減少對外部依賴,歐洲正在加速推進儲能產業鏈的本土化建設。通過設立目標、推出法規和基金支持等措施,鼓勵本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生產規模。
總之,歐洲的負電價現象日益嚴重不僅暴露了電網靈活性的不足,也凸顯了儲能技術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性。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的持續加強,歐洲的儲能需求激增,儲能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而在未來,儲能技術將在歐洲緩解負電價問題和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