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鋰電池的瘋狂甩賣,立志低速動力裝車、替換儲能場景的鈉電池,該如何自處?
受供需失衡影響,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帶動電芯價格持續下探,且從目前電池產業鏈排產、開工率、盈利能力等方面來看,企業降本壓力仍在,鋰電池價格探底或將持續。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組件之一,電池成本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下游企業的盈利能力,如今隨著鋰電池的瘋狂甩賣,儲能市場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迎來新一批次的降價潮,行業淘汰賽再次加速。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鋰電池價格持續下跌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但從行業角度而言,產業鏈企業已然承壓運行,部分三四線企業的成本線已被擊穿。
而面對鋰電池的瘋狂甩賣,立志低速動力裝車、替換儲能場景的鈉電池,該如何自處?
鈉電池發展信心出現動搖
鋰電池價格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3點: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下降;電池產能的過剩;技術的迭代創新。
從年初媒體爆出的消息來看,寧德時代等頭部動力電池企業正在致力將部分規格的磷酸鐵鋰電芯價格降到0.4元/Wh以內,如果按照100度電來測算,整個電池包的成本或許會在4-5萬元左右,目標是10-20萬元的純電市場。
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過剩的產能、同質化產品等,讓儲能系統的投標價格也一次次刷新最低紀錄。
SMM披露,7月19日,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型280Ah)報價為0.33元/Wh;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型314Ah)報價為0.36元/Wh。
另據東吳證券此前分析測算,按照碳酸鋰8萬價格測算,龍頭磷酸鐵鋰電芯成本預計0.32元/Wh左右(不含稅),二線廠商磷酸鐵鋰電芯成本約分別為0.37/Wh,若是考慮到行業三線電池廠目前產能利用率預計僅有30-40%,且良品率較低,B品較多,預計磷酸鐵鋰電芯成本超0.4元/Wh。
彼時鋰價狂漲以及鋰資源的恐慌,為鈉電池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從頭部企業到初創企業皆在大力布局。而如今隨著電池原材料回歸理性,一眾頭部電池企業又很默契地將主要精力繼續放在鋰電池之上,鈉電池的發展進程似乎沒有人關心了。
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實際出貨量僅為0.7GWh,遠低于之前預測的3GWh。
EVTank表示,由于碳酸鋰價格的下降,鋰離子電池的價格由之前的高點1.1元/Wh降低到2024年6月的0.5元/Wh,鉛酸電池的價格基本維持在0.4元/Wh左右,雖然近期鉛價上漲導致鉛酸電池的價格呈現上漲的趨勢,但是仍然大幅度低于目前鈉離子電池的0.65元/Wh的平均價格。
因此,鈉電池出貨量及產業化發展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論成本優勢尚未體現出來,鈉電池的平均價格仍在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等競品之上。
那鈉電池就沒有發展潛力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由于鈉資源廣泛,與鋰電池制造工藝互通性較高,從某些應用場景來說,鈉電池或將復制鋰電池的高速發展路徑,成為除鋰電池以外成長性最高的電池產品。
成本是鈉電池關鍵推動力
鈉電池技術研發起步時間與鋰電池相差不大,只不過受制于電池特性差異以及技術壁壘,直到近些年才開始逐漸突破。
鈉電池真正進入大眾視野,主要是由于2021年寧德時代的一場鈉電池發布會,彼時碳酸鋰價格逐漸飆升,國內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正受制于鋰資源限制,鈉電池的技術突破為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是成本壓力推動鈉電池開始以平替和補充的姿態出現在眾多電池企業的規劃中。
鈉電池的資源廣泛、低溫性能好、安全優勢大,在低速二輪車、儲能等應用場景完全可以實現替代鉛酸電池甚至是磷酸鐵鋰電池,因此從市場需求端而言,僅靠性能表現,鈉電池的存在就十分有必要。
但是,想要充分實現鈉電池的核心價值,必須要降低全生命周期制造成本。
今年年初,多氟多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完成鈉離子電池研發體系的搭建,并建設了鈉離子電池中試產線,目前碳酸鋰大幅下跌導致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減弱,公司推遲了商業化生產的進度,但研發和降本仍在全力推進。
EVTank指出,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各環節企業要更多地通過原材料降本、規模效應降本、技術進步降本等多方面措施盡快降低成本,提升在下游應用場景中的競爭力。
從政策方面也可以看出,有關部門也正在加快推動鈉電池的技術研發和成本降低。7月4日,山東省工信廳、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鋰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在鈉電池方面提到:
加快突破鋰電池、鈉電池等核心技術,支持開發“充電快、高比能、長壽命、高安全、寬溫域、易回收”的先進產品,推動固態電池、鈉電池等規模化生產。開展鈉離子電池負極儲鈉機理研究;推進適應鈉鹽電池體系的先進工藝研發與應用,提升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長時電能存儲容量保持率;突破大規模產業化關鍵技術,持續降低量產成本。
據SMM分析,本周由于下半年儲能裝機預期向好,鈉電儲能市場活躍;小動力和其他市場穩步推進。鈉電在降低成本和提升產量方面存在顯著權衡,市場迫切需要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在產品性能和產量上實現突破。
另外,鈉電正極材料的進展仍快于負極材料,頭部企業如比亞迪可能更快推動聚陰離子路線產品的市場化進程。目前,市場供需相對平衡,預期鈉電四大主材和電芯價格將穩中有降,而鈉源等原材料價格將保持穩定。
鈉電池產業發展速度加快
在市場方面上,其實關于鈉電池的消息并不少,只不過商業化進程還相對較慢。
目前,鈉電池的應用場景主要為儲能及電動兩輪車,這也是其性能特點所決定的,雖然也有個別鈉電池版本的A0、A00級新能源汽車上市,但相對而言反響平平。
EVTank數據顯示,2023年鈉離子電池出貨量排名靠前的企業為中科海鈉、維科技術、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傳藝科技等,其中儲能領域是2023年鈉離子電池的最大應用市場,占比高達60%,其次為電動兩輪車和新能源汽車。
商業化進程較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本暫時沒有優勢,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上下游還不成熟,包括技術路線、下游企業配套、制造工藝等等。因此,目前鈉電池產業鏈內大多數電池企業都是從材料到電芯全方面布局。
中科海鈉總經理李樹軍也曾講到,中科海鈉最早也不是想從材料-電芯-電池都做,而是因為下游特定客戶的需求反過來促進其對鈉電材料、制造的布局。
不過,商業化進程較慢,并不意味著停步不前,在看似平靜的另一面,鈉電池初創企業依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投融資事件依舊頻頻發生。
截至今年上半年,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領域已有40家公司進行116次融資,其中大部分為鈉離子電池領域初創公司,布局的領域以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為主,融資金額從數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資金用途也主要用于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產能布局。
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簽約落戶方面,我國鈉電產業20家企業公布動態,項目達19個,14個公布投資金額,投資總額達489億元;開工奠基方面,我國鈉電產業9家企業公布項目動態,7個公布投資金額,投資總額達304億元;訂單方面,我國鈉電產業10家企業公布16個鈉電池領域相關訂單,其中鈉電池電芯及模組項目達14個。
對于鈉電池產業,大廠也已經開始真金白銀的投入。今年年初,比亞迪徐州鈉離子電池項目正式落地,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主要生產鈉離子電池電芯以及PACK等相關配套產品,計劃年產能30GWh。同時,由于今年電動兩輪車火災事故頻發,比亞迪也宣布將開發能上樓的安全電池,并籌備大圓柱鈉電池電動兩輪車充換電綜合應用場景試點。
此外,儲能應用方面,6月30日,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時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科技創新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運,投產規模50兆瓦/100兆瓦時,項目所用的鈉離子電芯由中科海鈉提供。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標志著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的商業化運行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小動力方面,目前雅迪、新日、臺鈴、愛瑪、歐派等電動兩輪車車企也已先后推出搭載鈉電池版本的車型。
在技術方面,近期,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透露,公司正在研發新一代鈉離子電池,在成本、壽命和低溫性能等方面預計將有更好的表現,最快明年推出。如果用技術作為評價體系(1-10打分),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項目已經處于7的水平。
可以看出,鈉電池的熱度雖不及此前火爆,但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下,鈉電池產業依然“躁動不安”。
整體而言,鈉電池產業持續向好,尤其是有著強大的政策導向和龐大的市場體量,但在應用層面仍需繼續努力,產業鏈企業需要攜手研發創新,共建健康發展的鈉電池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