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過剩疊加需求持續不足,碳酸鋰市場“跌跌不休”的狀態已持續三個多月。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電池工業網 ID:微信號dcgyw2018)
期貨方面,7月17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2411跌1.59%,現報8.68萬元/噸;現貨方面,7月17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較上一日跌600元/噸,報8.73萬元/噸。
顯然,二季度短暫的價格反彈沒能徹底阻擋價格的下行趨勢。
直逼8萬元/噸成本線
據了解,8萬元/噸已成為業內公認的供需平衡的成本線。
在當前價格下,無論對于一體化企業還是外購企業而言都并不“友好”,鋰鹽企業已然承壓運行,部分外采鋰礦企業的成本線被擊穿。
一般情況下,鋰輝石單噸碳酸鋰成本為4萬-8萬元/噸,優質鋰云母生產單噸碳酸鋰成本在6-8萬元/噸,但新建低品位鋰云母生碳酸鋰的單噸成本則接近10萬元/噸。
市場消息稱,目前部分外購鋰云母企業已經停工,云母提鋰龍頭志存鋰業也在6月底宣布兩家全資子公司——江西金輝鋰業有限公司和天卓新材料有限公司停產檢修。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預計在2024年約有35萬噸LCE的鋰化學品成本超過8萬元/噸。其中,約有15萬噸LCE成本超過9.65萬元/噸,已經出現虧損。
不過鋰行業形勢看似十分嚴峻,而實際上卻還沒有達到全線虧損的程度,非洲自有礦和鹽湖提鋰企業依舊保持著盈利狀態。
就在近日,鹽湖提鋰企業——鹽湖股份、西藏珠峰、西藏礦業相繼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兩家企業業績甚至出現了超100%的逆勢增長。
鹽湖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17億元—23億元,同比下降54.88%—66.65%。即便利潤腰斬,但鹽湖股份距離盈虧紅線卻仍有一段距離。
西藏珠峰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348萬元—1.4億元,同比增加49.28%—123.91%。
西藏礦業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000萬元—1.3億元,同比增加255.78%—413.91%。
依靠現有技術,鹽湖單噸碳酸鋰成本集中在3萬-5萬元/噸,依舊具備較大的成本優勢。相同的是,非洲多數鋰礦的成本也可以控制在8萬元/噸以下,只不過受現實條件限制導致開發進展緩慢,目前仍處在放量過程中,澳礦依舊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鋰礦大國產能飆升
今年上半年鋰價低位運行與國內外供應寬松、國內下游需求增量有限有直接關系。
現階段,海外鋰礦供應持續增加、國內鋰資源開發推進、回收提鋰也在快速發展,因此即便企業停產保價意愿強烈,但供給端也并未出現明顯減量。
不過與上輪由澳礦主導的周期不同,本輪周期的資源供給方新增了阿根廷和非洲。
據悉,阿根廷是目前最大的鋰資源應國之一。目前全球探明的為8900萬噸鋰儲量中,阿根廷便占據1900萬噸,僅次于玻利維亞。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豐富的鋰礦資源也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投資。
在海內外企業的持續推動下,阿根廷的碳酸鋰當量產能在過去兩年內實現了驚人的增長,從2022年的3.75萬噸LCE提升至當前的13.65萬噸LCE,幾乎翻倍至三倍。
位于當地的Centenario Ratones、Tres Quebradas、Mariana、Sal de Oro四個新鋰礦項目將在未來幾周至幾個月內陸續投產。彭博社預測,這將使得阿根廷的鋰年產能大幅增加79%。
此外,由中企參與投資的津巴布韋薩比星、Bikita和卡馬蒂維項目也計劃在今年穩定生產,這或將進一步增加國內鋰精礦的供給。
兩地鋰資源產能的釋放必將對鋰市場的供需格局產生影響,加劇市場對全球鋰市場供強需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