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9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16項,二等獎120項。
其中,“碳化鉬催化劑上水的低溫活化和制氫過程”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是北京大學馬丁,北京大學林麗利,大連理工大學石川,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武,大連理工大學張曉。
這一技術旨在提升制取、儲運過程的效率和安全問題。2017年,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馬丁團隊等就在《自然》《科學》上報道了Pt/α-MoC和Au/α-MoC催化劑可在低溫下實現極高產氫效率,開辟了WGS高效制氫、粗氫提純等新途徑。2021年,馬丁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教授石川團隊、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周武團隊等的聯合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
研究團隊構建了高密度、高分散的原子級Pt物種和α-MoC組成的界面催化體系,直接觀察到H2O在α-MoC表面的解離路徑,同時,高密度原子級Pt物種的存在有效促進了CO吸附活化,不僅增強了H2O解離產生活性氧物種的快速反應和脫附,同時開辟了基于CO直接解離步驟的低溫協同制氫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