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今年7月1日前后核準的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1.15元和1元。
在海外訂單大幅萎縮的情況下,不少中小企業不得不大幅裁員甚至關門。市場期待國內市場能及時啟動,而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出臺,被認為是我國光伏產業的重大利好,有利于扭轉我國太陽能產業過度依賴海外市場的現狀。
然而,對于光伏制造業中的中小企業來說,這一接近成本價的標桿電價的出臺,可能令發電場向上壓低光伏電池生產價格,引發價格倒逼機制,不但難以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甚至有可能加速中小企業被兼并或者直接淘汰出局的進程。
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國際環境的變化,令廣州光伏產業受到巨大的影響,影響主要在出口訂單上”,廣東省太陽能協會常務副會長鄭樂明向南都表示,“現在中小光伏企業是各出奇招,各謀生路,以渡難關”。
中國光伏制造業的主要市場在歐洲,特別是集中在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然而,由于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不斷消減對光伏的補貼,極大地打壓了市場需求。今年二季度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的暴跌,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經過此輪價格大跌,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價格區間都下移了。
“盡管6月底以來來自歐洲的訂單有所恢復,但是他們把價格壓得很低。對于國內企業來說,那些具有規模優勢的大廠還能勉強接受,但那些成本較高的中小型企業,這么低的價格根本就無法消化。”主營光伏組件業務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河北保定、四川樂山這些光伏制造基地,不少中小型的光伏組件公司已經減產或者干脆停產。“5月份價格暴跌之后,大廠的光伏組件價格已經和我們的價格相差無幾。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客戶自然更愿意買大廠的貨。”保定一家小型光伏組件加工廠的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現在人力成本很高,環保投入增長,融資又難,加上海外客戶的價格壓得實在太低,即使有單做,我們也不敢接。如果這種狀況不能改變,我們只有關門轉行了。”
同樣的情形還出現在位于廣東佛山的廣東光伏產業基地。記者從該基地的愛康太陽能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由于規模大,去年接的訂單已經排到今年底了,所以市場的調整并沒有給公司帶來太大的壓力。不過,基地內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則明顯受到了市場沖擊,減產裁員、半開工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標桿電價或引發倒逼機制
由于歐洲光伏市場暫時出現了一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嚴重依賴出口的我國光伏制造業陷入了低谷。“加快國內市場發展”的呼聲也日益高企。而要加快國內光伏市場發展,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上網電價。
由于此前光伏發電成本過高,我國一直沒有出臺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這也令國內光伏市場啟動成為空談。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上游原材料和組件價格的大幅下跌,光伏發電成本也大幅下降,為國家制定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創造了條件。
業界此前普遍預期,標桿電價出臺的時間應該在2012年或者是2013年。因此,今年8月1日發改委明確標桿電價,被業界解讀為重大利好,表明國家在加快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然而,這對大型光伏制造企業而言的利好,對中小企業來說,卻有可能是噩夢的開始。
在標桿電價出臺之前,光伏電場一般都是以成本價格為依據,與電網及地方政府談入網問題,博弈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補貼上。此次標桿電價的出臺,明確了上網端價格,而且為了推動產業發展,上網價定得較低,接近成本價。發電企業要確保自己的盈利空間,必須用價格倒逼機制,按照標桿電價確定上游光伏電池采購價格,只有在成本上具有優勢的大型光伏電池企業,才能獲得發電企業的訂單。
“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資金擠進光伏組件加工領域,希望賺些快錢。但經歷今年二季度價格暴跌之后,光伏行業的洗牌已不可避免,中小企業要么被兼并,要么關門。”浙商證券分析師張海霞說。
“廣東的光伏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對政策的依賴度更高,要想渡過難關,急需政策扶持。”鄭樂明向社會呼吁。南都記者 高凌云 實習生 趙寬
(南方都市報 高凌云 趙寬)
在海外訂單大幅萎縮的情況下,不少中小企業不得不大幅裁員甚至關門。市場期待國內市場能及時啟動,而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出臺,被認為是我國光伏產業的重大利好,有利于扭轉我國太陽能產業過度依賴海外市場的現狀。
然而,對于光伏制造業中的中小企業來說,這一接近成本價的標桿電價的出臺,可能令發電場向上壓低光伏電池生產價格,引發價格倒逼機制,不但難以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甚至有可能加速中小企業被兼并或者直接淘汰出局的進程。
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國際環境的變化,令廣州光伏產業受到巨大的影響,影響主要在出口訂單上”,廣東省太陽能協會常務副會長鄭樂明向南都表示,“現在中小光伏企業是各出奇招,各謀生路,以渡難關”。
中國光伏制造業的主要市場在歐洲,特別是集中在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然而,由于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不斷消減對光伏的補貼,極大地打壓了市場需求。今年二季度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的暴跌,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經過此輪價格大跌,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價格區間都下移了。
“盡管6月底以來來自歐洲的訂單有所恢復,但是他們把價格壓得很低。對于國內企業來說,那些具有規模優勢的大廠還能勉強接受,但那些成本較高的中小型企業,這么低的價格根本就無法消化。”主營光伏組件業務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河北保定、四川樂山這些光伏制造基地,不少中小型的光伏組件公司已經減產或者干脆停產。“5月份價格暴跌之后,大廠的光伏組件價格已經和我們的價格相差無幾。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客戶自然更愿意買大廠的貨。”保定一家小型光伏組件加工廠的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現在人力成本很高,環保投入增長,融資又難,加上海外客戶的價格壓得實在太低,即使有單做,我們也不敢接。如果這種狀況不能改變,我們只有關門轉行了。”
同樣的情形還出現在位于廣東佛山的廣東光伏產業基地。記者從該基地的愛康太陽能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由于規模大,去年接的訂單已經排到今年底了,所以市場的調整并沒有給公司帶來太大的壓力。不過,基地內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則明顯受到了市場沖擊,減產裁員、半開工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標桿電價或引發倒逼機制
由于歐洲光伏市場暫時出現了一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嚴重依賴出口的我國光伏制造業陷入了低谷。“加快國內市場發展”的呼聲也日益高企。而要加快國內光伏市場發展,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上網電價。
由于此前光伏發電成本過高,我國一直沒有出臺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這也令國內光伏市場啟動成為空談。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上游原材料和組件價格的大幅下跌,光伏發電成本也大幅下降,為國家制定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創造了條件。
業界此前普遍預期,標桿電價出臺的時間應該在2012年或者是2013年。因此,今年8月1日發改委明確標桿電價,被業界解讀為重大利好,表明國家在加快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然而,這對大型光伏制造企業而言的利好,對中小企業來說,卻有可能是噩夢的開始。
在標桿電價出臺之前,光伏電場一般都是以成本價格為依據,與電網及地方政府談入網問題,博弈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補貼上。此次標桿電價的出臺,明確了上網端價格,而且為了推動產業發展,上網價定得較低,接近成本價。發電企業要確保自己的盈利空間,必須用價格倒逼機制,按照標桿電價確定上游光伏電池采購價格,只有在成本上具有優勢的大型光伏電池企業,才能獲得發電企業的訂單。
“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資金擠進光伏組件加工領域,希望賺些快錢。但經歷今年二季度價格暴跌之后,光伏行業的洗牌已不可避免,中小企業要么被兼并,要么關門。”浙商證券分析師張海霞說。
“廣東的光伏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對政策的依賴度更高,要想渡過難關,急需政策扶持。”鄭樂明向社會呼吁。南都記者 高凌云 實習生 趙寬
(南方都市報 高凌云 趙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