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發布《鄂爾多斯市新能源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明確提出,探索對新能源開發企業征收風光資源稅。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風光開始作為一種能源資源概念被大眾所熟知,與傳統能源發展對標的“風光資源稅”引發業界關注。新能源產業因為曬著太陽吹著風而付費,會變成現實嗎?
鄂爾多斯“試水”
根據《方案》,鄂爾多斯市將探索對新能源開發企業征收風光資源稅。若采用從量計征,將參考水力發電企業水資源稅征收辦法,根據風光資源發電量按稅額0.005元/千瓦時—0.050元/千瓦時征收;若采用從價計征,將參考煤炭、油氣等資源稅管理辦法,根據風光資源上網電價按稅率2%—10%征收。同時,《方案》還提出將探索建立綠證分享機制,按照送端60%、受端40%比例分享綠證。
鄂爾多斯有巨大的新能源開發潛力。該地擁有4.33萬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涵蓋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大部,經測算,除已建、在建和已規劃的新能源基地外,全市還有新能源開發潛力超2.4億千瓦,其中光伏可開發規模約2億千瓦、風電可開發規模約4000萬千瓦。
作為新能源開發的一大“熱土”,鄂爾多斯率先提出探索風光資源稅,引發行業熱議。某新能源從業人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對風光資源稅的探索能夠增加開發企業在拿項目過程中的公平性,有助于高效合理利用風光類資源,對實現地方財政持續性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某光伏企業高管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風光資源稅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對投資端而言,確實是增加了電站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增加了稅收。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希望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如何利用好這份稅收,持續幫助新能源產業發展,建設更高質量的綠色能源體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后續跟進的機制完善與職能建設才是關鍵。”
應考慮風光發電特殊性
《方案》提出,可參考煤炭、油氣或水力發電對風光資源稅進行征收。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風光發電作為新興清潔能源的特殊性理應獲得關注,不可完全照搬傳統資源稅征收方法,對風光資源稅的探索還需要審慎考慮。
“和水、煤炭資源不同,風光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不會像水和煤炭資源一樣對地方生態造成影響,‘光伏+礦山’等‘新能源+’項目甚至是治理生態的新路徑。因此,設置風光資源稅的標準和依據都需要謹慎探討。”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認為,從法律上看,在國土范圍內的資源都屬于國有資源,風光屬于國有資源,此前沒有被大規模商業化利用,沒有形成產業,所以是免費的。“隨著形勢的改變,收取相關費用也正常,但問題是怎么界定,怎么衡量,怎么操作。希望國家層面針對風光資源的利用出臺一個明確的說法,經過相關機構認證后再公布執行。”
彭澎進一步指出,近年來,新能源已經成為支撐各地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不管是投資開發風光發電站,還是建設制造工廠、打造產能基地,亦或是修建學校、促進就業等民生工程,新能源企業都踐行社會責任,為地方經濟作出了貢獻。在這一背景下,如果再要求新能源企業繳納較高的風光資源稅,就需考慮其合理性。
上述新能源從業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鄂爾多斯市政府發布的征收標準,若參考水力發電企業水資源稅征收辦法,風光資源發電量按稅額0.005元/千瓦時—0.050元/千瓦時征收,目前,陸上風電度電成本約為0.242—0.3元/千瓦時,若能夠將按發電量收取的稅額控制在0.02元/千瓦時以內,開發企業尚能承受,在大基地開發模式下,對于項目整體的盈利或影響不大。
呼吁協商一致實現“雙贏”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發展,各地風光發電項目開發已是“僧多粥少”,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風光資源成為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而風光資源稅的推出或可通過將過程性費用量化,降低人為因素作用,因此被視作政企合作實現共贏的可探索路徑。
上述光伏企業高管認為,稅收標準的合理性需要綜合考慮投資成本、市場承受力等因素,后續市場走向會為標準的合理性提供最直觀的反饋。總的來說,還是要一步步來,先探索出一套完善且合理的稅收管理機制,再逐步推廣,這樣才能有利于新能源長期可持續發展。
在彭澎看來,風光資源稅作為擬新推出的費用征收名目,需要在項目投資開發前匯集各方商榷探討、達成一致,不能讓其成為阻礙新能源項目落地的因素,而是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于海上可再生能源開發,業界強調,資源稅的征收應慎之又慎。在上述新能源從業人士看來,現階段海上風光項目成本仍高于陸上項目,且后期運維成本較高,對海上風光項目在開發過程中收取海上資源費條件尚不成熟。
“風光資源稅的推廣受市場成熟度影響。各地發展情況不一,風光資源水平也不一,不能一概而論。其他地區可以從鄂爾多斯真實的市場反饋借鑒經驗。”上述光伏企業高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