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十二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4)開幕式在北京首鋼會展中心開幕。遠景集團高級副總裁、遠景儲能CEO田慶軍在展會期間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儲能行業價格走低背后的邏輯是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儲能度電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才能真正創造產業價值,贏得市場。
“任何商業的本質還是要看成本,如果你的成本高,政策再好也推不動。”遠景集團對業內價格的競爭持擁抱態度,其根源在于企業扎實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性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夯實企業競爭力。田慶軍表示,目前儲能成本的下降,并非僅僅是磷酸鐵鋰價格下降,更重要的是倒逼技術創新、工藝創新來完成的成本下降,“這種價格的下行,反作用于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這就把我們原來在技術上的很多黑匣子和壁壘打開了。”
田慶軍稱,目前中國的儲能大多為分散式儲能,并未經過真正的電網系統規劃,基本以電站建設為主進行建設,其調度難度和調度管理成本較高,利用率相對仍然較低。
近年來,儲能成本下降趨勢顯著。田慶軍判斷,儲能的價格還會下行,技術進步的空間還很大。未來的儲能度電成本一定會降至一毛錢以下,新能源+儲能的度電成本能夠降到三毛錢以下,從不穩定電源變成穩定電源,還有成本競爭力,這將推動能源革命真正實現。
面向未來,田慶軍對儲能市場表示樂觀。宏觀層面,一方面,全球都要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要應對減碳的問題,新能源是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前的必由道路;另一方面,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帶來海量的用電需求;立足現實,到目前為止國內的31個省份全部要求新建的風電和光伏配儲;與此同時,很多其他行業,如煤炭、鋼鐵、建筑也在自建儲能,戶儲也正蓬勃發展,鄉村能源革命將帶來鄉村儲能市場的快速成長。
技術創新,成本下降,是田慶軍反復強調的產業發展關鍵詞。他表示,未來儲能發展的核心方向非常明確,即:大容量、高密度、超安全、長循環、智能化。大容量和高密度,意味著可以節約投資,減少土地成本,尤其在國際市場,土地資源很寶貴;極致安全是底線;循環的次數越長,意味著同等情況下,度電成本越低;大容量的電芯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智能化可以讓儲能自動參與市場交易。隨著新能源滲透率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提高,儲能正在向支撐構網發展。遠景此次也發布了自己的構網技術——生成式電網技術,“1+4”全棧構網,具有慣量支撐、電壓支撐、寬頻震蕩抑制、增強電網強度、場站級黑啟動等構網能力,可以支持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田慶軍介紹,遠景儲能在構網型上主要有兩個方向的解決方案:一種是微網方向,以構網型儲能技術作為支撐點,把電網建立起來,同時能把發電的新能源和客戶的負荷并起來,自己成為一個能運營的微電網。第二種是大電網的支撐方向,在大電網里并網。電網一旦產生波動,構網技術可對電網進行電壓、頻率支撐或振蕩抑制。
作為一家有使命有夢想的企業,遠景希望自身研發的儲能解決方案能夠幫助解決新型能源系統面臨的挑戰,在未來的新型能源系統中同時扮演‘穩壓器’和‘電力銀行’的角色,既支撐構建韌性系統,也為用戶在電力市場上獲取更多收益,最終加速全球能源零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