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光伏行業發展迅猛,有信息披露當年新增裝機達216GW,該數據接近2019-2022年4年新增裝機總和。
光伏賽道雖已現擁擠態勢,但是并不妨礙賽道的火熱和看好程度,從2021年的“瘋狂擴產年”開始,近三年擴產成為行業主基調,世紀新能源網根據相關企業公告及新聞報道不完全統計, 2023年我國光伏企業擴產項目超227個,月均擴產19個,總投超13084.5億元。
高開低走 擴產力度減弱
縱觀2023年擴產過程,整體呈現先揚后抑的趨勢,無論是擴產項目數量還是投資金額都有如此趨勢。
相較而言,上半年擴產項目及投資金額要強于下半年,上半年擴產項目總計145個,占比63.88%,投資金額為8775億元,占比67.06%。下半年擴產項目總計82個,占比36.12%,投資金額為4310.5億元,占比32.94%。
2023年一季度充分體現了淡季不淡的特征,即使在包含春節假期的一月份,擴產項目依舊達到了19個,位列全年第五位,總投資金額為2118億,位列全年第二位,僅落后于五月份的2169億。
二月份擴產項目的數量則創下了2023年之最,達到了32個,但是投資金額僅為1100億元,為全年第四位。相較前三位有著較大差距,分別差距1069億元、1018億元、718億元。在二月份的擴產項目中,行業知名的擴產行為并不多,跨界企業的擴產、投資行為較多,所以出現了擴產數目多、投資金額小的特點。之所以出現此特點,一方面是經過2022年跨界浪潮之后,光伏賽道依舊被諸多企業看好;另外一方面則凸顯出跨界企業在投資、擴產方面的理性和穩健,不再盲目。
在經過二月份高點之后,三月份的擴產項目數量則直接降為18個,環比下降43.75%。在此月的擴產主體依舊為跨界企業。延續了相對小金額的投資,此月的721億元的投資金額,也為一季度中的最低。
二季度則進入擴產的高峰期,無論是從擴產項目數量,還是從投資金額,都創造的了2023年的高峰期。
二季度擴產項目總數為76個,占比為33.48%,投資金額為4836.00億元,占比為36.96%,皆超過三成。二季度的表現也符合行業傳統的擴產旺季,其中四、五兩個月的擴產項目數量均為28,并列為年底第二位,僅落后于二月份的28個,并且兩個月的投資金額較高,分別為1818億、2169億元,位列全年的第三位、第一位。五月份是2023年全年較為突出的月份,其中更是不乏晶科560億元的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
綜合統計,1-6月份,我國光伏行業投資(募資)總額超8775億,涉及145個項目,占比分別為67.07%、63.88%。兩者占比皆超過6成,上半年擴產力度及投資金額強度遠遠大于下半年。
下半年相對上半年則明顯呈現出乏力狀態。從七月份開始,擴產項目數量整體呈現下降態勢。總擴產項目數量為82個,占比為36.12%,投資金額為4310.5億元,占比為32.94%。
擴產放緩,業界分析與近兩年我國光伏行業產業鏈的迅猛擴產相關,在三季度,產能過剩現象已經開始體現,各環節價格持續走低。企業開始對擴產持更為理性態度,機構則對光伏行業的投資變得謹慎。
較為明顯的信號是在九月份,通威終止定增,高景撤回上市申請,向日葵控股子公司終止采購電池產品生產設備,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亦表示隆基綠能在前兩年的擴產上持謹慎態度,主要是基于在技術路線快速變化期對風險的判斷。
四季度擴產項目數量為2023年最低,其中十一月份擴產項目更是僅為10個,涉及金額為243億,亦為年度最低。但在十二月份,無論是擴產項目還是投資金額有了小幅度反彈,項目擴產數量環比增長30%,投資金額環比增加203.91%。
十二月份投資金額迅猛拉升主要與大金額的擴產項目相關,在13個擴產項目中,超過百億投資的項目為4個,占比為30.77%。大金額投資項目的總投資金額為665億元,在四季度總投資金額的占比為90.05%。
高額投入 實力企業優勢明顯
縱觀2023年擴產情況,總體呈現出擴產項目多,實力企業高額擴產項目多的特點。
在全年擴產的227個項目中,金額超過100億的項目數量達50個,占比為22.03%,超五分之一。
縱觀全年大項目投資占比較高的季度主要為二季度和三季度。二季度與擴產高峰期密不可分,在一體化的浪潮下,龍頭企業加大擴產力度成為常態,三季度大投資項目占比較高的原因則主要與該季度擴產項目數量較少有直接關系。但在十一月份并無超過百億投資的項目,亦與該月投資項目數量較少密切相關。
由百億投資項目的主體來看,主要為業內實力企業,此舉在彰顯企業實力的同時,也反映出實力企業在完善垂直一體化的同時,力圖挖深護城河,進而在即將到來或者已經到來的競爭中保持自身足夠的競爭力和領先力。
在一月份超過百億投資的七個項目中,其中六個為行業知名實力企業投資,分別為大全(173億)、明陽(150億,風電龍頭企業)、晶科(186.8億)、隆基(452億)、晶澳(400億)、阿特斯(150億),另外一個超過百億投資項目則是出自仕凈科技之手,仕凈科技作為跨界企業,此次投資被稱為“4億資產‘撬動’ 112億投資”,該投資計劃披露后便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二月份則較為特別,四個百億級投資的項目主體分別為名牌珠寶(100億)、順風光電(105億)、歐達(103億)、中清新能源(112億),四個企業中僅有順風光電在行業中相對而言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三月份三個百億級項目的主體分別為麥田能源(100億)、九鼎集團(100億)、晶澳(128.42億)。
四月份八個百億級項目的主體分別為安穩資本(108億)、愛旭股份(106億)、愛旭股份(129.61億)、合盛硅業(176.31億)、通威(160億)、友華集團(100億)、中清集團(110億)、愛旭股份(360億)。此月百億級項目,愛旭占據三席,其發力明顯,主要擴產板塊為電池、組件。
五月份同樣包含八個百億級,分別為天宸股份(116億)、清電集團(100億)、東立集團(170億)、匯能煤電(150億)、英發睿能(105億)、一本光伏等(221億)、晶科(560億)、天合光能(107億)。此月晶科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含拉棒、硅片、電池、組件產能,投資額巨大。
六月份百億級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為通威(105億)、隆基(125億)、天宸能源(116億);七月份百億級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為TCL中環(138億)、國晟能源(218億)、阿特斯(140億);八月份百億級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為正泰新能(120億)、深之藍(103億)、正泰(100億)、通威(200億);九月份百億級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為明陽(100億)、中環綠建(100億);十月份百億級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為深之藍(103億)、濱海能源(254億)、新霖飛(400億)、東漸數能(145.8億);十二月份百億級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為通威(280億)、大全能源(150億)、中環控股(115億)、泉為(120億)。
由信息可發現,在2023年的擴產中,行業中尤其組件端的龍頭企業都有所動作,在競爭更加白熾化的組件端,龍頭企業紛紛加碼,晶科、隆基、天合、晶澳、通威、阿特斯、正泰新能動作連連,此外諸如硅片龍頭企業TCL中環、電池巨頭愛旭股份,硅料強企合盛硅業,也皆有所規劃和投入。
實力企業在2023年投資的百億級項目為26個,占比為52%,超過半數,可見其發展的決心。在2024年的發展中,一線企業對二、三線企業的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強。
重點未變 電池、組件比重由高到底
回溯2023年擴產內容,電池、組件依舊為重點,專業人士認為之所以出現該情形,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兩板塊門檻相對不高,周期相對更短,跨界和新入企業更容易切入,第二方面則是因為在擴產的過程中,組件實力企業動作相對更多,在主業務基礎上進行產業鏈的擴產成為大多企業的選擇。
縱觀全年的擴產項目可以發現,在前三季度,涉及電池、組件項目數量減少明顯,占比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在第四季度,涉及電池項目數量幾乎保持著三季度的水平,但是由于整體擴產力度的降低,其占比呈現上升趨勢,而涉及組件的項目則降幅明顯,在十二月份,涉及組件的項目更是僅僅為2個,占比為15.38%,無論是數量還是占比皆創下年度新低。
對于組件項目數量的減少,行業認為伴隨著硅料價格的下降,整個產業鏈都呈現出價格走低的現象,尤其組件端更是低價頻現,產能過剩,組件企業價格戰已經成為一種慣用的方式,相較于往年及2023年上半年,在大型招標項目中,一線企業報價已經打破了以往一線企業報價高于二、三線企業報價的慣例,開始低價拼殺。業內人士認為,一線企業開始出現低價廝殺的現象,主要源于其市場目標。
在2024年初,在個別大型組件招標項目中,更是低價頻出——
華能10GW組件開標,最低報價為0.79元/W;
中核8GW組件集采開標,最低報價為0.81元/W;
中國電建42GW光伏組件框架入圍集采開標,最低報價為0.81元/W;
……
大型招標中,通常會出現較之市場價格更低的報價,但是如此迅速下滑的價格則出乎意料。行業分析,如此之低的價格皆為P型組件,反映出了在技術快速更迭的時期,企業希望老舊產能發揮更多的價值。以此預判,后續或將有更低的報價出現。而此或將打開潘多拉盒子。
2024年已經開始,擴產依舊時有發生,是延續2023年的擴產依舊的模式,還是如2023年四季度一樣,擴產強度降低,或者在2024年二季度可以有更為明確的答案。行業雖然有著先進產能永遠不過剩的說法,但是在“同質化”競爭的時代,攻與守都必然面臨著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