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春和接受采訪時表示:樂觀估計,5年之內,通過技術的升級以及氫能源相關知識的科普,老百姓會接受氫能用于日常生活。
此外,楊春和院士表示,氫能因為具有來源廣、熱值高、無污染、應用場景豐富等特點,是未來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賴以生存的能源之一。面向未來,深地儲氫是實現“雙碳”戰略和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求,已經被列為“十四五”儲能發展規劃,是我國儲能優先發展方向。氫能產業鏈相關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將成為新學科發展方向,電解水制氫、管道輸氫、地下儲備、加氫站等全產業鏈關鍵技術需重點攻克。
當下,在雙碳大背景下,氫能作為一種儲量大、污染小、熱值高、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為各行業脫碳提供了重要途徑,目前氫能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傳統能源的各個方面,主要應用在交通和工業領域,同時,氫能在建筑、發電、軍事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氫能在交通領域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用于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公交車等,在工業領域可替代傳統參與化工行業的多個環節,在建筑領域可代替傳統燃料進行供暖,在發電領域可通過燃料電池將氫能轉化成電能。
交通領域是目前氫能應用相對比較成熟的領域,氫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包括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等,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源在交通領域的主要應用手段。相信,隨著各地氫能政策的陸續落地,我國氫能應用將會很快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