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門峽市培育壯大銅基新材料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十二個方案的通知。其中方案包括《三門峽市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電池產業規模達到80億元。新能源電池制造產業鏈基本形成,擁有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的正極、負極、電解液、鋰電銅箔、隔膜成體系生產材料及整裝新能源電池制造企業。
新型儲能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規模達到15億元。新型儲能產品得到廣泛應用。以新型儲能為媒介,推動智能電網與新能源儲能產業雙向互動。試點開展一批多能互補綜合能源項目,以應用示范促進綜合能源服務跨越式發展。
原文如下:
三門峽市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行動方案
(2023-2025年)
為加快培育壯大和提升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布局
(一)產業現狀。
本行動方案所指的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清潔能源(風能和光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1.新能源電池產業。
目前三門峽市擁有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池隔膜、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等制造業產業鏈條,但缺少動力電池電解液、電池結構件及新能源整裝動力電池等相關配套產業,充換電設備及關鍵零部件產業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
寶鑫電子年產4.5—105微米動力鋰電池負極專用電解銅箔4萬噸,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4.5微米極薄鋰電銅箔產品實現批量生產,4微米極薄鋰電銅箔打破了日韓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
烽坤新材料從事石墨制品、電池負極材料半成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企業,年產3萬噸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主要原輔材料為石墨粒、石墨粉、針狀焦、低灰低硫焦、液體瀝青,其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鋰電池、航空航天、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萬貫實業年產3萬噸特種石墨制品,產品為非金屬材料,耐高溫、耐腐蝕、導電性高、可塑性強、組織均勻、碳含量99.99%,主要用于軍工、航天、醫療、新能源等特殊用途。2022年生產特種石墨1.6萬噸,工業總產值1.38億元。2023年上半年實現產值7744.69萬元,生產石墨8000噸。
普德新能源年產1000萬套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及電池組項目處于試生產階段,已申請1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主要研發方向為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及單體容量提升等領域。
德道新能源主要產品有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電芯以及軟包裝鋰離子電池,廣泛用于電動交通工具的儲電電源等領域。
2.新型儲能產業。
新型儲能產業鏈的儲能設備制造、儲能系統建設、儲能核心場景應用等方面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我市儲能產業鏈,主要為電化學儲能產業,上游主要為材料設備供應及能源供應,材料供應主要為電池材料,能源供應主要為光伏及風電產業。中游為儲能系統集成商和儲能系統安裝商,下游主要為分布式電源(微電網)、中小企業運營、移動電源充電等不同的核心應用場景。
易事特主要生產儲能產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設備、光儲充一體化設備等,其5G+科創園項目一期建成投產。目前申請知識產權32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5項,完成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記3項。入選河南省新興產業鏈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清單,202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400萬元。
寶武清潔能源建設11.03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廠1座,擴建110千伏天鵝變電站,新增110千伏出線1回,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3.28億千瓦時。
3.清潔能源產業。
全市清潔能源發電企業48家(其中風電39家、地面集中式光伏站9家)。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僅河南銀河新能源有限公司1家。2022年我市風電裝機203.8萬千瓦,主要有大唐集團12座(77.6萬千瓦)、國家電力投資集團8座(44.45萬千瓦)、國電集團3座(12.2萬千瓦)、華能集團2座(15萬千瓦)。
銀河新能源主要生產風電基裝塔筒,是中原地區風電塔筒制造的骨干企業,全國共建設五個生產基地,年產風電塔筒1200余套。
4.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零部件產業。
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商用車、乘用車及相關配套零部件產業為一體的產業發展基礎。銳意泰克新能源商用車項目一期2020年建成投產;2021年和中國重汽聯合研發的插電式增程混合動輕卡冷藏車開始在國內部分城市掛牌上市銷售。汽車零部件產業企業主要有戴卡輪轂、電驅科技、卓越線束、華晶玻璃等企業,目前產業協同配套發展有序推進。
(二)發展目標。
新能源電池產業基本形成。到2025年,新能源電池產業規模達到80億元。新能源電池制造產業鏈基本形成,擁有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的正極、負極、電解液、鋰電銅箔、隔膜成體系生產材料及整裝新能源電池制造企業。
新型儲能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規模達到15億元。新型儲能產品得到廣泛應用。以新型儲能為媒介,推動智能電網與新能源儲能產業雙向互動。試點開展一批多能互補綜合能源項目,以應用示范促進綜合能源服務跨越式發展。
清潔能源產業初步形成現代體系。到2025年,清潔能源產業供銷體系更加完善,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突破300萬千瓦,依托風電、光伏、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引進一批風機、葉片、光伏組件、水泵、電纜等上下游企業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抓好投資10億元銀河新能源風電基樁設備,初步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基本實現能源消費綠色化、傳統能源清潔化。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壯大。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5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銳意泰克發展進一步鞏固,自主研發新車型實現新突破。零部件配套產品形成多樣、完善、結構發展合理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零部件屬地化配套率大幅提升,產業總產值達20億元。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布局持續優化,智能化、信息化運營體系基本建成;充換電設施規模、運營質量和服務便利性顯著提升,建成集中式充(換)電站100座以上、各類充電樁5000個以上。
(三)發展布局。
堅持區域匯聚、主體集中原則,以澠池縣、義馬市、靈寶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為核心區域,在新能源電池材料零部件與整裝系統等領域研發制造,加快形成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產業鏈形成規模領先、創新驅動、融合開放的發展格局,培育壯大一批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骨干領軍企業和創新平臺,建成引領省內外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完善提升行動
圍繞新能源電池產業延鏈、補鏈和強鏈,聚焦重點企業培育和重大項目建設,發揮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加快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1.正極材料。
結合我市鋰礦原材料,依托河南光宇礦業加快引進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企業,重點打造以盧氏縣、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為重點的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集群。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盧氏縣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
2.負極材料。
依托寶鑫電子、華鑫銅箔、萬貫實業、嘉貝新材料、烽坤新材料,加快發展人造石墨、鋰電、超薄電解銅箔等負極材料及產品,培育打造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集群。寶鑫電子超薄4—70微米鋰電銅箔、烽坤新材料年產3萬噸鋰電負極、萬貫實業年產3萬噸特種石墨負極材料加快擴大發展規模化。鼓勵相關企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研發生產新能源電池用銅箔,繼續支持現有銅箔制造企業擴產達產。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靈寶市、澠池縣政府
3.隔膜。
結合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配套需求,圍繞河南天工膜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延伸拉長產業鏈條,開發新產品擴大產能,大力發展納米微孔隔膜及陶瓷涂覆隔膜,積極與高校院所合作開展高安全涂覆隔膜技術攻關及產業化。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義馬市政府
4.電解液。
依托重點煤化工企業,支持義馬市、陜州區引進電解質鋰鹽、有機溶劑、添加劑等電解液基礎材料生產和制備項目,擴大產業規模。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義馬市、陜州區政府
5.鋁箔和鋁塑膜。
打造陜州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鋁箔生產基地,鼓勵相關企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研發生產電池用鋁箔、鋁塑膜。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陜州區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
6.電芯和電池。
充分發揮前端材料優勢,支持普德新能源、德道電子不斷擴大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重點推進豫能供應鏈年產一億對鋰電池極片項目等項目建設,持續完善鋰電池配套產業鏈,做大鋰電產業規模。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義馬市、澠池縣、湖濱區政府
7.動力電池組裝。
依托德道新能源發展軟包裝鋰離子電池,在充分吸收、消化先進鋰離子電池技術基礎上,充分利用我市新能源電池配套材料資源,大力開發研制生產動力電池,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等系列產品。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義馬市、澠池縣、靈寶市政府
8.其他材料。
依托光宇礦業、志存新材料加快推進盧氏縣鋰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延伸產業鏈,補齊我市鋰電材料短板,合理布局碳酸鋰生產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引入補鋰劑、導電劑、電池結構件、包覆材料等細分領域原(輔)料生產項目。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規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盧氏縣、義馬市、澠池縣、靈寶市政府
9.電池回收利用。
支持經濟開發區探索建設電池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引進培育電池回收利用企業,鼓勵電池生產企業在產品前端設計增加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健全新能源電池全生命周期資源綜合管理。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二)大力發展新型儲能產業
1.穩妥推進儲能多元化示范。
以易事特為依托,結合源、網、荷、儲不同需求探索儲能多元化發展模式,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推動易事特企業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鋰電PACK線及儲能裝備產業化等項目落地運行,降低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擴大商業化規模應用,引導易事特、寶武清能等企業向多元化儲能發展,注重壓縮空氣、液流電池、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儲氫、儲熱以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加快長時儲能技術開展規模化試驗示范,促進多元化儲能技術逐步進入商業化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湖濱區、靈寶市、澠池縣、盧氏縣政府
2.增強新型儲能產業鏈配套。
依托易事特新型儲能產業,積極引進新型儲能上游企業,圍繞電池材料、控制器、電子元件、設備外殼、零部件等上游環節進行重點招商引進,解決產業鏈上游原材料進口單一、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結合易事特公司產業鏈供需,積極開展協同對接,促進靈寶華鑫銅箔、金源朝輝銅業等銅箔生產企業,鴻宇電子、寶鑫電子等覆銅板生產企業,陜州區、湖濱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10余家企業協同配套易事特供需產業鏈,有效推動易事特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管局,湖濱區、靈寶市、澠池縣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
3.積極進行新型儲能產業延鏈。
在產業鏈下游環節,積極探索新型儲能多場景應用和商業開發新模式,加快寶武清能新型儲能設備建設運營,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有效發展,加快綠色供電園區150兆瓦風電項目有序建設,加強易事特、天鵝電力等企業的充分合作,推動增量配電服務試點改革,推動企業優化發展。促成新型儲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戰略合作,加大對高耗能企業用電的應用推廣,建立微電網及電網端線上交易,以“源荷儲一體化”綜合應用模式,鞏固壯大現有產業,努力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實現上下游聯動,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鏈協同性,實現規模化、品牌化效應。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湖濱區、靈寶市、澠池縣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
4.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研究。
緊跟市場需求,對標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際、國內新型儲能龍頭企業,從儲能系統設計、集成、建設等方面引進儲能設備領域高新技術,拓寬市場份額。依托易事特、寶武清能三門峽市產業研究平臺、三門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門峽市重點實驗室等重點企業科研院所,積極推動新型儲能技術發展,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易事特西安研發中心自主研發制造的1500VlntelLi(智能編程環境)智能化組串式儲能產品落地,實現儲能產品電池單簇管理、三級消防、智能核容以及大電網的強適應性等優勢推進。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湖濱區政府
5.規范建立新型儲能安全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開展不同應用場景儲能標準制訂,進一步完善優化儲能項目全過程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儲能全產業鏈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加強儲能設備應用標準與現行能源電力系統相關標準的統籌銜接,以易事特新型儲能產業鏈為基準,建立健全儲能設備制造、建設安裝、運行監測等環節的安全標準及管理體系。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支隊,湖濱區政府
(三)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和推廣應用
1.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
有序推進太陽能高效利用,優先發展分布式光伏,積極推進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結合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建設光伏電站。加快風力發電機組關鍵性能優化,擴大風力發電適用區域,提高風電機組發電效率,實現與光伏、風電的優勢互補,提升清潔能源發展空間。
因地制宜開展復合式光伏項目開發,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區、獨立工礦區、鋁土礦坑、荒山等,謀劃建設一批平價上網光伏基地項目。結合地方農業產業發展,創新開展“光伏+農業”開發模式,推動太陽能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帶動地方產業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2.有序推動新型風電開發。
優化風電開發布局,規范風電項目建設管理,統籌謀劃電力外送通道,積極推動本地消納利用與外送并舉,在具備條件地區按照“成片化、基地化、集約化”原則,統籌推進已核準存量風電項目建設并網,新建項目優先支持通過源網荷儲、火電靈活性改造、配置儲能等,按照“市場化并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增風電裝機70萬千瓦左右,配套新增儲能20萬千瓦左右。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靈寶市、湖濱區、澠池縣、盧氏縣、義馬市政府
(四)提升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水平
1.新能源商務車。
依托銳意泰克加大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規模,加快推進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及混合動力柴油輕卡項目進展。推動與關聯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提升銳意泰克商用車新產品項目研發水平,著力突破智能汽車網聯化、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等技術瓶頸,加快實現智能汽車產業化。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湖濱區政府
2.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依托戴卡輪轂、卓越線束等汽車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鞏固提升低壓鑄造水冷鋁合金輪轂產品、高端鑄旋鋁合金輪轂等產品優勢,聯合整車企業提升零部件與整車匹配性,積極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推動華晶玻璃、豫立能源等擴大汽車高端產品規模和提升供給能力,重點推進寶一訊電子年產2000萬件汽車五金配件項目建設。引導中科芯圍繞芯片領域加強技術研發,加快完成汽車電子領域自主BMSAFE(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電池管理模擬)芯片、電源模塊、驅動、存儲等產品的開發量產。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積極引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重大項目,協助與省內外大型整車企業開展對接。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財政局、市政府國資委,各縣(市、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企業培育。
積極尋求戰略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資本等,推進新能源產業鏈“強筋壯骨”,強化優勢鏈條領先地位。加大新能源產業鏈缺失環節招商力度,完善產業鏈中芯片、操作系統、智能中控等弱勢節點。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向上下游延伸,重點圍繞動力系統、常規部件等進行延鏈發展上下游相關企業。
(二)強化政策保障。
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新能源企業特點和需求的金融產品,為重點企業提供定制化融資服務,引導各類銀行機構圍繞新能源產業上下游企業開展產融對接,打造融資服務綠色通道。支持新能源電池材料制造企業建設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落實首臺(套)補償政策。發揮好政府引導基金作用,有效滿足產業鏈企業融資需求,鼓勵重點龍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建立新能源產業重點人才清單、人才庫,統籌實施頂尖人才突破行動、領軍人才集聚行動,發揮“1+8”人才政策體系作用。
(三)突出項目帶動。
深入實施“三個一批”,強化項目引領。深化開放合作,密切跟蹤投資動向和布局需求,大力開展新能源產業鏈招商,對產業鏈強鏈補鏈、基礎設施、示范應用場景等領域重大項目強化要素保障,爭取早簽約、早開工、早達產。
(四)健全工作機制。
成立三門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推進專班,統籌全市新能源產業培育壯大工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推進專班日常工作聯系與協調。專班定期開展調度會商,重大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五)精準服務企業。
對新能源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實行領導干部包聯服務全覆蓋,圍繞技術改造、研發覆蓋、上市培育、數字賦能、擴大投資等,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暢通新能源企業與地方黨政部門主要負責人的溝通交流渠道,建立長效化溝通機制。
附件:三門峽市新能源產業鏈工作推進專班
附 件
三門峽市新能源產業鏈工作推進專班
鏈 長:萬戰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鏈長:周長青(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薛蒲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成 員:魏 斌(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楊寶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
費新偉(市商務局黨組成員)
姜德華(市科技局副局長)
謝貴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李清凌(市財政局副局長)
呂良濤(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王宇宏(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四級調研員)
陳 夔(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
屈玉春(市政府國資委副主任)
劉春花(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
馬希偉(市投資集團副總經理)
鄒 鵬(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
趙 麒(義馬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張文曉(澠池縣常務副縣長)
郭建體(湖濱區常務副區長)
樊衛星(陜州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王 偉(靈寶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王 星(盧氏縣常務副縣長)
張立新(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工委委員)
陶小壘(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盟會長單位和重點企業負責人:萬祖巖(易事特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王躍(河南天工膜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馮永潘(河南德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吳志庭(河南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旭亮(河南康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周鴻斌(河南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靖新(銳意泰克〔三門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侯曉瑞(中科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李會東(靈寶寶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白忠波(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喬文明(三門峽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崔新慶(河南銀河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