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幾年的強勢發展后,2023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容量新增創紀錄(60GW),毫無疑問,這是歐洲能源轉型帶來的積極成效。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加上需求停滯甚至下滑,也導致電力批發價格下降。這種“侵蝕”在光照時段尤為明顯,這種效應我們稱之為“蠶食”。
當前電力市場批發價格已顯現出太陽能光伏發電價格惡化跡象。在可再生能源新增產能的推動下,歐洲電力市場價格將如何在中期內下降成為主要問題。
2023年夏季已經顯示出高度飽和的跡象。歐洲大多數國家,負價格出現的頻率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荷蘭最近白天時段以20%的負價格領先。
電廠運營商將使用收入疊加和購電協議來管理風險。
正如上述分析,所有技術,尤其是太陽能光伏技術,都將受到白天價格較低的影響。對于太陽能光伏,我們預計到2030年,裝機容量將增加兩倍。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和投資者將無法僅依靠電力市場現貨價格來建設新項目。在經歷了2022年的盈利之后,我們預計“缺錢”問題將成為太陽能光伏資產的主要關注點。事實上,現貨市場正在失去提供信號的相關性,幸運的是,整個歐洲的購電協議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對沖波動的批發市場的風險敞口。
理想情況下,發電商希望發電量覆蓋其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約30年),但是消費者更傾向于簽訂短期合同—10年甚至更短。如今,大多數購電協議的期限為5到15年,而購電協議的期限與資產的融資期限之間存在差異,因此購電協議正確定價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過去15至20年資產的商戶風險敞口可能會降低購電協議的收益,對賣方風險管理的影響更大,從而推高購電協議價格。
截至今天,購電協議價格往往是以遠期批發電價為基礎進行談判。然而,鑒于負定價小時數或低價協議的增加,以遠期批發電價為基礎達成一致將變得越來越困難。未來,隨著商戶價格的低迷,我們認為發電商將更密切地關注如何定義與其資本支出和資產風險管理相關的價格下限。
換句話說,由于太陽能的蠶食和批發市場的價格波動,獨立的即收現付太陽能發電廠購電協議的風險越來越高,定價越來越難。目前,太陽能光伏即收現付購電協議在西班牙等某些國家的報價已經低于可投資水平,這使得其長期不可持續。為了獲得經濟可行性的購電協議,太陽能光伏開發商需要在其報價中靈活操作,比如儲能+光伏、風電+光伏。
雖然大型消費者將繼續尋求價格穩定并推進其清潔能源采購目標,但賣方對沖收入的興趣增加將繼續支撐購電協議市場,我們預測,無論是在數量還是簽署的合同數量方面,短期內會繼續增長。然而,隨著可再生能源市場滲透率越來越高,定價方法甚至定價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