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概念股近期全線下滑、光伏組件出口不暢等諸多因素影響,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制造商股價近幾個月也大幅下降,一些公司的市盈率只有1倍多。
登陸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場的光伏企業,目前有十多家,分別是中電光伏、大全新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尚德控股、晶科能源、賽維LDK、英利綠色能源、晶澳太陽能、韓華新能源、昱輝陽光等。這其中既有涉及上游多晶硅生產,也有中下游電池及組件生產商。
截至美國時間6月21日,中電光伏和昱輝陽光的市盈率分別低于2倍,市盈率在2~3倍的有大全新能源、賽維LDK、晶澳太陽能及晶科能源、韓華新能源等眾多企業。
市盈率偏低
事實上,大部分光伏股票都是在3月底~4月初開始下挫的。以電池及組件制造商中電光伏為例,股價在4月初還穩定在3.9~4美元/股的位置上,但是到了昨日,其股價已下滑到了1.81美元/股,市盈率為1.5倍。
賽維LDK的股價在4月初還有12美元/股,經過2個多月的盤整到了6.83美元,公司的市盈率也僅為3.06倍。
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指出:“目前多晶硅、硅片及電池、組件等整個產業鏈的萎靡不振,難以讓股價興奮起來。”他說,整個行業現在陷入到了一種悲觀的情緒之中,雖然今年二三月,還有人覺得2011年光伏組件的總出貨量會在去年15G瓦的基礎上,再上升20%甚至30%,但是目前整個行業產能過大、各國對光伏產業政策仍處于搖擺不定等原因,都致使投資者的熱情減退。
不過,英利綠色能源CFO李宗煒表示:“2008年上半年多晶硅瘋狂漲到400美元/公斤到500美元/公斤時,很多企業都在拼命進貨,但下半年價格直落到了100美元/公斤之下。2010年上半年還有人覺得整個需求拉升不起來,誰知道當年的光伏組件出貨量比2009年增加了100%。”
毛利率難穩定
部分下游組件企業股價大幅下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光伏組件企業的成本下降,要遠低于光伏組件的價格下降,這樣就導致毛利率難穩定。
本報曾報道,從年初至今國內光伏組件價格已經下跌了30%,而多晶硅的價格也有所下跌,幅度在20%上下。但是后者的跌幅顯然還不夠。
目前國內最大的多晶硅企業保利協鑫(03800.HK)的多晶硅成本約在22美元/公斤,國內其他多晶硅企業的成本則在40美元到45美元/公斤。但是,多晶硅的對外售價還在55美元/公斤~65美元/公斤左右,一些多晶硅巨頭的毛利率仍有50%甚至更高。即便是毛利率較好的下游組件公司——英利綠色能源(今年估計毛利率在20%到25%)也與上游原材料企業的毛利率相距甚遠。
“組件產品降價、需求減弱可以倒逼上游企業降價。”一家光伏組件廠高層劉先生表示,多晶硅生產環節比較復雜,其工藝是一條龍的,不可能說將設備停下來很久,他們肯定希望能夠長期運轉設備,如果下游需求不旺盛了,必然多晶硅公司就會削減價格以求出貨。
雖然股價下滑,但也有公司趁此收購組件企業。近期,能源巨頭法國道達爾公司正式宣布,其斥資13億美元左右收購美國組件巨頭——Sunpower 60%的股份已有了新進展。
在今年4月29日該消息剛剛公布的時候,當天Sunpower的股價就漲了36%。
劉先生以及英利綠色能源等業內人士對短期光伏企業的股價提升仍然不太看好。“下半年意大利和德國政府的政策,可能還會對光伏組件出貨量產生負面影響,而今明兩年日本、中東、中國等市場的光伏安裝量也不會有明顯提升,還不可能支撐整個光伏企業的發展。”劉先生說。
李宗煒則認為,光伏企業從現在開始,可能會經歷18個月的陣痛,但他覺得熬過這18個月后企業無論是出貨量還是毛利率都會有所穩定。
登陸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場的光伏企業,目前有十多家,分別是中電光伏、大全新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尚德控股、晶科能源、賽維LDK、英利綠色能源、晶澳太陽能、韓華新能源、昱輝陽光等。這其中既有涉及上游多晶硅生產,也有中下游電池及組件生產商。
截至美國時間6月21日,中電光伏和昱輝陽光的市盈率分別低于2倍,市盈率在2~3倍的有大全新能源、賽維LDK、晶澳太陽能及晶科能源、韓華新能源等眾多企業。
市盈率偏低
事實上,大部分光伏股票都是在3月底~4月初開始下挫的。以電池及組件制造商中電光伏為例,股價在4月初還穩定在3.9~4美元/股的位置上,但是到了昨日,其股價已下滑到了1.81美元/股,市盈率為1.5倍。
賽維LDK的股價在4月初還有12美元/股,經過2個多月的盤整到了6.83美元,公司的市盈率也僅為3.06倍。
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指出:“目前多晶硅、硅片及電池、組件等整個產業鏈的萎靡不振,難以讓股價興奮起來。”他說,整個行業現在陷入到了一種悲觀的情緒之中,雖然今年二三月,還有人覺得2011年光伏組件的總出貨量會在去年15G瓦的基礎上,再上升20%甚至30%,但是目前整個行業產能過大、各國對光伏產業政策仍處于搖擺不定等原因,都致使投資者的熱情減退。
不過,英利綠色能源CFO李宗煒表示:“2008年上半年多晶硅瘋狂漲到400美元/公斤到500美元/公斤時,很多企業都在拼命進貨,但下半年價格直落到了100美元/公斤之下。2010年上半年還有人覺得整個需求拉升不起來,誰知道當年的光伏組件出貨量比2009年增加了100%。”
毛利率難穩定
部分下游組件企業股價大幅下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光伏組件企業的成本下降,要遠低于光伏組件的價格下降,這樣就導致毛利率難穩定。
本報曾報道,從年初至今國內光伏組件價格已經下跌了30%,而多晶硅的價格也有所下跌,幅度在20%上下。但是后者的跌幅顯然還不夠。
目前國內最大的多晶硅企業保利協鑫(03800.HK)的多晶硅成本約在22美元/公斤,國內其他多晶硅企業的成本則在40美元到45美元/公斤。但是,多晶硅的對外售價還在55美元/公斤~65美元/公斤左右,一些多晶硅巨頭的毛利率仍有50%甚至更高。即便是毛利率較好的下游組件公司——英利綠色能源(今年估計毛利率在20%到25%)也與上游原材料企業的毛利率相距甚遠。
“組件產品降價、需求減弱可以倒逼上游企業降價。”一家光伏組件廠高層劉先生表示,多晶硅生產環節比較復雜,其工藝是一條龍的,不可能說將設備停下來很久,他們肯定希望能夠長期運轉設備,如果下游需求不旺盛了,必然多晶硅公司就會削減價格以求出貨。
雖然股價下滑,但也有公司趁此收購組件企業。近期,能源巨頭法國道達爾公司正式宣布,其斥資13億美元左右收購美國組件巨頭——Sunpower 60%的股份已有了新進展。
在今年4月29日該消息剛剛公布的時候,當天Sunpower的股價就漲了36%。
劉先生以及英利綠色能源等業內人士對短期光伏企業的股價提升仍然不太看好。“下半年意大利和德國政府的政策,可能還會對光伏組件出貨量產生負面影響,而今明兩年日本、中東、中國等市場的光伏安裝量也不會有明顯提升,還不可能支撐整個光伏企業的發展。”劉先生說。
李宗煒則認為,光伏企業從現在開始,可能會經歷18個月的陣痛,但他覺得熬過這18個月后企業無論是出貨量還是毛利率都會有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