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碳減排進程加速,近年來,我國光伏裝機量不斷攀升,但隨著土地成本升高、消納空間不足等諸多問題,光伏已從地面項目逐步發展成為光伏+新業態場景,海洋空間將成為光伏電站開發的新領地。
12月1日,備受矚目的2023中國國際海上光伏大會如期舉辦,本次大會由新能智庫、世紀新能源網主辦,以“海光筑夢 踐行雙碳”為主題,邀請來自新能源行業的專家學者、資深從業者、研究學者、企業家等行業代表,共同探討海上光伏政策、市場開發、技術交流等,為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踐行“雙碳”戰略。
第一部分 進軍藍海 光伏論道
首先,新能智庫常務主任、世紀新能源網主編張松為本次大會致辭,張主編表示,山東是最早提出支持海上光伏產業發展的地區,也是最早出臺海上光伏支持政策的地區之一,“十四五”期間共規劃海上光伏容量4260萬千瓦,其中漂浮式光伏容量接近3000萬千瓦,在未來海上光伏將會成為第四大光伏市場支柱,但目前,我國海上光伏仍處于探索示范階段,各種非技術成本疊加導致其建設成本較高,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相比海上風電,經過數年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建成最成熟、最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同時也把海上風電項目造價降到全球最低,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光伏下海同樣能創造輝煌。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海洋能發展中心 姜波
海上光伏是未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在陸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海上光伏發展潛力顯現,海上光伏是全新的海洋能源利用和資源開發方式,目前,國內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主要以灘涂或近岸為主,漂浮式光伏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另外,姜波還就海上光伏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分析。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吳慕丹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吳慕丹指出,我國海岸線漫長,沿海區域太陽能資源的年均總輻射量處于4800~5500MJ/m2,大多處于豐富、較豐富等級。目前,我國海上光伏降本增效壓力較大,設計施工運維難度大,開發建設流程長,在未來海上光伏項目需在技術體系方面不斷完善,應用場景需從海洋牧場、海上風光同場以及海上能源島融合發展。
陽光水面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博士 吳維武
陽光電源作為清潔電力轉換技術的全球領跑者,在水面光伏系統方面也具備完善的技術與豐富經驗,智能化生產管理、專業材料研發、多模塊連接技術、錨固系泊技術等有效解決目前海上光伏面臨的困難。另外,吳總還針對目前海上漂浮式光伏面臨的可靠性、成本問題、基礎研究需要攻關難點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晶科能源 光伏解決方案高級經理 謝思源
在海上光伏組件方面,晶科能源光伏解決方案高級經理謝思源就晶科Tiger Neo組件如何助力海上光伏落地進行全面講解,晶科能源在海洋環境下進行可靠性測試與組件優化,從鋁邊框、雙層鍍膜玻璃、POE膠膜、提升膠量、TOPcon、IP68連接器+冷縮管+含氟密封膠等方面進行升級,帶來全新的樁基固定式、漂浮式海上光伏解決方案。
高端對話:進軍藍海 光伏論道
本次大會還設立高端對話環節,邀請到陽光水面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博士吳維武、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煙臺)有限公司總經理潘細錄、諾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程晟、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院副教授徐重陽、新能智庫常務主任世紀新能源網主編張松,針對在雙碳目標下,如何更好發展海上光伏、剖析國內海上光伏市場、海上光伏投資可行性、項目成本以及一體化技術研究與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二部分追光逐海 聚力創新
鑒衡認證中心 研發總監 邵亞輝
做了題為“海上光伏組件可靠性評估規范重點解讀”的主題演講,從海上光伏標準現狀、組件可靠性風險、組件可靠性評估規范三大方面進行講解,此外,在光伏領域,鑒衡是國內第一批從事光伏產品認證檢測的第三方機構 ,可提供光伏產品全產業鏈檢測認證,及光伏電站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全套服務。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售前技術支持高級經理 黃彥凱
華晟新能源在海光產品上有獨到的探索與實踐,華晟能源的V-Ocean異質結組件專注于海光應用,其高效,可靠,綠色,專為行業解決痛點問題。V-Ocean組件致力提高全方位產品應用價值,其擁有3高2低5大特點:高效能、高可靠、高價值、低BOS、低碳值,能為海上光伏提供多元化的解決方案。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所電新研究員 謝金翰
做了題為“全球光伏行業現狀與前景展望”的主題演講,過去10年光伏行業經歷了兩輪供給側擴產周期,光伏由政策面切換為基本面驅動,行業實現跨越式增長,而在今年,多晶硅產能大規模放量,帶動全產業鏈價格加速見底企穩,光伏平價全面深化。
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煙臺)有限公司 總經理 潘細錄
中集圍繞著海上光伏開發創新實踐這一話題進行了講述,中集致力于海洋浮體,布局不同形式的海工裝備結構,半潛式是典型的大型海工裝備結構形式,可運用到海洋新能源開發中,另外,中集還建設海上光伏實證基地來實時監測檢測,收集關于環境監測、浮體結構、連接件、系泊系統、光伏組件以及逆變器相關數據,在此基礎上,實現漁光互補、風光同場一體化融合開發。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室主任 謝胤喆
謝主任介紹到,目前海上光伏技術路徑為樁基式和漂浮式,技術難點在于經濟指標、規劃選址、設備選型、參考標準、電網消納等問題,此外,關于海上光伏可參考的設計標準、設計要點及注意事項等方面問題進行詳細解析。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海洋工程部 技術部 副主任設計師、高級工程師 孟慶飛
孟工程師帶來關于海上光伏項目經驗探索與分享,我國大陸海岸線總長度達1.8萬公里,理論可安裝海上光伏近70GW,海上可開發風光資源容量豐富,大力發展海洋新能源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而高質量海上光伏電站需滿足安全可靠、高效施工、運維便利、經濟合理、融合友好五個方面的要求。在固定式海上光伏方面,可利用單樁聯排結構方案、大跨模塊結構方案、小型模塊結構方案、柔性支撐結構方案進行有效的解決
浙江大學教授、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趙西增
在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統水動力難點方面,趙教授進行了詳細講述,他表示,解決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問題,才能實現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統的優化設計和安全運維,趙教授帶領的團隊,目前從光伏系統的耦合分析、海上漂浮式光伏錨泊系統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發,促進中國特色的海洋新能源發展,支撐“雙碳”戰略目標。
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院 副教授 徐重陽
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院副教授徐重陽就“薄膜光伏與光儲一體化技術研究與應用”這一議題進行分享,光伏技術在不斷發展與迭代,薄膜光伏的產業化優勢逐漸凸顯,通過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優化研究來進一步提升電池工作效率,實現構建海上光伏及光儲一體化技術與應用。
諾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周程晟
對近海區域漂浮式光伏結構特點進行分析,近海區域海洋環境條件對于漂浮光伏電站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具有重要影響,采用全柔性HDPE浮體結構形式,抗風能力為60m/s~70m/s。該類型電站可以在水深5m~100m之間的海域安裝。另外,近海區域漂浮式光伏電站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自然災害和運維安全兩個方面,諾斯曼能源針對近海區域漂浮式光伏電站推出安全運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