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將氫列為危化品范疇,制氫項目面臨一系列的生產限制條件,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氫能產業發展。而對制氫環節的政策松綁,將有助于推動氫能產業的快速進步。
今年以來,我國多地紛紛探索對可再生能源制氫在危化品許可方面的政策進行松綁,如河北、遼寧沈陽、吉林等地。綠氫生產項目及其制氫加氫一體站不需在化工園區內建設,也不再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業界認為,此舉有助于降低當地氫氣制造成本,促進氫能行業發展。
越來越多的地區政策為制氫松綁
近年來,業界一直呼吁將氫作為“危化品”管理調整為“能源品”進行管理。受到政策限制,制氫一定要放到化工園區,限制了氫能的應用場景。而且“危化品”這一身份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氫制造成本,也限制了氫能行業發展。
此前制氫之所以需要進入化工園區,是因為國家需要對舊產業進行重新布局。將舊的、零散的、靠近城鎮人口密集區的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至規范的化工園區,新建項目也應按照統一規劃根據等級入園。氫氣作為危險化學品,其制造環節(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氣)也歸類為化工項目,必須納入化工園區統一管理。
可是化工園區在等級、功能設定、環保或安全容量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極大限制了制氫設施的建設。我國化工區在全國分布不均,導致氫氣供需錯位,用氫地區不產氫或產氫少;產氫地區氫能產業不發達,缺乏示范運營的條件。
而且由于氫氣屬于危化品,雖然多地相繼出臺了鼓勵加氫站建設的政策,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在危化品工業園區外建設加氫站成本的很高。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和使用規模的擴大,氫作為危化品管理的限制與日益增長的加氫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車多站少”、“加氫不便”、加氫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的現象將更明顯。
因此,很多業內專家都呼吁過,氫氣生產及加氫環節能否參照天然氣的管理辦法,即根據行業類別區別化管理(天然氣作為工業原料和作為能源的管理辦法是不同的,作為能源使用,在管理或操作上更簡易)。
隨著國家明確氫的能源屬性后,近年來氫產業管理政策逐漸有松綁之勢。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允許在化工園區外建設綠氫生產項目和制氫加氫一體站。
從上述政策中,吉林省、河北省、山東省、遼寧沈陽大東區等地,對于化工園區外的制氫并非限于制氫加氫一體站模式,明確為綠氫生產項目和制氫加氫一體站,并且對于生產項目和制氫加氫一體站的規模尚未在該管理辦法中進行限制。同時,吉林省、河北省、遼寧沈陽大東區明確綠氫的生產不需要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規定大大降低了綠氫制造的合規門檻。
綜合各地政策相關政策內容來看,隨著時間的發展,各地對氫產業管理政策的松綁態度也變得更為積極。
政策“松綁”將有助于打破氫能發展桎梏
允許非化工園區制氫有助于解決氫的來源、安全以及整個存儲和運輸成本的挑戰,而綠氫生產不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將進一步助力氫行業逐步打破發展瓶頸,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
業內專家認為,允許非化工園區制氫使得制氫可以在靠近應用端進行,可以降低儲運成本;減少氫氣在不同存儲容器之間的轉移,降低安全風險;同時,還有利于推動制氫項目建設,增加氫的來源。
而且,將氫作為危化品管理,涉及到的投資、土地、審批等環節的門檻很高,使得綠氫項目建設成本很高,而且其生產、利用場地有較為嚴格的限制,審批手續也十分繁瑣復雜,氫能項目建設緩慢。松綁綠氫生產環節的危化品許可,有助于打破綠氫發展桎梏,降低各項建設成本。
隨著“破冰”政策的逐步落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氫的儲運瓶頸,用氫難、用氫貴或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