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能建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訪談記錄,其中針對8個氫能問題做出了如下回復:
問1:公司氫能制儲輸用等環節的總體規劃?
答:依托公司全產業鏈優勢,從綠電綠氫(電力化工)融合領域迅速切入,分階段、有側重全面介入氫能制備、運輸、存儲及應用等產業鏈全端;加大新能源綠色化工工程技術、電解水制氫成套設備、固態儲氫等氫能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并快速布局相關領域,穩妥進入生物質制氫、電堆、燃料電池等產業。搶抓資源,大力布局新能源制氫,2025年末投資建設5-10萬噸綠電制氫項目。進一步延伸氫能產業鏈條,適當布局建設運營綜合加能站,豐富綠氫制氨、綠氫制甲醇、綠氨應用場景。與大型綠氫、綠氨、綠色甲醇消納企業深度綁定,以銷定產,打通“產銷用”各環節,形成商業閉環。
問2:氫能投資項目的推進情況?
答:公司以大型綠色氫能源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市場化布局制、儲、運、加、用、研產業,適時進入綠氨、綠色甲醇、分布式能源等相關領域。吉林松原綠色氫氨醇一體化基地、甘肅蘭州氫能產業園等新技術示范項目已相繼開工建設。
問3:當前綠氫成本分析和未來降本路徑、價格預期?
答:目前,影響綠氫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制氫電價、制氫裝置年利用小時數、系統規模、設備單價、電解效率、工程管理水平等。其中制氫電價影響最大,年利用小時數次之。未來綠氫降本路徑主要是進一步降低風光發電度電成本、水電解制氫設備單位投資,其次是不斷提升水電解制氫轉換效率、綠氫項目工程管理水平。
問4:綠氫制備綠氨項目的產銷預期?
答:公司綠氨產品的銷售目前將主要面向周邊化工企業、大型跨國化工企業等。隨著未來合成氨市場由傳統合成氨逐步向綠氨轉移,綠氨的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張,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綠氫制備綠氨的收益將不斷提升。
問5:公司在氫能投資中的競爭優勢?
答:公司在新能源發電規劃、設計、建設方面具有技術、人才、經驗等優勢。同時,公司在氫氨化工設計方面具有較為成熟的技術積累和運行業績,可實現新能源制氫項目全過程自主設計、施工及運營,有助于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依托公司內部科研機構技術優勢,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緊密合作,打造產業開發平臺、技術研發平臺與技術應用平臺,助力公司氫能全產業鏈布局發展。
問6:公司氫電解槽產品技術路徑和技術來源?
答:公司氫電解槽技術系公司與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發,路徑目前包含堿性電解槽與PEM電解槽,同時也在布局海水電解槽。
問7:制備電解槽環節,公司自給率多少?公司的核心優勢?
答:公司電解槽生產環節中,部件自產率約90%。公司設計制造的堿 性電解水制氫裝備具有如下核心優勢:一是采用自主研發催化劑,能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二是自創激光雙面焊接工藝技術,重量輕、成本低;三是制氫系統具有高效快速熱啟動功能;四是擁有行業通用性強、標準化高的8MW級堿性電解水制氫試驗檢測平臺,可對公司自產的電解槽性能進行驗證。
問8:公司電解槽檢測平臺能力和成果?
答:公司8MW級堿性電解水制氫試驗檢測平臺,整流變壓器容量8500kVA,可對500-1500標方堿性電解槽進行檢測,分析能耗、電解效率、負荷調節范圍等關鍵指標,出具權威檢測報告。目前已為部分客戶開展了電解槽性能測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