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來的或許比人們預計的要快,不到一年時間,光伏組件報價已經從年初的1.8元/W跌破了1元關口。
國慶假期后,光伏招標項目中出現了1.1元/W的組件報價,令行業為之一驚。正當人們討論年內組件價格能否跌到1元/W以下時,10月18日,華電集團第三批光伏組件集采開標,出現了0.9933元/W的報價。
雖然這不是最終中標價格,卻釋放出一個信號:組件“1元時代”已經來臨。
就在剛剛召開的亞太電協大會上,隆基綠能中國地區部總裁劉玉璽表示,“今年價格的下降超出了我們最初的預期,沒有想到會下跌這么強烈.....我們認為低價競爭的惡性價格戰,是非常不健康的”。
價格“坐滑梯”:供需失衡?
今年以來,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跌。上半年,組件均價由年初的1.8元/W,下降到6月底的1.3元/W區間,甚至出現了低于1.2元/W的報價。
進入下半年,組件價格仍持續下跌。據SMM報價顯示,上月底,單晶PERC組件雙面-182mm現貨報價已經跌至1.21元/瓦。如今更是“不負眾望”,直接跌破1元/W。
不止組件,整個光伏產業鏈產品價格都處于下行趨勢中。
據硅業分會數據,上周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約為8萬元/噸,這一價格僅為去年同期每噸30萬元價格高點時的五分之一。主流尺寸硅片價格為2.78元/片-3.68元/片,僅為去年同期硅片價格的三分之一。M10單晶PERC電池成交價降至0.56元/W,環比下降3.45%。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產品價格的下降,使得組件的制造成本降低,因而也加劇了組件價格的持續下跌。
對于以組件為代表的光伏產業鏈價格的“跌跌不休”,業內認為,短時間內的供過于求是主要原因。
在供應端,產能一直在飆升。尤其是今年以來,大量實體經濟也來跨界光伏,而TOPCon技術為代表的新產能的投建,也在今年提速。TOPCon全行業規劃產能超過1000GW,到今年底,TOPCon名義產能將超過600GW。已有P型產能未被淘汰,又猛然投產大量N型產能,光伏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已成定局。
但需求端的情況不甚樂觀。組件在大量的出貨量,涌入市場,但光伏裝機量的提升卻需要一個過程,直接導致了組件產能一時間難以被消化,庫存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歐洲,出現了光伏組件庫存積壓。據外媒消息,截止8月底,歐洲組件庫存累計達到80GW。
隨著供需失衡,光伏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并且,由于今年上半年很多光伏組件企業的出貨不及預期,為完成全年出貨指標,各企業在組件銷售上加足馬力,爭奪有限的市場。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價格戰不可避免。
競爭白熱化:價格戰到底傷害誰?
產業鏈價格的持續下跌,已經讓部分企業賺不到錢了。
據媒體測算,10月,組件環節的毛利已為-0.03元/W。其中,不含硅料的一體化企業的毛利為0.06元/W,含硅料的一體化企業毛利為0.13元/W。
這和一些業內人士的預測相一致,在此之前,某光伏龍頭企業高管就曾對筆者表示,純做組件的企業已經不賺錢了,光伏龍頭企業依靠一體化優勢,維持著微薄的利潤。“一體化企業獲取電池片的成本較低,實際上相當于犧牲電池片環節的利潤來彌補組件環節。”
利潤的下跌,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有消息指,在硅片環節,除龍頭企業外,其余硅片企業開工率只有50%-70%。
而隆基綠能劉玉璽則將眼下的行業局面,提升到了影響創新能力的層面。他說,“中國光伏的核心優勢在于創新基因,如果企業現在不搞創新了,都來加入惡性的價格戰,后果堪憂。這是非常不健康的,不僅帶給企業內傷,更多會影響中國整個光伏行業,傷害了中國的創新。”
那些因光伏板塊勢頭良好而轉型“趕海”的跨界企業,未來的生存或將更為困難。
剛剛跨界光伏的TOPCon電池生產商向日葵,在上月底公告終止了一項總值8億的生產設備采購合同,“近期光伏行業產業鏈主要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行”,是其停止采購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們本以為這是個賺錢的行業,進入后卻發現價格持續下跌,利潤空間被不斷擠壓。”前述龍頭企業高管表示,隨著組件和整個光伏產業鏈價格的下降,明年競爭將白熱化。
年底行業或將面臨一輪產能出清,如持續面臨利潤下滑,勢必有實力不足的下游企業被“拖垮”,行業大洗牌也很難避免了。
價格難回調:利好行業發展?
隨著光伏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光伏產業鏈價格短期內能否回調,成為業界關注重點。
多數業內人士表示,光伏組件1元/W不是終點。更為激進的觀點認為,年后降到0.5元/W都有可能。
10月23日,組件制造商橫店東磁表示,“我們認為電池組件的盈利明年上半年總體不會有太大改善,去庫存還需要時間,供需失衡使得整體價格水位可能會較低,常規品不會有太大溢價差異,差異化產品還是會有一定溢價,明年下半年可能有些盈利修復。”
橫店東磁的觀點,代表了一部分光伏企業的看法。雖然短期內光伏組件仍然供大于求,但他們相信,N型電池組件和差異化產品會有一定溢價,使企業可以穿過這一輪周期。
更多專家學者認為,價格的持續下跌,也有利好行業的一面。通過即將來臨的“大浪淘沙”,將淘汰掉落后的產能,和無法適應市場的企業。而留下的,可能只會是屈指可數的幾家頭部企業。
另外,業內普遍預計,受益于光伏產業鏈價格低廉,光伏應用環節的市場信心將受到提振,將進一步推高裝機規模。
根據中信證券預計,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約1.4億千瓦。特別是隨著硅料等環節新產能釋放,成本逐步回落,此前受低收益率壓制的地面電站裝機或迎復蘇,裝機比例有望回升,預計地面電站同比增速有望達80%,而分布式同樣有望維持近40%的增速。
從這一層面來看,產業鏈價格下跌,如果在良性競爭的前提下,對于行業長遠的發展也有有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