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揚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揚州市六大主導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其中,在《揚州市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中,文件指出,2025年,產業規模方面,全市新能源產業集群規上企業開票銷售達1850億元、全部開票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年均增幅約41.86%;新能源裝機總容量達到800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651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容量132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7萬千瓦。
技術創新方面,風電裝備產業開票銷售收入22億元,形成“1+1”產業布局,集聚一批風電裝備制造企業,推動現有風力發電企業提質增效,在特色裝備的制造和風場的智能化管運方面形成揚州優勢。
重點發展方向方面,風電裝備產業著重圍繞做優發電、做強裝備的發展策略,打造“輕量、深遠、智慧”的產業特色。支持現有重點企業圍繞深遠海上場景開展海纜研發生產,發揮揚州高端裝備制造優勢和新材料研發優勢,實現葉片的輕量化;在現有風力發電企業中全面推廣集中監控及智慧風場管理系統,提高發電環節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重點舉措方面,風電裝備產業形成“1+1”產業布局,揚州經開區為制造基地、高郵市為發電應用基地。揚州經開區新能源產業園重點解決道路擴寬、高速口改造等方面的事項,以滿足風機葉片、塔筒等產品因尺寸、重量等原因對交通運輸提出的保障需求。
同時,引進國內外一流的大型風力發電塔架、發電機、齒輪箱、軸承、輪轂、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廠商,發展低風速風電機組、海上風電機組,支持智能運維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示范。瞄準風電裝備向大功率、智能化、循環化方向轉型提升,研發玻璃纖維、碳纖維、樹脂、石墨烯防腐涂料、結構膠等先進葉片材料,攻關新型毫米波測風雷達關鍵核心產品,支持圍繞深遠海上場景開展海纜研發生產和工程技術攻關。
此外,發揮基金功能,激發產業活力。支持新能源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建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并帶動社會資本對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成長潛力的新能源企業開展股權投資,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企業上市融資,以增強垂直一體化發展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政策原文如下:
市政府關于印發揚州市六大主導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揚府發〔2023〕9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科技新城、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公司),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揚州市高端裝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揚州市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揚州市新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揚州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揚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揚州市生命健康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揚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1日
揚州市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新能源產業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對于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人類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根據《加快建設制造強市行動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緊密把握“雙碳”目標機遇,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以打造“江蘇新能源產業重要極”為目標,重點瞄準晶硅光伏、儲能電池、風電裝備和氫能等四大領域,實施區域布局優化、園區功能提升、產業鏈條完善、技術創新突破和試點應用引領等五大行動,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牽引帶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2025年,產業規模方面,全市新能源產業集群規上企業開票銷售達1850億元、全部開票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年均增幅約41.86%;新能源裝機總容量達到800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651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容量132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7萬千瓦;技術創新方面,創成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0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新增授權發明專利50件,省級以上“兩站三中心”累計達40家。揚州成為全省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智慧發展和特色發展的新高地,晶硅光伏產業規模列全省第二,氫能產業具有特色示范效應。
——晶硅光伏產業開票銷售收入近1700億元,形成“2+1”產業布局,輔材、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和應用系統等產業鏈環節完備。形成6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年開票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制造企業。組件產量占全省的比重從約16%提升至約30%、占全國的比重從約10%提升至約20%。
——儲能電池產業開票銷售收入近330億元,形成“1+3”產業布局,電池組材料、儲能系統及集成等產業鏈環節完備。形成5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年開票銷售收入超過70億元的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和4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年開票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的鈉離子電池制造企業,我市儲能鋰離子電池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從約1%提升到約10%。
——風電裝備產業開票銷售收入22億元,形成“1+1”產業布局,集聚一批風電裝備制造企業,推動現有風力發電企業提質增效,在特色裝備的制造和風場的智能化管運方面形成揚州優勢。
——氫能產業開票銷售收入8億元,形成“三區、兩園”產業布局,產業鏈條逐步完善,重點培育2-3家產業鏈領軍企業,開通2-3條氫燃料公交車示范運營線路,建成6-7座加氫站。
二、重點發展方向
——晶硅光伏產業著重圍繞產品高效化、企業垂直一體化和應用智能化,打造集聚有磁性、配套有粘性、堅強有韌性和競爭有剛性的產業生態。提升關鍵材料高端研發及產業化能力,鼓勵和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加速垂直一體化發展,基于組件輕質化、柔性化和智能化實現發電應用的高效能。
——儲能電池產業著重圍繞擴大鋰離子電池產量和加快鈉離子電池量產,形成鋰離子電池牽引、鈉離子電池跟進的發展格局。鋰離子電池方面,加大對行業龍頭企業的招引,迅速改變我市一家企業獨大的現狀;鈉離子電池方面,支持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聚焦低成本和高效能加快產品量產和規模應用。
——風電裝備產業著重圍繞做優發電、做強裝備的發展策略,打造“輕量、深遠、智慧”的產業特色。支持現有重點企業圍繞深遠海上場景開展海纜研發生產,發揮揚州高端裝備制造優勢和新材料研發優勢,實現葉片的輕量化;在現有風力發電企業中全面推廣集中監控及智慧風場管理系統,提高發電環節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氫能產業著重圍繞補足配套措施,圍繞制氫技術及裝備、氫儲運技術及裝備、氫燃料電池等方向補齊產業鏈條,加快形成在省內乃至國內的產業優勢,切實加強要素保障和安全監管舉措,打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繼續挖掘上游氫氣供應潛能,拓展氫能場景示范應用范圍,帶動中游電池電堆和其他主要部件制造環節不斷完善和壯大。
三、重點舉措
(一)區域布局優化行動
——晶硅光伏產業形成“2+1”產業布局,揚州經開區和高郵市為制造基地、揚州全域實現分布式發電全覆蓋。
——儲能電池產業形成“1+3”產業布局,江都區為電池新材料生產基地,寶應縣、儀征市和高郵市為電池制造基地。
——風電裝備產業形成“1+1”產業布局,揚州經開區為制造基地、高郵市為發電應用基地。
——氫能產業形成“三區、兩園”產業布局,儀征市、揚州經開區立足產業特色優勢,打造氫能開發及裝備制造示范區;江都區、邗江區、廣陵區及生態科技新城加快打造氫能創新及應用引領區;高郵市、寶應縣強化區域協調聯動,打造氫能產業生態協同區。
(二)園區功能提升行動
——晶硅光伏產業。揚州經開區以新能源產業園為載體,重點解決晶澳三期、阿特斯、棒杰等重大項目220KV變電站及外部線路保障和區內企業污水處理問題。高郵光儲充產業園加快推動220KV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特種氣體供應站和工業鄰里中心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收儲或整合現有低效閑置資源并進行標準化改造,有效保障重大優質項目用地。
——儲能電池產業。高郵市電池產業園緊跟市場需求,引導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轉型升級。江都區以納力新材料二期項目為重點,加強服務保障,推動早投產早達效,打造國際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儀征市推動中興派能與上下游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與產業協同,逐步構建完善的產業鏈條。
——風電裝備產業。揚州經開區新能源產業園重點解決道路擴寬、高速口改造等方面的事項,以滿足風機葉片、塔筒等產品因尺寸、重量等原因對交通運輸提出的保障需求。
——氫能產業。揚州經開區加快突破閥組控制系統、氫儲運技術國產化替代和規模化應用,打造涉氫裝備生產基地。儀征化工園區加快突破綠氫制備技術,布局建設氫能綠色引用示范園。
(三)產業鏈條完善行動
——晶硅光伏產業。加快補齊焊帶、背板、逆變器、匯流箱、智能跟蹤支架等產品制造環節。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全面提升綜合運營能力。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垂直一體化發展。開展“光伏+”應用示范,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工廠和光伏社區建設。
——儲能電池產業。鼓勵企業積極申報《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全面提升綜合運營能力。積極引進央企、上市公司對鉛酸蓄電池制造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盤活資源利用,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重點加大對儲能鋰離子電池制造項目的招引和對鈉離子電池研發和制造企業的培育,盡快形成新材料、裝備制造、電池本體及系統集成、場景應用的完善產業鏈條。
——風電裝備產業。引進國內外一流的大型風力發電塔架、發電機、齒輪箱、軸承、輪轂、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廠商,發展低風速風電機組、海上風電機組,支持智能運維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示范。
——氫能產業。聚焦國內氫燃料電池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制氫裝備、燃料電池堆棧、發電機、闡述元件和旁通設備、加氫裝備以及質子交換膜、碳紙等基礎材料方面的相關企業,在城市公交、港口、廠區物流領域加大氫能應用。
(四)技術創新突破行動
——晶硅光伏產業。依托揚州大學碳中和技術研究院,提升電子漿料、光伏背板等關鍵材料高端研發及產業化能力,不斷提升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發展輕質化、柔性化、多樣化、智能化組件產品,積極開發鈣鈦礦電池(含鈣鈦礦與晶硅/多元化合物薄膜組成的疊層電池)、非晶硅/微晶硅/多晶硅薄膜電池、化合物薄膜電池等新型高效電池技術。
——儲能電池產業。鋰離子電池方面,針對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快速充放電等方面的需求,研發新的電池材料、結構和制造工藝。鈉離子電池方面,加強硬碳負極材料、電解液等主材和相關輔材的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等關鍵技術。緊密跟蹤鉛碳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鋅溴液流電池、熱熔鹽、新型固態電池等單一及混合儲能技術。
——風電裝備產業。瞄準風電裝備向大功率、智能化、循環化方向轉型提升,研發玻璃纖維、碳纖維、樹脂、石墨烯防腐涂料、結構膠等先進葉片材料,攻關新型毫米波測風雷達關鍵核心產品,支持圍繞深遠海上場景開展海纜研發生產和工程技術攻關。
——氫能產業。制氫技術及裝備方面。瞄準高端制氫裝備及多氫源供應兩個方向,著力攻關電解水制氫關鍵設備及零部件,開發工業副產氫純化裝置及CCUS等關鍵技術,鼓勵探索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儲氫裝備方面。優先發展高密度氣態氫儲運技術及裝備,探索大規模儲氫技術。氫燃料電池方面。重點突破電堆、電池配套系統、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
(五)試點應用引領行動
——促進智能制造和智能運調。制定并推進針對新能源企業的“智改數轉”個性化實施方案,提升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完善新能源發電市場化并網機制,提升智能運維、智能調度水平。
——提高綠電應用水平。大力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支持工業園區、大型企業等主體建設用戶側獨立儲能項目,積極支持壓縮空氣、熱儲能、重力儲能、飛輪儲能等新型儲能技術試點示范,發展戶用光儲超微電站,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積極探索應對碳關稅的綠電解決途徑。
——發展面向新能源的關鍵信息技術產品。培育發展能源電子產業,主要包括適應新能源需求的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功率半導體、傳感類器件、光電子器件等基礎電子元器件及有關的先進計算、工業軟件、傳輸通信、工業機器人等適配性技術及產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建引領,推進產業發展。有效發揮新能源產業鏈綜合黨委的黨建賦能產業發展作用,依托揚州市智能產業協會設立黨建園地,常態化開展工作。建立市級部門橫向協同和市縣兩級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重大項目和重大問題的合議制度,建立和完善新能源產業集群統計指標體系,積極跟蹤監測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優化對專業園區的考核體系,切實發揮對產業發展的載體支撐效能。
(二)出臺專項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制定出臺獎補點位更準的專項扶持政策,重點鼓勵企業對標國家標準全面提升綜合運營能力,對申報通過《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實現與其他政策措施的聯動;推動新型儲能加快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研究出臺加氫站建設管理辦法,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加氫站布局,為用氫市場創造良好環境。
(三)發揮基金功能,激發產業活力。支持新能源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建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并帶動社會資本對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成長潛力的新能源企業開展股權投資,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企業上市融資,以增強垂直一體化發展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四)穩固人才隊伍,保障產業發展。借助市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支持企業與當地院校合作辦學,加快培養貼合企業需求的高級管理、高端研發、專業技術和具有一定知識水平和操作實務的一線工作人員,為企業提供長效的人力資源保障。
來源:揚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