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天合光能宣布,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維爾默建造一座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的太陽能光伏制造廠,場地和設備方面的投資超過2億美元(約合14.58億元人民幣)。建成后,該工廠將為當地提供1500個工作崗位,年產能達5GW,并從美國和歐洲采購多晶硅。
從2024年開始,該工廠將使用最先進的210毫米大尺寸硅片和光伏行業最先進的技術生產大功率Vertex系列組件。
天合光能美國分公司總裁Steven Zhu在聲明中表示:“天合光能建造這座工廠的目標是開始創建一個美國制造業的生態系統,為蓬勃發展的美國太陽能市場服務?!?/p>
其實,除天合外,國內已有多家光伏、電池等新能源企業計劃或已經在美建廠。
最近兩周,國內便有兩大電池廠商宣布將在美國投建產能。
國軒高科向媒體確認,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國國軒計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建設年產40GWh電池工廠。
此前,億緯鋰能公告宣布與三個合作方共同出資26.4億美元設立合資公司,投建電池產能。不過相關人員透露,億緯鋰能該事項目前剛過董事會,還要繼續走流程。
五巨頭齊聚美國
赴美建廠的新能源企業中,光伏企業相對更多。
此次不僅是天合光能首次在美國建設制造工廠,也是繼晶澳、晶科、隆基、TCL中環、賽拉弗、浙江昊能光電之后,第7家赴美建廠的中國光伏企業。
至此,中國光伏組件5巨頭已經齊聚美國市場,規劃組件產能已超過16GW。
讓我們將時間往前倒推。
今年6月,阿特斯表示,將在德克薩斯州梅斯基特建立太陽能光伏組件廠,年產量為5GW組件。該工廠投資超過2.5億美元,全面投產后將創造約1500個熟練工崗位,預計2023年底左右開始生產。
今年3月,隆基綠能宣布與美國清潔能源開發商Invenergy合作,在美國俄亥俄州建設5GW光伏組件廠。按照計劃,這座工廠今年4月開建,年底投入運營,將成為美國最大的光伏組件制造廠之一,預計將創造850個就業機會。
同月,晶科能源投入8137萬美元,在佛羅里達州杰克遜維爾市投資新建年產1GW太陽能組件生產線,對其原有光伏組件工廠進一步升級擴產。作為最早一批在美國建廠的企業,晶科能源早2018年就曾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投資建設了400MW組件廠。
2023年初,晶澳科技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2GW的光伏組件產能,預計2023年四季投入運營,可創造600多個新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晶澳科技在2023年半年報中提到,正在積極布局東南亞、澳洲、拉美及中東非地區等新興市場,并在東南亞擁有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生產工廠。
今年的美國市場似乎已經掀起了一輪擴產熱潮。
2022年通過的《通貨膨脹消減法案》,今年年初已經生效。根據這一法案,在美國本土建廠生產和銷售的光伏企業能夠獲得一定補貼,其中組件環節稅收減免額度為0.07美元/W。電池方面,拜登決定為北美電動車組裝提供7500美元的稅收抵扣。
政策利好不僅吸引了中國企業,瑞士、韓國、柬埔寨等國家的光伏企業,甚至美國本土制造商也爭相在美建廠。
8月15日,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發布了一份最新分析報告,稱自《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一年前通過以來,美國太陽能和儲能公司宣布獲得的私營部門投資已超過1000億美元(約合7297億元)。
報告指出,在過去一年中,已有51家太陽能制造廠宣布成立或擴建。
美國光伏龍頭First Solar目前正在積極擴產,預計在2025年將美國本土年產能提升至10GW;由比爾蓋茨投資的初創企業CubicPV,近期對外宣布計劃在2024年建設完成一座年產能10GW的硅片工廠,目前已籌集1.03億美元。
此外,韓國光伏龍頭韓華Qcells在今年1月宣布,將斥資25億美元在美國打造涵蓋硅棒、硅片、光伏電池以及光伏組件的一體化產業鏈;印度光伏企業Saatvik也在近期表示,擬在美國投建一座年產1.5GW TOPCon組件的工廠,并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他國光伏企業在美國建廠,有望在破解對美出口障礙的同時,享受到美國IRA政策給予的高額補貼。
作為全球第二大單一光伏市場,近年美國光伏新增裝機量持續上升,2022年已超過20GW,今年一季度新增裝機6.1GW。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到2030年美國戶用光伏累積裝機容量將增至三倍。與此同時,美國本土光伏制造能力非常薄弱,極度依賴進口,導致其價格居高不下,也成為了企業必爭之地。
除美國外,近年來中東也成為國內光伏制造企業出海的熱門選擇地。
中東萬億市場
作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石油出口方,中東各國如今都在大力推動新能源轉型。
阿聯酋近年來啟動了多個光伏項目的建設,預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44%,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8.5GW;約旦計劃在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到31%;阿曼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SAHIM屋頂光伏項目計劃,預計到2024年,光伏新增裝機約2.1GW,占到可再生能源安裝量的近8成。
在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中東的光伏市場開始提速。
根據中東光伏工業協會(MESIA)統計,目前中東北非地區光伏市場的價值約為200億美元。未來五年內,中東地區還將有價值50億美元的光伏項目投入運營,另有150億美元的項目開建。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低碳能源行業項目價值將達到2570億美元,其中,光伏項目占比50%,換言之,中東將成為下一個光伏萬億市場。
機會就在眼前,作為全世界最卷的國家之一,中國正在加速搶奪中東市場上一切可能。
9月5日,世界第二大多晶硅制造商、中國光伏企業協鑫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接受采訪時稱,該公司正與沙特阿拉伯就開設首家海外工廠進行深入談判。
蘭天石表示,協鑫集團計劃在海外開設一家年產12萬噸的工廠,最早可能在2025年開始運營。他說,公司在多個國家考慮工廠選址,其中,沙特是最優選擇。
“沙特擁有成熟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制造經驗,”蘭天石稱,沙特豐富的陽光資源,也為該國從石油巨頭向太陽能生產國的轉型提供了支持。據他透露,協鑫集團已在沙特申請注冊,當地一個約12人的團隊正與沙特皇家委員會和當地政府官員進行談判。而除沙特外,公司高管還訪問了卡塔爾。
今年上半年,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企業(ACWA Power)董事會主席穆罕默德·阿布納揚集中拜會了一大批中國電力企業和光伏企業。
5月25日,TCL中環宣布與沙特愿景工業簽約,雙方擬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并在沙特投資建設光伏晶體晶片工廠項目。
去年12月,晶科與當地另一家重量級企業——沙特國際電力與水務公司(簡稱ACWA Power)簽署諒解備忘錄,將為其提供4GW的N型Tiger Neo組件,用于項目開發建設。
ACWA Power公司是由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簡稱PIF)控股的一家電力和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綠色氫能等領域的運營商,是沙特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承載沙特2030愿景的重點工程——紅海新城項目,其開發商就是ACWA Power公司。
除了晶科,隆基、陽光電源也都與ACWA Power建立了合作關系。2022年,隆基完成了對沙特紅海新城項目的406MW光伏組件交付。而陽光電源則于今年為這一項目提供536 MW/600 MWh的儲能系統。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涌入沙特,這個萬億規模的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內卷程度絲毫不亞于國內。
機遇與挑戰并存
這幾年來,在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可持續發展等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中擔當重任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全球能源轉型步伐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越來越緊密,海外市場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應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出海建廠并不見得是個一勞永逸的好選擇。
首先,當地不完善的產業鏈配套環境。光伏產業需要完善的供應鏈和合作伙伴網絡,包括原材料供應、設備供應、技術支持等。在海外建廠可能需要建立全新的合作關系,而這需要時間和資源。
其次,高昂的投資及后期運營成本。與國內相比美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建設和運營成本也較高。中國光伏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建設和運營工廠,這可能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造成壓力。此外,美國的稅收和監管要求也可能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另外,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可能對中國光伏企業的經營產生影響。例如,美國政府可能再次采取保護主義措施,加征關稅或限制進口,這可能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銷售造成困難。此外,政治環境的不穩定性也可能導致政策的頻繁變動,給企業帶來不確定性。
最后,本地競爭也是一個潛在的挑戰。美國本土的光伏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將會更好的了解本地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中國光伏企業需要與本地企業競爭,同時適應本地市場的需求和變化。
綜上,中國光伏企業在海外開辟新戰場將面臨諸多挑戰,如何通過合理規劃和靈活應對,將這些挑戰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新機遇,是眾多布局海外的中國光伏企業需要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