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的海洋蘊藏著無盡的可能,我們從未停止過對海洋的開發、利用、探索。隨著人類造船與航海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挺進深藍的構想隨著各種海洋工作裝備的開發創造逐步解鎖。
對于風電領域而言,海上裝機量隨著裝機需求水漲船高,我們需要更多風資源,從哪兒來?據統計,全球80%的風都會經過深海區域,其風資源潛力不可限量。
從目前的共識來看,“潛”往深遠海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潛”往深遠海
遇到難題和挑戰是不可避免的
在所有的海洋生態中,深遠海依然是最神秘莫測的地方。海上風電的運行環境相比陸上更加復雜多變,安全管控任務艱巨。事故災難、自然災害、通航安全、質量風險等等,一旦發生,都是令人頭大的難題。
隨著全球海上風電的快速發展,海上風電運維船已然成為了保障海上風電設備運行和維護的重要裝備之一。
反觀國內,中國海上風電亟需擴張的版圖,也迫切需要專業的海上風電運維船,以滿足運維需求。
中國海上風電運維交通工具的前世今生
木制漁船-普通貨輪-運維船-專業海上風電運維船
我國運維船的起步比歐洲晚,早期是使用木制漁船作為運維船,后來則主要以普通貨輪、救生船等船只改裝而成。
時至今日,我們雖然已經實現性能升級,以單體、雙體運維船為主,但與歐洲海上風電運維船發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隨著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傳統的運維船已經無法滿足當下需求,專業的海上風電運維船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運維船大致可以分為六類:普通運維船、專業雙體運維船、高速專業雙體運維船、居住船、自升式運維船、專業運維母船。
運維母船,即SOV(Service Operation Vessel)最早期使用至海上風電時也被稱為——W2W船舶,即Walk to Work船舶,即使在海上,技術人員仍能“走路上班”,可實現安全、高效、且無障礙地從船舶到風機平臺或海上升壓站的轉移。
目前,國內前五類均有案例應用,唯有海上風電領域的專業運維母船在應用方面還處于空白。
中國海上風電SOV運維母船
潛在應用需求是迫切的
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范圍內大型風電運維船共有32艘,其中包括9艘風電施工/運維母船和23艘運維船。2022年風電運維船共簽約了創紀錄的25個新造船訂單,同比增長60%。
中國2021年新增裝機16.9GW(超全球80%);2022年新增裝機超5GW(約占全球50%);我國海上風電在運營容量已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8月,全球海上風電場在運營容量共計62.83GW,中國以31.01GW的在運營量遙遙領先。
比較可見,領跑全球的中國海上風電裝機量、運營量迫切需要先進高效的SOV運維母船投入運維。
SOV運維母船
緣何為時下最優解之一?
光談需求還不夠,海上風電運維為什么需要引入SOV運維母船,我們將在此引用2個例子輔助說明SOV優勢所在。
首先,提一個大背景:“十四五”規劃項目基本為遠海項目趨勢,現有交通船無法適應。且目前,中國主流的正在建設或規劃建設中的深遠海風電項目大多還是距離海岸50-60公里。
SOV運維母船在30公里以上項目將體現其優勢。以某公司SOV在服務的德國某風場為例,離岸直線距離約40公里,但CTV需根據航道繞行,從風場到碼頭則變成了90公里以上,耗時顯著增加,且海況惡劣,CTV只能滿足最高60%的出海天數,但SOV可滿足80%以上,因此該風場采用一條小型SOV去運維而不是CTV運維。
再以荷蘭的某風場為例,約150臺機組,僅采用1條100人SOV即可滿足全部機組的運維工作需求,同時配置1-2條CTV輔助作業即可。
根據相關測算,交通船理論窗口期49.3%(180天),使用SOV可直接提升約27.4%(100天),合計280天。毫不夸張地說,要革新深遠海風電運維方案,首先就必須革新海上運維船:SOV運維母船搭配CTV輔助作業等運維相輔的綜合運維交通方案,大力推進深遠海風電發展。
這便是電氣風電當下正在布局和落實的,首次在中國風電行業引入2艘海上風電SOV運維母船。其配置DP2動力定位系統,增加了船舶的定位能力和精度;配置主動式波浪補償棧橋能夠克服波浪引起船體位移變換帶來的影響,實現嚴苛海況下的人員和運維備件高效轉運及風場維護作業,可大幅提高船舶運維窗口期。
電氣風電:以智能裝備為基礎
構建智能運維方案
電氣風電的海上風電發展歷程,見證了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史。海上風電領域,我們一直走在前列,利用成熟的平臺綜合經驗和先進的運維經驗,推動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電氣風電傾力打造的兩艘船舶是亞洲首制大型專業化海上風電運維母船,集高效運維、綠色運維、智能運維于一體。并將圍繞SOV運維母船展開一整套遠海運維交通方案,并逐步完善一整套智能運維解決方案,以更優秀、專業、高效的運維服務助力海上風電項目有效運轉,助力客戶價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