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5個月,中國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的出口累計金額分別達1139.42億元、1836.13億元和1521.89億元,成為中國出口的“新三樣”。然而就在太陽能電池出口金額創新高的同時,國內光伏行業卻籠罩在產能過剩的陰影之中。
自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戰略目標”,光伏產業迎來新一輪熱潮。這一輪周期中,頭部企業賺得的盆滿缽滿,行業的高景氣也吸引一大批跨界企業殺將而來,造成光伏產能大爆發。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一季度,國內光伏新增裝機33.66GW,同比大增155%。這相當于去年上半年新增裝機的總和。
產能的迅速提升自然會帶來供需關系的變化,進入2023年,光伏組件上游硅料價格一路下行,從年初最高30萬元/噸下跌至目前均價不到7萬元/噸,直到6月底才迎來企穩跡象。InfolinkConsulting的數據顯示,6月份最后一周多晶硅致密料均價為6.4萬元/噸,降幅明顯收窄。雖然這不是中國光伏行業的第一次周期性波動,但是面對變幻的行情,行業內很多企業仍然不知所措,陷入悲觀和迷茫。
在眾多新老光伏企業中,南玻A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既是中國玻璃行業的龍頭之一,又是國內最早一批光伏企業。在它身上,或許可以發現應對行業周期的應對生存之道。
2023年一季度南玻A營業收入為40.71億元,同比增長46.13%,硅料及光伏玻璃業務的增量功不可沒。4月份,南玻發布公告稱與客戶達成10萬噸太陽能級原生多晶硅料銷售協議,預計2023年4月—2028年12月銷售總額合計為197億元。
可見,雖然行業競爭加劇,南玻的太陽能業務仍然平穩運營、健康發展,甚至成為公司業績的增長點。與很多人印象中不同,南玻A并非跨界進入光伏領域的新玩家,而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光伏產品制造企業。
在度過2018年至2021年國內光伏發電補貼大幅退坡帶來的行業低谷后,南玻于2021年重啟停產技改三年的高純硅料生產裝置。目前,南玻已擁有一條涵蓋高純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及光伏電站運營的完整產業鏈。
日前,在南玻A的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問及公司青海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進展如何?在近期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下,該項目是否會延期建設?對此,南玻A常務副總裁、代首席執行官何進表示,最近晶硅價格確實下跌嚴重,但公司青海晶硅項目在正常建設當中。他稱,公司在立項的時候,已經對晶硅的價格走勢進行了預測,目前基本上符合公司對市場的預判。
市場觀點認為,當上游原產能釋放,會帶動產業鏈下游組件和電池的出貨量;同時硅料價格的下降也會使下游組件成本快速下降,從而使利潤從產業鏈上游硅料向下游分配。而南玻憑借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全產業鏈布局,可以一定程度實現上下游利潤交叉補貼和成本壓力轉移,提高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