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束光,從上海照向全球。
這些光來自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以下簡稱SNEC)聚集的全球95個國家和地區共3100多家參展企業。清潔能源產業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思考不斷碰撞、交織,其間煥發的“中國創造”魅力更是大放異彩。
縱觀全球,清潔能源的產業重心正進一步向中國轉移: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技術創新水平加速提升,市場應用持續擴大。進入2023年,中國光伏產業延續了去年的高熱度,海內外需求依然旺盛。在國內,國家能源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容量33.66GW,同比增長155%。在出口方面,光伏組件、逆變器海外出口表現亮眼,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逆變器累計出口超900萬臺,同比增加46.45%。
與中國光伏馳騁全球市場一樣引人關注的,是愛士惟在SNEC上交出的一份答卷。在此次盛會上,愛士惟用堪稱史上最強陣容的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與規劃布局,向外界生動地演繹了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的戰略定力、創新力與行動力。
一體多面 全力進階
時隔兩年再一次拉開大幕的SNEC展會,百花齊放。中國光伏產業眾多參與者圍繞光儲充一體化布局的比拼,也更加精彩。
不少企業力推光儲充一體化布局的背后,是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在全球雙碳以及能源轉型的大潮下,疊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技術進步與成熟、政策賦能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光儲充一體化的廣闊前景已顯現。
在該領域已有布局的愛士惟,也借著此次展會的契機將其在光儲充一體化布局上的創新與思考展現地淋漓盡致。在超過600平方米的展臺上,愛士惟帶來了近30款產品與解決方案:從320kW的大功率段地面電站光伏并網逆變器,再到全新的三相儲能逆變器、新一代儲能高壓電池,以及業界首款微型光儲一體機、新一代智能充電樁等,愛士惟全面協同發力邁入新階段,一體化布局中的多面性生態正快速擴展。
“愛士惟在此次展會上的呈現讓人興奮,”一位行業相關人士在參觀展臺后表示。“他們豐富的產品系列、首次亮相的多款新品以及解決方案,將會給公司、行業帶來無限遐想的空間。我相信,他們會在助推全球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賦能全球向能源低碳轉型,進而實現雙碳目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品加持 賽道突圍
在光儲充一體化趨勢下,市場參與者如何更好地掌握主動權,考驗的則是自我革新與進化的實力。毋庸置疑的是,一眾中國品牌已經拿出最好的態度、最快速的反應、最具實力的研發團隊“披堅執銳”,蓄勢待發。
以愛士惟為例。愛士惟通過蘇州、上海、西安三大研發中心的技術托底,在光儲充領域亮出眾多新品,涵蓋工商業、戶用、地面電站等多個場景。截至目前200多項知識產權、70多項核心專利發明所賦予的技術和產品底氣,可略見一斑。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三款儲能新品的首秀:業界首款微型光儲一體機、新一代三相儲能逆變器5-12kW以及新一代儲能高壓電池。具體而言,愛士惟微型光儲一體機有別于市場上其他產品,高度集成了微型逆變器、低壓儲能、隔離并網等一體化功能,為充分利用、存儲太陽能資源提供了創新思路,助力家庭節省用電成本的同時,也為社會用電平衡貢獻專業力量。在新一代三相儲能逆變器5-12kW中,愛士惟可配置3路獨立的MPPT接口,能夠更好地適應多朝向屋頂,從而獲得更高的總發電量。研發的又一力作--儲能高壓電池則采用車規級芯片,最大可實現8個電池簇并聯,在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實現了一大跨越。
“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獨立戶用公寓陽臺上開始裝上光伏,”愛士惟一家海外合作伙伴負責人說道。“愛士惟在深刻洞察市場后研發的微型光儲一體機,能夠很好地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他們貼近市場主動探索、主動求變的精神也讓人欽佩。”
面向未來 多方合力
光儲充一體化所聚焦的清潔能源賽道,在雙碳的驅動下,仍將繼續保持進一步增長。以光伏為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此前表示,2023-2030年,保守情況下,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約95-120GW;樂觀情況下,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約120-140GW。同期,保守情況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280-436GW;樂觀情況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約330-516GW。
在穩健增長的同時,世界的目光也更多地聚焦在高質量發展這一關鍵詞上。愛士惟以高質量發展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同各國企業、各類機構在渠道、科技、人才、管理等各方面的合作,通過雙方乃至多方的共通、共融、共建實現影響力的“1+1>2” ,以期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場、引領前沿技術。
在此次SNEC展會上,愛士惟分別與澳大利亞最大的太陽能批發分銷商OSW、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球化布局、產學研深度合作、碳市場與碳交易等領域展開更深入的探索。
面對新未來,領銜中國出海“新三樣”的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既有承載市場發展的潛力,也構建起覆蓋全球的影響力。在全球光伏、儲能、充電樁的競逐中,愛士惟將繼續加大投入,在全球化布局、產業鏈延伸、產能擴張上全面發力,積極擁抱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促進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