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世紀新能源網、中國氫能100人論壇主辦,氫能觀察承辦的第三屆世紀氫能大會在京隆重召開。
Agora能源轉型論壇中國區總裁、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及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涂建軍發表《歐洲氫能發展現狀對中國的啟示》主題演講。
近年來,人類社會面臨的沖突危機逐漸增多,去全球化疊加新一輪權力再平衡周期對能源行業影響深遠。細數能源轉型歷史可以看到,世界的危機與變革往往推動了能源結構的變化。在多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歐、東南亞有必要進一步深化三方在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
歐洲是全球氫能經濟尤其是綠氫投資的熱土,全球46%的綠氫項目分布在歐洲。涂建軍介紹,歐盟氫氣年消費量780萬噸,全球占比約11%。煉油與化肥行業占比分別為50%與30%。德國與荷蘭是最大的兩個氫氣消費國,占比分別為22%與17%。
受政治因素影響,為了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歐盟計劃通過大力發展氫能來實現能源脫碳與轉型。歐洲已經官宣的氫能項目代表2030年54 GW或者500萬噸氫氣的產能,電解槽是歐洲氫能生產的主流技術路線,工業以及氫谷是歐洲氫能需求的重中之重。
涂建軍表示,綠氫在中長期內將比藍氫和灰氫更有競爭力,但生產成本的驅動因素不確定性極高。盡管如此,大批戰略投資者依然參與了歐洲大陸的能源試點項目。盡管歐洲氫能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但具體結果還未可知。
分析歐洲氫能產業發展情況,可以看到對中國的政策啟示。在涂建軍看來,在所有需用可再生氫來實現氣候中和的領域中,毫無異議應用氫能的場景十分有限。在工業、電力、建筑及交通運輸領域,氫能應用場景還存在爭議。在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上,歐洲天然氣輸送系統運營商提議建設氫氣骨干網,工業脫碳是重中之重,歐洲利用現有管道進行氫氣輸送以達到工業碳減排的目的。
涂建軍表示,歐洲在氫能管制和立法方面的探索和實踐非常值得中國學習。建設能源轉型的生態系統,需要各個行業共同助力。行業耦合的概念對于建設新型能源系統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