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車企來說,2022年是危機四伏、內憂外患的一年,地緣格局動蕩、原材料漲價、芯片結構性短缺等問題不斷,汽車供應體系遭受考驗,全產業鏈承壓,可謂挑戰重重。但越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就越能體現出車企的抗壓水平與發展實力。近日,2022年車企年報陸續發布,有的逆勢飄紅,一騎絕塵,甚至實現了凈利潤的翻倍增長;有的穩健前行,不斷夯實自身的同時還提升了產品和品牌的市場競爭力,逐漸得到了市場認可,進入了收獲的季節;有的在順風時闊步前進,步子邁得太大,以至于在逆境中的表現反而不盡如人意,開始反思與冷靜;還有的優勢明顯,但短板也不容忽略,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面臨掉隊的風險……
一直以來,自主車企都是我國汽車產業的一支標志性隊伍,它們的業績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不過,值得強調的是,它們以靈活的體制優勢、獨特的創新能力以及敢想敢拼的勇氣,站在行業發展的風口浪尖進行各種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無論成敗,對行業的貢獻都有目共睹。
進擊的比亞迪:凈利增長超4倍?激進迎戰2023
在已經公布財報的4家自主車企中,比亞迪稱得上是最大贏家。財報顯示,比亞迪營業收入4241億元,同比增長96.2%;凈利潤166.2億元,同比增長445.8%;毛利率17%;總資產4938億元,同比增長67%。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2022年度凈利潤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同時創下單季度凈利潤歷史之最。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盈利能力,比亞迪都已經一馬當先,跑在了自主車企的最前面。這也給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巨大的信心和勇氣,在3月29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他信心滿滿地立下了“今年銷量300萬輛起步,爭取360萬輛”、“在年底前成為國內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目標。
規模化效應顯成效
比亞迪用自己的成績證明,只要市場規模跨過那道坎,新能源車企就能擺脫“增收不增利”的魔咒。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汽車累計銷量約186.85萬輛,同比增長152.46%。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約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毫不夸張地說,比亞迪已經成為去年我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上跑得最快的選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27%,同比增長近10%,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上也超越了特斯拉,來到了第一名的位置。
銷量的大幅增長不僅帶來了收入的增長,也讓汽車產業的規模化效應開始顯現。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旗下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3246.91億元,同比增長151.78%,占總收入的76.57%;汽車相關業務毛利率為20.39%,同比提升3.69個百分點,單車毛利達到3.67萬元,較2021年的2.71萬元增長35.4%。
有分析稱,隨著銷量的迅速提升,比亞迪整車制造中不少固定成本的折舊和攤銷都開始通過汽車產品規模化量產銷售后實現了成本遞減,而且從比亞迪此前逐步增長的單車利潤和毛利率來看,其也從此前的全面聚焦“跑馬圈地”擴大汽車產品的銷量規模,逐步轉為利潤和規模并重的局面。值得指出的是,今年比亞迪將迎來新的考驗,那就是在整體汽車市場價格戰的慘烈洗牌下,比亞迪在市占率上積累的優勢和單車利潤上的進展究竟只是曇花一現,還是真具備足夠的持續性。
厚積薄發來源于多年積累
“無論是從銷量、營收、凈利潤,還是從市場份額等各方面表現來看,這都是比亞迪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好成績單。”有業內人士表示,聯想到此前比亞迪陷于50萬輛的魔咒中不能自拔,傳統燃油車腰斬式下滑,新能源汽車增長乏力,如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的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憑借著比亞迪自身多年的積累和沉淀。
在產品方面,比亞迪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在投入方面更是真金白銀地投入,毫不吝嗇。以2022年為例,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202.2億元,同比增長90.3%,這已經超過吉利和長城在去年研發投入上的總和。截至目前,比亞迪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3.9萬項、授權專利超2.7萬項,研發人數近7萬人。
在產業鏈布局方面,比亞迪旗下子公司覆蓋動力電池和車規半導體等多個核心零部件領域。盡管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但這樣的好處也顯而易見,既可以在供應鏈體系遭遇挑戰的時候擁有較強的保供和成本管理能力,也可以在外供比例抬升之際,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盈利水平。以動力電池為例,2022年比亞迪的累計裝機總量已經達到了89.84GWh左右(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突破了20%,在全球的市占率也從2021年的8.7%大幅提升到13.6%,與排名第二的LG裝機量幾乎持平。
憑借著2022年的好成績,比亞迪能否在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今年取得突破,達成300萬輛甚至360萬輛的銷量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反思的吉利:盈利能力不足?新能源車拖后腿
盡管在2022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吉利高層的態度主要是“反思”和“求變”,但客觀而言,2022年吉利的財報成績其實挺“好看”。數據顯示,2022年吉利汽車全年銷量達到143.3萬輛,同比上漲8%;營收為148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5.6%,創下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52.6億元,同比增長8.5%,扭轉了連續3年下跌的態勢。吉利顯然并不滿足于此,吉利控股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在財報會上坦言:“我們吉利汽車丟掉了中國民族品牌第一的寶座;在新能源車發展的道路上,被最優秀的同行拉開了距離;大家也看到我們的股價從最高時的36港元,掉到了今天(指3月21日)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謂不大。”反思之下,吉利能重回“自主一哥”的位置嗎?
盈利是短板
數據顯示,2022年吉利汽車銷量達143.3萬輛,其中,吉利品牌銷量為112萬輛,領克銷量為18萬輛,極氪為7.2萬輛,睿藍為5.6萬輛。但銷量增長的喜人態勢并沒有讓吉利志得意滿,反而更擔憂去年表現出來的盈利能力不足問題。據悉,2022年吉利汽車的總現金水平上升20.4%至337億元,毛利率為14.1%,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平均單車收入同比增長近三成達到10.3萬元,單車毛利潤則增長11.1%達1.75萬元。
分析認為,吉利汽車之所以出現全年凈利潤增速不及營收增速的現象,首先是因為毛利率的下降;其次是因為銷售費用與行政費用的增長,合計為185億元,且同比增速達到30%,遠大于毛利增速;第三,正如吉利汽車在財報中所說的那樣,“電池、芯片等零部件成本大幅上漲,以及極氪新業務發展初期大量投入的影響”,也是導致其盈利水平不如預期的原因。有業內人士直言,極氪和領克在高端化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再加上變現周期的拉長,這意味著吉利在直銷渠道和研發投入的攤銷將進一步降低其盈利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年吉利汽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這也是導致其盈利水平下滑的因素之一。財報顯示,2022年吉利汽車研發總投入為84億元,同比增長51.2%。近10年來,吉利控股集團累計研發投入更是超過1500億元,設計研發人員超過2萬人。尤其是在智能駕駛方面,吉利控股集團布局了新能源科技、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領域、能源管理以及車載芯片、操作系統和低軌衛星,全力打造全棧自研生態體系能力,這些投入的回報尚需時日。
新能源汽車表現不佳
與自己相比,吉利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取得了長足進步,旗下產品(含吉利、幾何、領克、極氪、睿藍)全年銷量達到32.87萬輛,同比增長超300%,單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多次突破30%。具體來看,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328%,達到26.23萬輛;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19%,達到6.65萬輛;油電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同比增長3948%,達到2.57萬輛。
可惜這些成績在友商面前,就顯得有些不足了。吉利認為,自己在電氣化轉型方面的步伐較慢,未能延續其在燃油車時代的市場優勢。“帝豪L這樣不太成熟的混動產品,以后不會出現了。過去幾年我們落后于人,我們總結了經驗教訓,也在堅守戰略定力,既要著急又不能太急。”桂生悅提出,新能源轉型和市場占有率,特別是提升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是當下吉利的首要任務,而追求銷量和銷售收入的規模化,不斷提升品牌、用戶、企業價值,包括具體的毛利率、運營效率、各種器件費用指標,則是吉利長期追求的目標。
基于此,吉利已經明確了后續的轉型框架,吉利、領克和極氪在產品的市場劃分上互不干擾,吉利主要目標為20萬元以下的大眾化市場;領克品牌主打20萬~30萬元區間的市場,打造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而極氪則將猛補智能駕駛功課。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首席執行官安聰慧表示,極氪自研的智能駕駛方案,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忐忑的長城:營收利潤雙增長?但危機難掩
與上述兩家民營車企相比,長城汽車在3月30日公布的財報就沒那么亮眼了。3月30日晚間,長城汽車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373.4億元,同比增長0.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2.66億元,同比增長22.9%。作為國內盈利水平一直跑在前面的民營車企,長城連續3年凈利潤都實現了增長,可謂穩扎穩打。但令人擔憂的是,長城汽車不僅沒能在去年完成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標,還是4家自主車企中惟一銷量下滑的企業,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整,其盈利能力難免會受到影響。
品牌高端化成績顯著
一如既往,長城汽車2022年的利潤情況表現良好。財報顯示,2022年長城汽車毛利潤達到266億元,同比增長20.71%,全年毛利率達到19.37%,相較上年同期增長3.21%。取得如此成績并不容易,要知道,這些年長城汽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并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加強,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121.81億元,同比增長34.34%,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8.87%。長城官方信息顯示,其專利公開量和授權量均創下歷史新高,專利公開量達6042份,同比增長62.86%,蟬聯中國民營車企第一;專利授權量達4652份,同比增長42.87%,位居在華車企第一。
“(長城汽車)單車ASP強勢突破,高端化發展戰略顯著提振毛利,帶動業績靚麗表現。”銀河證券分析稱,2022年長城汽車產銷分別實現111.16萬輛和106.17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3.94%和17.11%,這主要是受到疫情擾動、芯片短缺等不利影響。但即便如此,長城汽車的營業收入仍逆勢微增0.69%,這主要得益于產品高端化和多元化發展策略下,產品價值量的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長城汽車單車平均售價為12.94萬元,同比增長2.29萬元,增幅達到21.50%;單車毛利率分別達到19.37%,同比顯著提升3.21個百分點。其中,高價值、高毛利的坦克產品供不應求,品牌年銷量達12.57萬輛,同比大增47.18%,是支撐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單車盈利能力改善的主要驅動力。
新能源車何時奮起直追
在分析長城汽車去年銷量出現下降的原因時,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新能源汽車跟進不及時所致。2022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0.3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只有9.7%。事實上,今年2月,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曾公開承認,長城汽車確實在新能源汽車轉型上慢了半拍。
光認識到錯誤顯然不夠,長城汽車已經公布了全新的發展戰略和全新混動Hi4技術,不僅確立了混動、純電、氫能三軌并行,多條技術路線并舉的發展策略,而且還構建了業內領先的“光伏+分布式儲能+集中式儲能”的能源體系,完成了“太陽能-電池-氫能-車用動力”的全價值鏈布局。此外,在產品推出不夠積極的背后,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研發并沒有落后。據介紹,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利公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1966份、1650份,同比分別增長51.11%和80.53%,均為國內車企第一。
有理由相信,在新能源汽車賽道開始奮起直追的長城汽車,有望在步入新發展階段的同時,贏得更多的市場肯定,從而收獲更好的業績表現。
穩健的奇瑞:收入破2000億?國內國外齊“開花”
雖然不屬于上市公司,但作為曾經的“自主一哥”,在不久前公布2022年經營成績的奇瑞同樣是自主車企中值得關注的一員,尤其是在經歷過轉型“陣痛”后,奇瑞終于在2022年迎來了大豐收。官方信息顯示,2022年,奇瑞控股年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23萬輛,年營收也首次超過2000億元,達到2086億元。能在2022年總體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取得自創辦以來最好銷量和銷售額紀錄實為難得。奇瑞整裝待發,對2023年雄心勃勃——立下了“超過行業平均增速的加速度”的小目標。
創造“4個歷史首次”
今年元旦剛過,奇瑞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了2022年的“戰果”——“4個歷史首次”:除了銷量和營收分別首次超過100萬輛和2000億元以外,2022年奇瑞出口再創新高,首次突破45萬輛;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持續發力,第一次銷量超過20萬輛,達到23.3萬輛。
銷量的增長得益于產品線的進一步豐富,在乘用車品牌中,奇瑞品牌全年銷量為90.86萬輛,同比增長38.3%。去年9月,隨著艾瑞澤8、艾瑞澤5 GT的先后上市,奇瑞在轎車細分市場的布局得以完善,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整體銷量的新一輪增長。在具體車型方面,2022年主打高端的星途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為5.1萬輛,同比增長37.6%;捷途汽車全年累計銷量18萬輛,同比增長16.9%。
奇瑞汽車的銷量成績同樣來自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品銷量為23.28萬輛,同比增長112.9%。據悉,目前奇瑞的新能源乘用車主要分為純電動和混動兩大領域,包括奇瑞小螞蟻、QQ冰淇淋、瑞虎8 PLUS鯤鵬e+、星途追風ET-i、捷途大圣i-DM、無界Pro、艾瑞澤5e等,其中,奇瑞小螞蟻和QQ冰淇淋依靠親民的價格成為銷量代表。
海外市場傳捷報
在國內市場節節攀升的同時,奇瑞在海外也頻傳捷報。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奇瑞累計出口45.13萬輛,同比增長67.7%,連續20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截至目前,奇瑞累計出口量占同期中國汽車全部出口量的20%。據介紹,2022年,奇瑞集團接連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中國品牌乘用車單月出口紀錄,共有4個月的單月出口量超過5萬輛。
歷經多年積累終有成效,在國內國外齊“開花”的當下,奇瑞表示,進入2023年將按照穩中求進的戰略節奏,在銷量、營收、市占率等各項指標上力爭實現更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