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累計裝機容量預計達3250萬千瓦,持續保持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全球第一。隨著國內海上風電加快開發和產業鏈國產化進程提速,海上風電產業逐漸向大功率、深遠海挺進。日前開工建設的海南萬寧百萬千瓦漂浮式海上風電試驗項目,是我國首個規模化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
我國近海水深5至50米范圍內,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為5億千瓦,而我國深遠海風能可開發量則是近海的3到4倍以上。深遠海風電機主要以漂浮式為主,不僅可以就地消納,還可以為遠海設施供電。我國浮式風電起步較晚,目前我國浮式風電裝機容量排名全球第四,預計到2026年,累計裝機容量有望突破50萬千瓦。據國家能源局委托水電總院牽頭開展的全國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全國共將布局41個海上風電集群,預計深遠海海上風電總容量約達290GW。研究機構認為,十五五期間將打開我國深遠海風市場空間,有望開發150-200GW,海風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將由十四五期間15GW向十五五期間30GW-40GW進發,進而打開漂浮式海風廣闊的成長空間。
亞星錨鏈(601890)是全球系泊鏈龍頭企業,基本壟斷國內漂浮式海風系泊鏈市場,直接受益漂浮式海風從0到1的成長。
潤邦股份(002483)具備為市場每年提供30萬噸的海上風電基礎樁和導管架的產能規模,受益深遠海基礎(導管架和浮體)價值量進一步增大。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