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 丹尼爾•謝弗 法蘭克福報道
為了重獲增長,埃馬克(Emag)必須在新興市場擴張,為此它們引進了中國潘氏家族作為投資者。
德國機械工具制造商埃馬克2009年營收減半,老東家決定采取大刀闊斧的舉措。
面對在新興市場擴張以刺激增長的迫切需要,埃馬克董事長諾伯特•漢斯(Norbert Heßbrüggen)重提危機前的一項計劃,準備引進交好的一個中國家族作為投資者。
2010年末,屬于潘氏家族所有的江蘇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Jiangsu Jinsheng Industry),買進了埃馬克的一半股權,埃馬克由此成為首家由一個德國家族和一個中國家族共同擁有的德國企業。
現年76歲的漢斯表示:“如果你打不贏他們,你就加入他們。”“從長遠來看,我們作為一家以歐洲為中心的企業,將面臨種種困難。這是我們引進中國投資者的主要原因。”
這筆交易是中國企業向無序發展的德國機械工程行業(主要由中小型企業構成)挺進的一個例子。人們預計,近些年由小筆收購——收購對象包括機械工具制造商希斯(Schiess)和專門從事太陽能業務的庫特勒(KSL Kuttler)——構成的涓涓細流,將逐漸匯成包括較大規模交易在內的潮流。
奧緯咨詢(Oliver Wyman)合伙人托馬斯•考奇(Thomas Kautzsch)表示:“今后我們還將看到更多收購。”
中國投資者以往通常是把處于破產或陷入嚴峻危機之中的企業整體吞下,而埃馬克則樹立了一個合作的范例,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它可能成為業內的一個榜樣。
雙方合作的念頭最早興起于在Staufeneck城堡舉辦的一次家族晚宴上,該城堡位于薩拉赫(Salach)埃馬克總部附近。這項交易標志著德國企業在中國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創合資公司的策略發生了一次逆轉。
漢斯表示,他與潘家做了近五年生意,引進潘家,既是為了獲得新資本,也是想借鑒中方在應對市場對廉價高品質機械產品的強勁需求方面的經驗。
雖然埃馬克如今有了一個中國股東,但它仍全盤擁有在華業務。埃馬克計劃明年在金壇市興建第一家工廠,這將是其歷史上最大一筆投資。
“中國人正往上游走,而我們正向下游走。”
“我們希望擴充我們的業務,并盡可能地降低價格。”
鑒于亞洲企業占據著60%的機械需求,漢斯表示,埃馬克別無選擇。該集團有1650名員工。
漢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收購了破產的埃馬克,將這家公司發展為工業機床領域的科技領軍者。他表示,非常信任中方合作伙伴潘雪平。
“中國與德國一樣崇尚勤奮好學等美德。”
“我們也看到那里興起的企業家與德國在二戰后興起的企業家一樣,都是真正希望創造一些東西的人。”
漢斯表示,潘雪平將帶來知識、文化建議和銷售動力。江蘇金昇實業從事紡織品、嵌齒輪及其他業務。
柏林工程和經濟應用技術大學(HTW)德中商業關系專家沃爾夫岡•胡梅爾(Wolfgang Hummel)表示,中國投資者能夠提供德國中小企業所需要的東西。
“許多機械制造業的中小型企業由于出口策略的原因,在獲得銀行融資方面正面臨困難,所以它們開始尋找其他合作伙伴。”
“中國人十分務實,也不像許多德國銀行那么看重季度業績。”
五至十年前兩國企業之間的早期交易,目的是把生產遷移到中國和低價獲取德國技術。
雖然大多數交易以失敗收場,但它們激起的對中國投資者的不滿之情至今難以消除。
但在今天,中國投資者對工程及其他先進工業集團感興趣,與推薦投資德國高科技機械行業的政府指導方針相符。
在一些人看來,這種趨勢讓人擔憂。
“中國人利用機械制造商的財務問題進入德國經濟的心臟——中小型企業。”德國最大工業集團之一的首席執行官表示。
“我要是政治家就會采取行動。”
不過直到目前,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對他們所收購企業的控制都很松。
胡梅爾表示:“中國投資者也學會了避免犯一些德國企業在中國依然在犯的一個錯誤:他們盡量不去過多地干涉本土管理層。”
譯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