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北京市發布《關于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北京將著力促進數字賦能城市、產業、生活,加快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著眼世界前沿技術和未來戰略需求,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優勢的數字產業集群。
縱深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支撐體系,全面激發數據資源要素潛力。
(1)落實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制定公共數據管理、數據開放和數據交易管理等全要素配套體系構建方案,積極向國家爭取開展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綜合試點。
(2)加快形成以數據專區、大數據交易所、數據跨境三輪驅動的數據要素開放流通平臺,推動大數據平臺數據專區引入長安鏈實現“以鏈控數”,持續完善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功能。加大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力度。
(3)新建5G基站1萬個以上,推動5G實現從基站的全覆蓋到應用的全覆蓋,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高可靠低延時車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和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6G技術研發。
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深化傳統產業數字賦能,激發數字技術創新活力。
(1)深入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加快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對200家規上企業開展智能化診斷評估,新增2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2)培育數據驅動的未來產業,制定區塊鏈行業標準,出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建成區塊鏈先進算力平臺。加快突破互聯網3.0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提高數字化場景應用水平。
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城市基礎設施深度融合,讓數字技術更好惠及民生、造福人民群眾。
(1)深入推進智慧城市“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京通”“京辦”“京智”應用,加快空間計算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工具庫研發,推動感知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
(2)推動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開放,推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文旅等建設,深化數字化社區建設試點,持續推進數字服務適老化改造。
(3)基本完成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階段擴區任務,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進車路協同路側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和認證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