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光伏企業的品牌建設相較2021年應該說有了較大進步,無論是在事件營銷、口碑建設,還是在海外市場建設、強強聯手方面都有了全面的進步。中國光伏行業的全球影響力日趨明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伴隨著全球光伏市場的崛起,中國光伏行業及光伏企業在面臨著國內的激烈競爭的同時,也將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光伏企業展開直接交鋒。
雖然2022年,中國光伏行業在產業上游價格持續拉升,帶動了幾乎整個產業鏈多環節價格的提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并未降低中國光伏行業看好程度,多行業企業相繼跨界光伏,在增強中國光伏行業的實力及影響力的同時,是否會引起行業亂象的發生,給中國光伏行業帶來負面影響為業內所擔心。但隨著新勢力的介入,對中國光伏行業的促進作用同樣明顯,或帶動龍頭企業的發展動力,從而促進整個行業快速的發展。
新勢力跨界促進行業競爭加劇
伴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確定,以及系列積極政策的落地,我國光伏行業為越來越多行業的企業所看好,并積極介入。
相關數據顯示,在2022年“跨界”進入光伏行業的企業近70家,涵蓋通訊、房地產、互聯網、玩具、養殖、紡織等多個行業,投資板塊幾乎涉及光伏產業鏈條的每一個板塊。
諸如,汽車巨頭吉利布局多晶硅,玩具企業沐邦高科、燃氣生產和供應商清電能源、鋁電巨頭其亞進軍硅片,服裝企業棒杰股份、互聯網巨頭騰訊、互聯網應用服務商三五互聯、鋼絲繩制造商賽福天、毛紡巨子江蘇陽光等投資電池,養老、交運物流天宸股份、家具零售知名企業宜家等下注組件板塊,中石化、綠康生化則看好輔材膠膜板塊,投資光伏電站的企業相對位數不少,諸如中國燃氣、中儲股份、海爾等。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中國光伏規劃擴產項目超過480個。
雖然各企業跨界的做法有所不同,有的完全發力光伏,剝離原有主營或者非主營業務,也有的在原有業務基礎上新增光伏業務,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但是不管做法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光伏行業的活力與影響力,對中國光伏品牌的打響益處明顯,但同時因為光伏賽道的火熱程度,不乏企業為急于切入賽道而未做好全面準備,這或將是一個潛在危險。在擴產的部分項目為分期建設,未來則視市場變化情況擇機啟動,而此也或將導致項目是否能最終落地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但總體而言,更多的跨界行為,增強了中國光伏行業的影響力,同時火熱的板塊對切入的企業來說未嘗不是一次品牌的宣傳,或者可以實現多贏局面。
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增強品牌影響力
光伏行業作為日漸成熟的行業,光伏企業無論是在品牌宣傳的渠道還是方式上都日趨成型、成熟,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長期以來,線下宣傳依舊是諸多企業的重要宣傳方式,峰會、展會等線下活動深受光伏企業青睞,以此增強自身或者新品的曝光度,進而擴大品牌影響力。
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行業線下活動深受影響,多個會議不得不延期或者取消,而此對于光伏企業自身品牌的宣傳帶來較大的沖擊。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行業內稍顯知名的會議超九成出現延期或者取消的現象,其中最為知名的則為全球最大光伏展會——SNEC,更是不得不從延期到取消,而此對光伏企業來說影響頗大。
SNEC幾乎成為光伏企業新品發布、品牌宣傳的重要平臺,無論其宣傳力度、企業集中度、會議影響力,還是受眾廣度都是其他會議所無法比擬的。2022年SNEC的延期至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部分企業的宣傳計劃,進而影響到品牌曝光度。
品牌發聲成為諸多光伏企業需要解決的事情,所以七月份在濟南舉辦的2022第十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太陽能利用大會規模超過歷屆規模,參會企業創出新高,到會者遠超預期。而此也成為部分企業發布新品、品牌發聲的平臺。雖相較SNEC多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但卻是企業相對更好的選擇。而此也反映出中國光伏企業品牌建設意識的提升。
中國光伏企業除加強國內品牌宣傳力度之外,在海外的宣傳力度亦有所加強,相比2021年,中國光伏企業2022年在參加海外會議方面亦有所發力,諸如慕尼黑太陽能展Intersolar、美國光伏展、巴西光伏展等,都有著更多中國光伏企業的亮相,也打破了只有實力企業亮相海外的慣例。
然而線下活動的延期、取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聲,因此在能夠舉行或參加有限的線下活動的同時,線上活動成為諸多企業的選擇,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的宣傳,以此達到更大程度上的宣傳,進而覆蓋更大的受眾群,提高品牌宣傳力度。
據了解,部分實力光伏行業媒體,在2022年線上直播數量較之2021年直播數量實現翻番或者增加多倍。實力光伏企業同樣無論是在直播頻次還是直播質量上都有所增加和提升,隆基、天合、晶科、晶澳等都在線上活動中有所加強,增加對外發聲的頻次,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
對于所宣傳和展示的內容,也打破通常的光伏新品的宣傳,實現了多內容的展示,全面展現企業的實力和企業形象。
線上宣傳的增加,可以說是2022年部分企業的不得已選擇,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活動少、企業難以發聲的難題,企業更是獲得了不一樣的受眾群體,進而擴大了影響力。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線上活動的收獲,為企業品牌宣傳、企業發聲提供了新思路。2023年,線上、線下綜合宣傳或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擁有線上資源的企業、媒體將獲得更多關注及收益。
垂直一體化打造強勢品牌
垂直一體化模式逐漸成為行業的大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全產業鏈布局。
2020年,硅料第一波漲價潮對下游企業造成重大壓力,彼時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表示,此次“卡脖兒”事件,或促使下游組件企業酌情考慮未來戰略從追求市占率到適度提高自己的垂直一體化程度,讓未來發展更可持續,更自主,更有自身掌握權。但如果此種現象一旦形成,將導致整個產業的競爭更為激烈,對于部分光伏企業來說將帶來重大的沖擊。
但恰在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迎來了擴產潮,被稱作“史上最大擴產潮”,垂直一體化逐漸拉開序幕。2021、2022兩年依舊延續著擴產的趨勢,而在2022年“跨界”同樣伴隨著擴產而日趨顯得頻繁。
縱觀垂直一體化的布局,部分龍頭企業一直堅持著一體化的發展思路。隆基、晶澳、晶科等企業一體化布局相對較早。原本天合是唯一沒有進行一體化布局的專業化組件龍頭,但在2022年6月17日,隨著天合宣布投資建設青海(西寧)零碳產業園,其開始全面擁抱垂直一體化。其也被評價“非常徹底”的一體化。有媒體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天合的轉變是光伏產業一體化時代步入加速期的標志性事件。
其實天合在較早時間在一體化上便有所努力。
2020年,通威、天合的合作在行業內引起一時的轟動,雙方擬合資成立項目公司投資年產4萬噸投資高純晶硅項目、年產15GW拉棒項目、年產15GW切片項目和年產1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50億元。雙方聯合一體化也表現出了雙方在一體化方面的布局。現,該合作已經相關產品已經下線。
而在2022年末,通威正式入局組件板塊,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產業鏈,一時為行業所熱議。其一體化程度進一步完善。
對于發展一體化的必要性,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亦曾有“主賽道要向上向下布局,否則很難有更大競爭力” 的觀點,其認為未來會有更多一體化企業出現,大概五家企業占90%份額,剩余幾十家企業份額小,在壓力下會逐漸退出。為了生存需要,必須這樣做。
雖然,一體化趨勢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是一體化對企業實力提出更高要求,對于較多企業依舊有著較大的挑戰。無論是企業實力還是戰略眼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隨著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實力企業優勢更為明顯,自身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優勢更為明顯,企業影響力相較更大,利于自身品牌的建設。
合力打造中國光伏品牌搶占海外市場
2022年,中國光伏行業面臨著地緣政治和硅材料價格暴漲的雙重壓力,但是依舊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我國新增裝機達58.24GW,同比增加98.7%。前三季度多晶硅產量55萬噸,同增52.8%;硅片產量236GW,同增43%;組件產量191GW,同增46.9%;電池片產量209GW,同增42.2%。
除在各板塊產量領先之外,中國光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亦有著不俗的表現——在2022年1-11月,中國光伏晶硅電池實驗室效率刷新紀錄11次。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11月,我國光伏行業已經有87家企業獲得“專精特新”稱號。
中國光伏行業及光伏企業實力毋庸置疑,正是憑借多方優勢,進而占據更大比例的海外市場。從而獲得更高的影響力,進一步樹立其自身品牌。
2022年,海外市場需求高漲,帶動了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的進一步增加。
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呈現量價齊升態勢。硅片、電池、組件出口總額約440.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0.3%。組件出口132.2GW,同比增加61%。有預測顯示:2022年,我國全年光伏組件出口量或超155GW,對應出口額約3000億元。
雖有較好的出口數據,但中國光伏企業在制造端的國際競爭也進一步加劇。諸如,美國調高裝機目標,在對外出臺部分相關限制政策的同時,國內出臺支持政策,刺激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而此帶動的市場空間迅速被國外其他光伏企業跟進。歐盟、印度等地也相繼出臺類似政策,在一定程度擠壓了中國光伏企業的市場空間,也加劇了中國光伏企業與世界其他光伏企業之間的競爭程度。
并且,伴隨著PERC效率日漸接近天花板,面對中國光伏企業巨大優勢,海外企業試圖通過新技術的研發實現彎道超車,進而重新搶占行業優勢。
中國光伏企業全球發展的步伐將面臨多方面挑戰。
在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副局長王新表示:傳統貿易摩擦仍然將長期伴隨光伏海外出口,綠色門檻等新型貿易壁壘成為國外限制中國光伏產業的重要手段。建議光伏企業,堅持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力;秉持互利共贏理念,深化國際合作與利益融合;敢斗善斗,堅決維護自身利益。并且強調面對意識形態的抹黑和打壓,行業內部要加強凝聚力,建立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命運共同體,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和產業的整體利益。
中國光伏企業出海除依靠自身的優勢和品牌外,依舊需要多方合力,政策支持、行業協力、品牌打造等都不可或缺,共同打造中國整個光伏行業品牌,在大我的過程中實現小我的利益,進而實現中國光伏行業的品牌打造。
2022年,行業預測新增裝機將超過100GW,2023年,伴隨著上游硅料價格大幅下滑,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價格的日趨合理,中國光伏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全球光伏裝機同樣看好,屆時競爭更為激烈,品牌認知度、企業影響力更顯重要,仍需多方共同努力打造中國光伏品牌,樹立中國光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