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網站發布“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線訪談”,其中提到,大規模開發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打造北部灣海上風電基地,推動廣西紅水河光伏、崇左風光等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有序開發分布式風電光伏,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安全穩妥發展先進核電,深度開發水電,開工建設廣西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南寧抽水蓄能電站,謀劃實施龍灘水電站8、9號機組項目。目前,全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400萬千瓦、占發電總裝機的56.5%,同比增長約14.6%。
原文如下:
問題一:根據中央部署要求,我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請問相關工作進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關于“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殷切囑托,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集約節約、綠色低碳發展,念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八字真經,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切實當好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努力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
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位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大契機和主要抓手,成立由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出臺《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3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順利實現碳中和的主要目標,科學合理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加快構建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及減污降碳、科技支撐、綠色消費等17個保障方案為支撐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全區各級各部門堅持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作為謀劃發展、推進工作的重要指引,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二、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夯實綠色低碳發展基礎
一是深入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打好工業振興攻堅戰,狠抓“雙百雙新”“三大三新”項目建設,實施“千企技改”“千企科技創新”工程,開展補鏈強鏈延鏈專項行動。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8個、綠色工廠67個、綠色設計產品36種,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冶金、建材、化工、制糖等傳統產業加快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2.2%。
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發展以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為增長點的現代特色農業,推動農業新技術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聚焦種植、畜牧、水產、農機等領域溫室氣體排放,謀劃實施稻田甲烷減排、化肥減量增效、畜牧業低碳減排、水產減排增匯、農機綠色節能、農田碳匯提升、秸稈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等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八大行動,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實效,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農用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3.52%。
三是積極發展低碳服務業。實施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三年行動,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雙向融合共生發展,實施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質升級工程,推進柳州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以及冷鏈物流項目建設。出臺支持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具體舉措,深入實施“旅游+”延伸旅游產業鏈,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
四是提升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能力。扎實開展科技強桂三年行動,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推進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打造形成國家級創新平臺118個,成功組建首家自治區實驗室—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
三、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
一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打造北部灣海上風電基地,推動廣西紅水河光伏、崇左風光等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有序開發分布式風電光伏,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安全穩妥發展先進核電,深度開發水電,開工建設廣西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南寧抽水蓄能電站,謀劃實施龍灘水電站8、9號機組項目。目前,全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400萬千瓦、占發電總裝機的56.5%,同比增長約14.6%。
二是積極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全面實施煤電機組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預計年內完成改造562萬千瓦,電廠火力發電標準煤耗306.7克標準煤/千瓦時,同比下降1.6%。
三是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能源網”大會戰三年行動,累計完成投資約2300億元;持續推進金中直流、烏東德水電送桂,有力保障能源安全。
四是落實國家能耗雙控優化政策。印發實施“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優化能耗雙控政策工作方案等,狠抓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加大對工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的監督檢查,對照重點領域行業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建立企業能效清單,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2022年前三季度全區能源消費強度同比下降3.1%。建設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截至目前,推動183家企業接入自治區平臺。
四、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穩碳增匯能力
一是全力保護好廣西的藍天、碧水、凈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并保持全國前列。今年以來,全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11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2%以上,漓江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保持為優并穩居全國前三;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穩定。
二是持續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開展國土科學綠化行動,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工程,對濱海濕地、紅樹林等實行最嚴格保護措施,強化漓江、西江、九洲江等重點流域和北部灣海域等區域生態保護修復,穩步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年預計完成植樹造林350萬畝,同比增長14.38%,石漠化植被生態質量呈改善趨勢比例達99.2%,紅樹林保護面積超14萬畝。
五、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加快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平陸運河。推進運輸工具和裝備低碳轉型,全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43萬輛,累計建成充電樁11.8萬個,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持續完善北部灣港和內河港口聯運設施,推動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海鐵聯運。
二是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開展城市現代化試點示范,創建無廢城市、低碳城市,加快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積極發展節能低碳建筑和綠色建材,嚴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設,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達87.20%,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碳排放分別下降2.12%和1.84%。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實施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創新落地碳排放權、碳匯預收益權質押貸款、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等綠色金融產品。推進柳州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四是加快綠色生活方式轉變。實施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完成6253家節約型機關和5889所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發布2個公共機構節能地方標準,全面實施公共機構能耗定額管理。持續開展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等系列主題活動,舉辦漓江高峰論壇及廣西·桂林第十一屆節能減排新產品新技術(新能源汽車)展示會暨第六屆綠色低碳產業博覽會,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消費方式。
問題二:目前,我區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還存在什么困難?下一步將重點從哪些方面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我區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
答:當前,我區工業發展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傳統鋼鐵、石化、建材產業占比高,能源消費剛性需求旺盛,產業轉型發展節能減排壓力大;工業、能源短板突出,產業鏈條延伸不足,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尚未有效解決。
下一步,我區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碳達峰碳中和“四對關系”,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制定出臺能源、工業等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及科技支撐、生態碳匯等系列配套文件,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等政策,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切實把黨的二十大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付諸于行動、見之于實效。
二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傳統行業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技改,實施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深度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創新驅動,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環保等新興產業,增強工業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多樣化升級,壯大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構建綠色低碳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培育壯大節能低碳環保產業,強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減少資源消耗,促進協同降碳。
三是重點圍繞強化能源供應保障、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化能源領域改革等方面,推進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保障能源安全供應,有序推進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完善煤炭油氣產供銷體系建設,擴大跨區域能源合作。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開發風電和光伏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深度開發水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快新型儲能推廣應用。建立健全電力需求側響應市場機制,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市場化消納機制、電力價格機制,持續推進電網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油氣體制改革,構建油氣“一張網”發展新格局。
四是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多樣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協同減排,持續抓好漓江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做好重大項目生態環境要素保障,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推進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開展全區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謀劃推動林業碳匯試點工作。
五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抓好交通基礎設施綠色轉型,加快平陸運河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推廣綠色節能交通工具。加快城鄉建設和管理模式低碳轉型,推進城鎮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出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研發,在碳減排、清潔能源、固廢綜合利用、巖溶碳匯、生態系統碳匯等方面展開科研攻關,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研究推廣和應用。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發展綠色商貿、促進綠色消費,廣泛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生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