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物醫藥、功能顯示器件及電子材料產業相比,同樣作為主導產業,瀏陽經開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名氣雖然沒有前二者響亮,但實力也不容小覷:擁有企業上百家,年產值200多億元。
這兩年,園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正加速延鏈,把新能源、新材料領域作為招商重要方向,打造長沙儲能產業新的增長極。產業轉型升級是基于什么因素考慮?瀏陽經開區又有著怎樣的計劃和目標?
產業基礎
上百家企業不斷補強長沙產業鏈
對落戶在瀏陽經開區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來說,是幸福的,因為下游市場就在身邊。在瀏陽經開區100多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中,為長沙工程機械、汽車、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做配套的企業占據著較大比重。
宇環數控、華恒機器人、豪恩聲學、華域視覺、五新重工、博大科工等是園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代表性龍頭企業,其中宇環數控、五新重工、博大科工等還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長沙工程機械、汽車產業鏈建設起著補鏈、強鏈作用。
其實,早在多年前,瀏陽經開區已是長沙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除了上述幾家龍頭企業,還聚集了義和車橋、波特尼線束、信質電機、凱中電氣、湖大艾盛、永昌汽配等國內外品牌汽車配套生產企業,配套服務國內外20余家知名整車企業,其中就包括位于長沙的上汽大眾長沙工廠等企業。
宇環數控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專業從事數控磨削設備及智能裝備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3C消費電子、汽車工業、新材料、工程機械等行業零部件生產領域。宇環數控上市當年的年報顯示,重要客戶之一就是藍思科技。在同一個園區,企業之間相互支持發展也是政府最想看到的局面。
博大科工專注于汽車輕量化精密零部件、精密模具、輕量化新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為比亞迪、大眾、德國博世、索恩格、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配套部件服務。今年2月啟動汽車輕量化精密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項目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室內裝飾工程和設備進場安裝。
華恒機器人落戶瀏陽經開區11年來,已與園區“二次牽手”。2019年,華恒機器人再次在園區投資建設機器人系統及精密減速器項目,如今該項目已投產運營。
市場變化
原有市場調整,新的市場爆漲
“這兩年招商思路上有很明顯的變化,主要是把新能源、新材料作為主攻方向之一。”瀏陽經開區從事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招商的負責人表示,這既是園區順勢而為,也是主動作為。
“勢”指的是下游市場。近兩年,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在經歷上一輪上行周期后,進入了行業調整期,由增量市場進入了存量市場;長沙汽車產業也遭遇“陣痛”,正從傳統汽車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而儲能材料則是近兩年全球最為火爆的產業,也是目前確定性最強的產業,市場廣闊。根據EVTank預測2030年之前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5.6%,到2030年總體出貨量或將接近5TWh,對應的市場規模約為6萬億元。
得益于長沙布局早,動作快,長沙的儲能產業發展已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已形成“前驅體-四大主材(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芯制造與組裝-電池終端應用-回收再利用”的完整鏈條。
戰略調整
瞄準“雙新”領域加速搶灘登陸
面對新能源、新材料現有行業形勢和本地市場和產業格局,瀏陽經開區此次主動入局,能否實現突圍、突破,在湘江東岸打造一個新的儲能產業增長極,為長沙構建一江兩岸、并駕齊驅的儲能產業發展格局?
事實上,瀏陽經開區發展電池和儲能材料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本之木”。在產業基礎方面,園區既有負極材料企業湘賢石墨、金陽烯碳、又有正極材料和電芯企業信達新材料、蒙達新能源、銳林新能源,這說明園區有發展儲能材料的土壤,但是急需調優結構,引進龍頭和“獨角獸”企業來調高質量、壯大規模。
其中金陽烯碳經過多年研發,不僅實現了高純少層石墨烯粉體的量產,同時建成了全自動化石墨烯與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產線。產品應用于石墨烯3代電池,在-20℃至55℃的環境下均能保持穩定持續放電,且容量提升20%至25%,充電時間由8小時縮短為1小時,使用壽命為普通鉛蓄電池的3倍,這將使電動自行車充電更快、動力更強。
今年11月,第七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杭州舉行,金陽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廢舊鋰電池負極綠色循環與高值化利用”項目一路披荊斬棘、突出重圍,榮獲大賽創客組三等獎。
在產業政策支撐上,《長沙市加快先進儲能材料產業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構建“151”產業發展格局,即以湖南湘江新區為軸心,重點推進長沙5個國家級園區在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重點領域布局,瀏陽經開區成為重要支撐園區之一。
在生產要素上,瀏陽經開區也有明顯的優勢。一是有廣闊的土地空間用于承接特大型項目;二是有較好的地方財力,有能力支撐一到兩個特大型項目落戶;三是已經形成完整的企業培養機制體制。
“近期我們簽約的國內首條年產千噸級高電壓層狀氧化物鈉離子正極材料項目和鈦錳復合鋰離子篩型吸附劑項目,將進一步壯大儲能產業陣容,以后園區將圍繞電池的電芯環節,進一步加大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招引力度,同時加速其上下游布局,引進鋰電裝備企業。”瀏陽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三五年,園區將力爭引進2~3家電芯龍頭企業,儲備年出貨量50GWh電池規模,在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液流電池、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各培育一個行業領軍的“獨角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