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煤制氫以外,工業副產氫一直是我國最主要的氫氣來源之一。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工業副產氫越來越在氫能產業發展初期和中期的氫源供給中被寄予厚望。業界認為,目前氫能發展尚處于初期,可優先利用低成本、產量大的工業副產氫作為氫源,在“前綠氫時代”,推動氫能產業的快速規模化應用。
近日,湖南省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湖南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提出2022-2025年為湖南省氫能產業培育期,在此期間,實現工業副產氫利用率明顯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氫發展突破,形成氫源和燃料電池整車雙輪驅動發展格局,氫能全產業鏈初具規模。
除煤制氫以外,工業副產氫一直是我國最主要的氫氣來源之一。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工業副產氫越來越在氫能產業發展初期和中期的氫源供給中被寄予厚望。業界認為,目前氫能發展尚處于初期,可優先利用低成本、產量大的工業副產氫作為氫源,在“前綠氫時代”,推動氫能產業的快速規模化應用。
多地開始重視布局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明顯提升。
據中國氫能聯盟測算,預計到2030年,我國氫氣年需求量將達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約為5%,到2050年,氫氣年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氫能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綠氫將是氫能產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但當前,由于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與終端用能需求空間分布不匹配,能源用氫政策不能“一刀切”。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副產氫國家,因此工業副產氫在氫氣供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與可再生能源電解水產業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相比,工業副產氫可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和廣東地區,與氫能應用先發地區匹配。
基于此,多地開始重視工業副產氫的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近40個省(區、市)發布了涉及氫能的規劃和政策,其中,上海、山東、山西、內蒙古等地都提出要發揮本地的“工業副產氫資源優勢”。例如,《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提出,將工業副產氫列為該市即將啟動的氫能供應保障工程的首位。“十四五”期間,上海將重點推進低碳、安全的工業副產氫源保障項目建設,保障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的用氫需求。
綠氫替代前最具經濟性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指出,我國的焦爐煤氣、氯堿化工、合成氨及合成甲醇、丙烷脫氫等工業每年能夠提供百萬噸級的氫氣供應,可在氫能產業發展初期提供低成本、分布式氫源。
北京佳安氫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風表示,提純利用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氫氣既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又能降低污染、改善環境。“低成本氫源還將縮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回收期,讓更多企業愿意參與建設,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能減少混有氫氣的廢氣燃燒,降低碳排放,減少燃燒后處理尾氣的環保投入,極大提高環保效益。”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指出,隨著未來碳交易機制的進一步成熟,煤制氫成本將因其產生的大量碳排放而有所上升。而電解水制氫由于電力價格、設備技術等因素,成本仍然較高。因此,與煤制氫、天然氣制氫、電解水制氫相比,工業副產氫的綜合成本優勢更加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工業副產氫還具備較大的減碳潛力。張建紅指出,以氫能重卡為例,49噸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耗在32升左右,其百公里碳足跡為105公斤。而對于49噸氫能重卡,如果采用工業副產氫,百公里碳足跡可降至82.639公斤,單位車程碳足跡下降近21%。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49噸氫能重卡的百公里氫耗將從目前的10公斤降至2030年的7.5公斤。隨著氫能重卡氫耗量的降低,其碳排放量也將進一步減少。
“在氫冶金方面,根據測算,制備相近品質的鐵水,即使采用焦化副產氫,理論上仍可降低高爐工序近20%的碳排放量。”張建紅表示。
還需穩慎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工業副產氫并不能完全解決氫能的高成本問題,‘雙碳’目標下,工業副產氫的綠色程度也遠遠不夠。”對此,張建紅建議,應穩慎發展工業副產氫。
“短期來看,工業副產氫是未來20年過渡階段的最佳選擇之一。近期,氫能產業發展較快的地方應充分利用工業副產氫快速壯大市場規模。”張建紅表示,在“前綠氫時代”,發展工業副產氫將成為培育氫能終端市場的重要手段。通過提升工業副產氫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比例,可顯著提升經濟價值。同時,逐步對化工、鋼鐵等行業進行改造,有助于傳統高碳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大規模降碳。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看,工業副產氫應結合地域資源特點,與多種氫源齊頭并進發展。“氫能產業發展初期,由于電解水制氫成本還較高,短時間內很難成為氫氣的主要來源,工業副產氫由于成本相對較低、運輸方便等優勢將成為發展重點。中期階段將以煤制氫+CCUS、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等大規模集中穩定供氫為主,工業副產氫為輔助手段。進入綠氫時代,可再生能源發電制綠氫將是最重要的供氫方式,煤制氫+CCUS、生物質制氫等將成為有效補充。”張建紅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