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濰坊壽光羊口鎮,在國家電投壽光官臺營子150兆瓦漁光互補發電項目現場看到,打樁機在工作人員操作下揮舞“巨臂”,伴隨著“哐哐哐”聲響,打響了項目開工建設“發令槍”……
“漁光互補”是指在水塘、水庫、中小型湖泊、采煤塌陷地等水面資源建設光伏電站,既可獲得養殖收益,又可獲得發電收益,兩全其美。目前,主要有樁基固定式、漂浮式兩種形式。光伏電站具體采用哪種類型,通常由水深決定,一般在水深小于等于3米淺水區,采用樁基固定式;在水深大于3米深水區,徑流穩定、水位變化小于6米時,采用漂浮式。根據估算,建設1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需要20—30畝魚塘水面,在帶來較為可觀發電收益同時,年可節省標煤348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00噸,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多贏。
“項目通過廢舊低效鹽田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在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板下水域養殖魚蝦,土地性質不變,鹽田收益不降,實現土地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濰坊市發改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羊口鎮有百年曬鹽歷史,被稱為“最難改良的鹽堿地”,昔日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如今,“綠色能源+高效漁業+舒適旅游+悠閑生活”一體推進開發,讓這片近乎撂荒的灘涂地搖身變為“希望田”。
作為魯北鹽堿灘涂千萬千瓦風光儲輸一體化重要組成部分,壽光官臺營子150兆瓦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位于濰坊壽光羊口鎮,由國家電投陜西分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9.24億元,裝機容量150兆瓦,占地面積約3300畝,設計年限25年,配套110千伏升壓站1座,計劃于12月并網。項目采用650瓦高效單晶雙面雙玻光伏組件,并配置30兆瓦/60兆瓦時獨立儲能系統。項目投產后,年發電量2.52億千瓦時,年可替代標煤7.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1萬噸。
據悉,項目在設計方案、技術突破、智慧運維、設備選型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采用32度傾斜角設計光伏組件安裝方式,發電同時實現蝦池遮光,水溫可下降1—2度,有效抑制夏季池水變質,防范魚蝦疾病,保障漁民養殖收益;創新組串逆變器及智能光伏技術,降低組件高濕、高溫環境下性能衰減速度,防塵、防水提高至最高等級,發電量有效提高5%以上;融合智能光伏電站監控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智能IV診斷、線上大數據等先進智能診斷技術,與生產管理相結合,實現20分鐘內完成百兆瓦光伏電站快速掃描;應用高效單晶雙面雙玻光伏組件,背板采用透明玻璃吸收地面反射光,可提高5%—30%的發電量。
下一步,國家電投陜西分公司將錨定打造精品工程,緊盯項目關鍵節點,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在保障建設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搶抓工期、趕超進度,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和干勁,加快項目建設步伐,為縱深推進魯北鹽堿灘涂千萬千瓦能源基地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