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產業痛點,緊抓氫能脈搏。氫能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上下游的聯合推動,更離不開企業的深耕與創新。CHEC第二屆世紀氫能大會期間,氫能觀察對話頂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李世海,深入了解隔膜壓縮機及機械制造在氫能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氫能觀察:您怎么看待目前國內的加氫站和隔膜壓縮機市場?與國際市場相比有怎樣的差距?李博士:首先按政策來講,國家整體在氫能產業的發展上有一個大的布局,加氫站建設需要用到隔膜壓縮機,以此為市場提供基本需求;另外,目前加氫站分為45Mpa和90Mpa,根據壓力的不同,對隔膜壓縮機的需求也有所改變;從機型上看,隔膜壓縮機是加氫站選擇加壓設備時的首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隔膜壓縮機在加壓過程中不會污染氣體,能夠保證氣體的純度,繼而能夠提高燃料電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目前隔膜壓縮機面臨兩個問題:一是頻繁啟停;二是對隔膜的質量要求較高。所以在技術上必須盡快解決隔膜壓縮機這兩大問題,只有解決自身的問題,才能有市場。從現有的設備來看,國內國外的隔膜壓縮機都存在相似的問題。在隔膜壓縮機市場,對操作人員或者工程師的經驗要求比較高。隔膜壓縮機有其優勢,同時也有其不可避免的不足。頂瑞的成立,就是致力于開發和創造新型的隔膜壓縮機,通過全過程數值仿真進行指標量化,革新傳統機械經驗設計手段,提升通用機械設計制造水平,打造以數值仿真為“靈魂” 的創新型機械制造企業,從根本上解決隔膜壓縮機的難題,力求發展壓縮機全新的概念和功能。最終提高隔膜壓縮機工作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氫能觀察:預測一下隨著加氫站建設的逐步提升,未來2-3年國內隔膜壓縮機市場會有怎樣的突破?李博士:這種蓬勃興起的新型產業,需要各方面的聯合推動。國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技術人才的合力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利益驅動,我相信國內隔膜壓縮機市場會有一定進步;但就目前2-3內來看,我認為如果技術上不實現有效突破,很難會有大的進步。舉例來講,現有加氫站中實際運營的較少,一旦運營起來,面對燃料電池汽車不斷加氫的需求,加氫站中的隔膜壓縮機就會暴露出啟停較慢等問題,進而也會影響隔膜壓縮機市場。氫能觀察:工程科學在氫能源產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李博士:我認為氫能產業需要在各個環節、各個部位不斷地尋求創新,錢學森所提出的工程科學是由工程科學家完成的,‘新產生新方案’。我們要拿出真正過硬的東西,就需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和創新,只有如此才能不被國外打敗,才能真正打開國內市場。錢學森表示,工程科學的作用就是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我認為不僅是氫能源前沿技術,工程科學要成為任何一項工程發展項目的核心。工程科學這個概念在1947年被錢學森作為一門獨立的學問而提出,我的導師是錢學森的學生,工程科學一脈相承流傳下來,我也在專注于工程科學的研究上。工程科學需要大膽的想法和日積月累的實踐,所以頂瑞的成立就是要將工程科學融入到隔膜壓縮機的開發與創新之中,以備提高競爭力。氫能觀察:氫能源產業目前發展十分火熱,您怎么看這個現象?李博士:很多企業的起跑是很快的,但是跑的快不一定先到終點,需要克服很很多先天的不足。產業發展初期的時候的確會有很多激情,但是腳踏實地同樣重要,要發揚工匠精神,專心做研究,專注搞研發,只有技術做的扎實,才能平穩地走到終點。氫能觀察:壓縮機被稱為加氫站的降本關鍵,能否預估一下國內氫氣壓縮機或者隔膜壓縮機大幅降本將會在何時實現?李博士:目前的隔膜壓縮機和氫氣壓縮機的成本并不高,十年前一臺壓縮機大概160萬,今天已經降到了100萬;但是行業內出現了“內卷”的問題,在價格上相互比拼,導致制造商降低生產標準、簡化管理、以次充好,結果是壓縮機在真正使用時會暴露出許多問題,可靠性、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將會影響市場的良性發展。所以質量是最重要的。市場的良性發展應該是質量的競爭和技術的競爭,利用成本而“低價炒作”只會破壞產業的發展和進步。氫能觀察:頂瑞專注于壓縮機制造,未來是否會大幅投入在氫能源產業之中?李博士:其實一開始我們并不看好氫能源產業,隔膜壓縮機的市場也比較小。我通過數字模擬的手段進入隔膜壓縮機產業,因為有成功的項目作為鋪墊,所以順利的進入機械行業。隨著氫能產業越來越火熱,隔膜壓縮機的應用領域也在逐步拓展,借此東風,順勢而為成立了頂瑞公司,對于頂瑞而言,我們是老兵新傳,有著60余年隔膜壓縮機的技術傳承,有著國際領先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GDEM系列軟件做支撐,有著錢學森工程科學思想的指導,我認為我們有著良好的發展潛力。我們將專注于技術上的創新,致力于打造以數值仿真為“靈魂” 的創新型機械制造企業,為氫能源產業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