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游經碧團隊在鈣鈦礦材料中引入少量氯化銣(RbCl)等,獲得高穩定性、光吸收擴展的鈣鈦礦材料,基于該材料研制出認證效率為25.6%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目前公開發表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效率。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雜志。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成本低、光電轉換效率高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最具應用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
光電轉換效率是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指標之一,為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人們常采用可與鈣鈦礦形成I型異質結能級結構的二次相碘化鉛(PbI2)來阻擋載流子在多晶鈣鈦礦晶界或表面缺陷處復合。
此前,中科院半導體所曾發現基于二次相PbI2的鈣鈦礦電池較難兼顧效率和穩定性。主要原因是PbI2二次相的存在可能提供了鈣鈦礦分解以及離子移動通道,使得鈣鈦礦材料以及電池器件長期穩定性較差,且易產生較大的電滯。因此,如何設計穩定的二次相,既能實現鈍化鈣鈦礦缺陷,又能獲得穩定的鈣鈦礦吸光材料,從而實現既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當前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此次,游經碧團隊發現通過在鈣鈦礦材料中引入少量RbCl,可將常見的引起鈣鈦礦不穩定的二次相PbI2轉化成為全新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好的(PbI2)2RbCl。實現了85攝氏度條件下鈣鈦礦材料熱穩定性大幅度提升,同時鈣鈦礦材料的離子遷移勢壘提高了3倍,離子遷移得到了有效抑制。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通過抑制PbI2消除了鈣鈦礦/PbI2界面的強限域導致的能帶變大問題,減小了鈣鈦礦材料的帶隙,擴展了對太陽光吸收范圍?;讷@得的高穩定性、光吸收擴展的鈣鈦礦材料,半導體所團隊研制出認證效率為25.6%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目前公開發表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效率。電池器件1000小時放置和85攝氏度加速老化分別保持初始效率的96%和80%。該研究同時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高穩定性,為鈣鈦礦電池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受利好消息影響,鈣鈦礦電池概念股金晶科技(600586)7月28日、29日,8月1日、2日,四連板。8月1日晚間,金晶科技發布風險提示公告表示,公司碲化鎘及鈣鈦礦電池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故相關營業收入占比較低,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捷佳偉創(300724)、杭蕭鋼構(600477)、西子潔能(002534)、京山輕機(000821)、聆達股份(300125)等跟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