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已有60多家企業宣布了鋰電產業鏈的投資計劃。據上海證券報資訊不完全統計,今年鋰電產業鏈新增規劃投資已超過6000億元,不少項目成為各地穩投資的關鍵力量。
5月24日,镕鋰新材年產5萬噸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在長沙寧鄉高新區開工,項目總投資9.9億元。
5月23日,由贛鋒鋰業投資建設的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在豐城高新區開工。
5月19日,由吉利科技集團、孚能科技共同投建的重慶涪陵12GWh動力電池項目啟動建設。
5月11日,貝特瑞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在云南大理開工。
5月8日,楚能新能源150GWh鋰電池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在武漢天河機場孝感臨空區舉行,項目規劃總投資675億元。
……
據上海證券報資訊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我國鋰電產業鏈新增規劃投資已超過6000億元,不少項目成為各地穩投資的關鍵力量。
“中長期來看,這是一個確定具有高成長空間的賽道。”賽迪顧問鋰電產業高級分析師趙丹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的繁榮以及消費電子市場的穩定增長,催生了鋰電池投資熱潮,上下游擴產潮涌起,預計還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電池廠商加速擴張
上游原材料價格暴漲,下游客戶又是向來強勢的整車廠,動力電池企業兩頭受氣?然而,這并不妨礙資金的大量涌入。
5月8日,楚能新能源孝感鋰電池生產基地開工,該項目總投資675億元,規劃產能150GWh。2天后,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生產基地簽約落地,規劃總投資600億元。加上此前武漢江夏生產基地的50GWh產能,這家鋰電池產業的“新兵”規劃總產能已達到350GWh。
“老將”們也沒有閑著。
以億緯鋰能為例,今年2月,公司宣布與云天化、恩捷股份、華友控股合作建設云南玉溪動力電池基地,項目規劃總投資517億元;3月,公司披露將在荊門高新區建設20GWh方形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和48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投資總額為126億元;4月,公司宣布擬投資200億元在成都建設年產5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5月,公司公告擬30億元在云南玉溪投建1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
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在宜賓投資240億元建設的動力電池宜賓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項目已于4月8日開工;蜂巢能源在成都投資220億元建設總產能約60GWh的動力電池制造基地及西南研發基地項目,已于5月提前開工建設;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動力電池黃陂項目一期預計2022年6月份具備量產條件。
百億級別的項目還有不少,如中創新航宣布投資120億元擴建武漢電池工廠,遠景動力在無錫、十堰規劃了55GWh電池產能,欣旺達宣布投資200億元在珠海和什邡建設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生產基地……
據賽迪顧問統計,今年以來,有60多家企業宣布了鋰電產業鏈的投資計劃,從投資方向來看,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投資占比37%,鋰電池材料產業投資占比61%,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占比約2%。從投資金額來看,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投擴產項目的投資占比達68%。
材料企業擴產保供
電池廠的大手筆投資,直接帶動了上游產業鏈各路供應商的投資,各環節紛紛大規模投產。
以銅箔為例,嘉元科技、諾德股份等“老牌”企業今年開啟了一輪擴產潮,另有杭電股份、海亮股份等企業宣布“跨界”新建鋰電銅箔項目。據初步統計,銅箔行業擴產投資規模已超過600億元。
電解液企業也在積極擴產。5月6日,天賜材料披露,擬投資13.32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改擴建和10萬噸鐵鋰電池拆解回收項目,此前公司已發布多個擴產計劃。4月27日,海科新源與三寧化工合作投建的電解液溶劑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05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年產電解液溶劑25萬噸、電解液添加劑1.27萬噸。
百億級的大項目也不少見。今年初,川發龍蟒公告,擬在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投資120億元建設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20萬噸磷酸鐵及配套產品,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12月建成投產。
在原材料供應緊張的大背景下,相關生產企業已開足馬力,最大程度保證產業鏈的穩定。
“我們一直在推動李家溝礦的建設進度,項目和原計劃有偏差,但不會很大?!痹诮诖軇恿φ匍_的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張昌介紹,李家溝礦項目仍在正常推進,預計今年底可投產。作為目前亞洲最大的鋰輝石礦,李家溝鋰輝石礦建成后,可讓川能動力擁有年處理原礦105萬噸、年生產鋰精礦18萬噸生產能力。
六氟磷酸鋰龍頭多氟多去年公布了多個擴產計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鋰的大部分擴建項目進展都較為順利。根據公司的擴產進度,預計今年底具備5.5萬噸/年的產能,2023年至2024年規劃突破10萬噸/年的產能。
資源和新技術成熱點
去年下半年以來,鋰電池主要原材料均出現大幅漲價。以電池碳酸鋰為例,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其價格已由9萬元/噸飆漲至今年一季度最高的50萬元/噸。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初相比,主流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價格上漲108.9%,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上漲182.5%,三元鋰電池電解液平均價格上漲146.2%,磷酸鐵鋰電池電解液平均上漲190.2%。
價格的劇烈波動,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聯手布局。
今年3月,華友鈷業宣布,與大眾汽車、青山控股就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分別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擬共同布局印尼鎳鈷資源開發,以及鎳鈷硫酸鹽精煉、前驅體加工和正極材料生產等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一體化業務,來解決材料短缺問題,“此次三方合作將有助于實現電池成本降低30%至50%的長期目標”。
億緯鋰能日前聯合恩捷股份、云天化、華友控股等,投資517億元共建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據悉,該項目從最上游的磷礦、鋰礦的資源探勘、開采,一直布局到終端新能源電池產品,還規劃了鋰電池隔離膜、銅箔等產能項目。
“一體化布局,已成為產業鏈的主要特征之一。”趙丹桂分析,從2021年開始鋰電廠商便積極布局上游鋰資源賽道,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率先完成上游材料及礦產資源布局的廠商不但可以保障自己的供應鏈安全,也有望在原材料大幅增長的困境下率先破局,獲得一定的成本優勢及利潤空間。
此外,新技術成為各主要廠家角逐的焦點,磷酸錳鐵鋰、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相關項目的投入明顯增多。
公開信息顯示,國軒高科等多家企業已開始導入硅碳負極材料,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部分電池廠商與材料企業合作進行磷酸錳鐵鋰等新材料的研發,來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低溫性能;清陶能源、衛藍新能源等國內外多家固態電池生產商已獲得高達百億元金額的投資,半固態電池或將在今年批量裝車。